計算機科學基礎譯者序譯者序
Computing Essentials 2017由美國麥格勞希爾(McGrawHill)出版公司出版。該英文版教材得到了我國很多高等學校使用,使用效果普遍反映較好,受到用書學校師生的廣泛好評。本書是該書的中文翻譯版本。
本書系統地介紹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基本知識和概念,并結合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向讀者介紹全新的理論和前沿技術,介紹各種新概念、新技術、新術語、新設備等。
“計算機導論”或“信息技術基礎”是高校計算機、軟件工程、信息管理及相關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之一,其課程教學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了解計算機基本理論和知識及其應用,了解學科專業方向及前沿,培養專業興趣,為后續的專業課程打下基礎。本書內容完全符合該課程的教學任務要求。
全書由13章和1個附錄組成,主要內容包括:
信息技術、互聯網和個人,包括信息系統、人員、軟件、硬件、數據、互聯互通與移動互聯網等;
互聯網、萬維網和電子商務,包括互聯網和萬維網、互聯網訪問、Web實用程序、通信、搜索工具、電子商務、云計算、物聯網等;
應用軟件,包括應用軟件概述、通用應用程序、專用應用程序、移動應用程序、套裝軟件等;
系統軟件,包括系統軟件概述、操作系統、移動操作系統、桌面操作系統、實用工具等;
系統單元,包括系統單元概述、系統主板、微處理器、存儲器、擴展槽和擴展卡、總線、端口等;
輸入輸出設備,包括輸入和輸出的概念、鍵盤、定位指向設備、掃描設備、圖像捕捉設備、顯示器、打印機、音頻輸入輸出設備、輸入輸出組合設備、人體工程學等;
輔助存儲器,包括存儲的概念、硬盤、固態存儲、光盤、云存儲、大容量存儲設備等;
通信和網絡,包括通信、通信信道、連接設備、數據傳輸、移動互聯網、網絡類型、網絡體系結構、組織網絡等;
隱私、安全和倫理,包括網絡身份、有關隱私的主要法律、網絡犯罪、保護計算機安全的措施、版權和數字版權管理、剽竊等;
信息系統,包括組織機構信息流、事務處理系統、管理信息系統、決策支持系統、行政支持系統、專家系統等;
數據庫,包括數據組織、數據庫管理系統、數據庫類型、數據庫使用與問題等;
系統分析與設計,包括初步調查、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開發、系統實現、系統維護等;
程序開發和語言,包括程序和程序開發、程序規范、程序設計、程序代碼、程序測試、程序文檔、程序維護、計算機輔助軟件工程和面向對象編程、編程語言的發展等。
術語,對各章中關鍵術語進行解釋。
本書各章都提供了非常有特色的專題來幫助讀者學習,開闊眼界,思考未來發展:
概念檢查,以要點方式羅列重要概念,提示用戶掌握并自我測試。
專業術語,重申在本章給出的術語。
IT職業生涯,每一章都著重介紹在IT領域中最有前途的職位,包括這些職位的名稱,應履行的責任,教育要求和薪水范圍。幫助讀者了解正在學習的知識是如何與將來的職業生涯關聯的。
未來展望,每一章的結尾都簡要地討論與本章知識內容相關的一些最新技術進步,強調隨時掌握信息的重要性。
讓IT為你所用,介紹如何使用最新的技術、產品來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
隱私,介紹由IT技術發展所帶來的隱私問題,引導讀者正確地保護自己的隱私,同時不要侵犯他人隱私。
倫理,介紹由IT技術發展所帶來的倫理問題,引導讀者以符合倫理的方式使用IT技術和產品。
環境,介紹IT技術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如何正確地使用IT技術和產品來保護環境。
本書既可作為高校計算機、軟件工程、信息管理及相關專業“計算機導論”或“信息技術基礎”課程教材,同時也可以作為采用原版英文教材教學的中文補充教材。對于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比較好的學校,也可以使用本書作為“大學計算機”通識課程的教材。
本書由任向民、張艷威、鄭舒心、姜德迅、楊玲、李欣、劉磊、張錫琨翻譯。由任向民和張艷威統稿和定稿。
非常感謝清華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本書翻譯過程中參閱了大量網絡文獻資料,在此,向文獻的作者以及給予本書幫助的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于譯者的時間倉促和水平有限,翻譯內容難免有欠妥之處,敬請廣大專家、讀者不吝批評指正。
譯者202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