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不僅會對動物有著天生的好感,甚至某些言行也會跟動物相似,相信很多家長都有此體會。這也許就是人與大自然、與動物心心相通的緣故吧!更或者,這是人的天性。
但是,了解動物并不僅僅在于認識它們,更重要的在于向它們學習。通過與動物接觸,孩子們可以學到友善、樂觀,學到勇敢、機智,學到團結、堅毅,更可以學到責任和愛。
為了方便孩子們閱讀,我們以動物的主要生存地域為標準來劃分,分為草原上的動物、森林里的動物、沙漠中的動物、海洋里的動物四部分。全書插圖精美靈動,富于童趣,語言幽默輕松,富于文學性,其內容既像百科書一樣嚴謹豐富,又像故事書一樣趣味十足,能讓孩子們在了解動物的同時,更能被動物身上所表現出來的種種美德所感染。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本書按生存地域分類只是為了方便介紹,萬不可給動物貼上諸如“森林動物”“草原動物”等標簽。因為,有些動物的生存能力特別強,各種地域均可見其足跡,把這樣的動物歸入任何一個地域都不恰當。
最后,希望這本《動物百科》能帶給孩子們快樂和收獲。
脖子長長的長頸鹿
長頸鹿生活在廣闊的非洲稀樹草原上,它們在草原上優哉游哉地散步,遠遠看去就像一棵棵移動的、漂亮的大樹。
長脖子是怎么形成的
長頸鹿的祖先與現在普通的鹿相似,吃草,也沒有那么高大。只是后來氣候劇變,地面食物缺乏,長頸鹿不得不改吃樹上高處的葉子。為了夠得著高處的葉子,長頸鹿必須伸長脖子,久而久之,身體越長越高,脖子也越來越長了。
無敵大長腿
長頸鹿不但有長長的脖子,還長著又長又壯的腿。它們的身高可達4.8?5.5米。姚明的身高有2.26米,也就是說,兩個姚明疊起來,也不如一頭長頸鹿高。
長得高,望得遠
有敵情時,長頸鹿能立即發現。因此,即便是兇猛的獅子、獵豹等,一般情況下也傷不到長頸鹿,因為它們還沒接近時,長頸鹿早已逃遠了。
腿功了得
被敵人追擊時,長頸鹿的巨蹄會像鐵錘一樣發揮作用。長頸鹿的腿功非凡,它們能全方位“出招”,并且很有勁兒。即便是草原上最厲害的動物,若不幸被它踢到,也會落個輕則腳斷、重則腰折的下場。
也有困擾
因為什么都長得很長,這也給長頸鹿帶來了困擾。比如,喝水時,它們就得很費勁兒地叉開前腿或跪在地上,而這時候很容易受到其他動物的攻擊。
條紋紳士——斑馬
斑馬身上布滿黑白或深色條紋,就像穿著迷彩服一樣。它們常常混在成群的牛羚或羚羊中,讓人難以發現。
仿生學原理
斑馬身上的條紋是種很好的偽裝 ,能達到模糊敵人視線、隱蔽自己、迷惑敵人的目的。這種高超的仿生學例子,被人類利用到了軍事上。
生性膽小
斑馬生性膽小謹慎,即使混在動物群中埋頭吃草,也不忘支起它們長長的耳朵,探聽四周的動靜。一旦覺察到危險,它們會發出一種近似雁叫的聲音,一邊警示同伴,一邊趕快逃跑。
御敵絕招:“馬后腿”
斑馬一旦被敵人追上時,會使出它們的殺手锏——“馬后腿”,被它踢到可不是鬧著玩兒的,即使在奔跑中,斑馬使出的“馬后腿”也能一下踢倒一頭壯年的獅子。
愛面子
在所有馬中,黑白條紋的斑馬顯得很花哨,各個是“俊男美女”。即便是在食物短缺的季節,它們也保持著一種“體面”的樣子,從外表看仍是肥壯且皮毛光滑。
胖嘟嘟的旱獺
旱獺長得胖嘟嘟、圓滾滾的,樣子很像我們常見的灰鼠。它們愛吃雨后的青草及露水草,主食為多汁的牧草。旱獺從不喝水,因此得名。不過,人們更熟悉它的另外一個名字——“土撥鼠”。
奢華的住所
旱獺有很強的家庭觀念,總是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如果有幸被一只旱獺“邀請”去參觀它的家,你一定會驚嘆:它的家怎么這么像一座宮殿!
旱獺為營造它們的地下宮殿,常常不計較工本與精力,它們從洞中掘出的土塊沙石,就能堆得像小丘一樣高。
旱獺的宮殿有三處主要宮室,分別是冬宮、夏宮及避敵室。顧名思義,冬宮是旱獺一家冬天的住處;夏宮則是它們的避暑別墅;而當有強敵入侵時,旱獺一家就會搬入隱秘的避敵室。宮殿有很多出入口,既可以迷惑強敵,又可以方便旱獺自己出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