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是山,后面也是山,似乎永無盡頭。
2020年9月中旬的一個下午,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衛城鎮中河村的鄉親們把自家果園里剛采摘的紅蘋果裝進快遞紙箱里。這些即將被送進北京、上海寫字樓的箱子上,印著一行字:“離太陽最近,離城市最遠”。
離城市最遠的地方,往往也最容易被遺忘。久居平原,則容易忘了層巒疊嶂難于上青天的山區,其實占據了我們很大一部分國土。
走出大山,是祖輩們對環境和命運的抗爭。正如拼多多平臺上一位年輕的殘疾人商家所說:“對我們來說,這不是一筆生意,而是生命的意義。”
如果說,過去五年拼多多的出現和成長是一個小小的奇跡,那么我們更愿意把奇跡誕生的功勞歸于這些“新農人”們。是他們從無到有,憑借古老的經驗和年輕的膽識,從等待一株果樹的成熟開始,以一次次發貨結束。互聯網,是他們追尋生命意義的工具,我們只是有幸遇到了他們,并成了他們的選擇之一。
從誕生起,互聯網就被期待能承擔起撫平信息鴻溝的使命。在人類發展的所有關鍵要素之中,技術或許是最平等的一種:只要站上起跑線,世界,在那一刻就是平的。
在經歷了五年的發展后,拼多多成為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和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和平臺上500多萬名商家,與來自全球最大市場的7.313億名中國消費者(截至2020年9月),共同完成了這個關于機會平等的夢想。
當鹽源的蘋果以大涼山“黑馬”之姿,超過舶來的車厘子沖進當季的水果類目暢銷榜前列時,當會理石榴、文山雪蓮果、贛南臍橙、丹東草莓……乃至一瓣大蒜、一根冬筍、一只菌子、一個西紅柿,以及越來越多的其他農產品開始成為中國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商品時,這背后,是無數個普通人努力生活的精彩故事。
這是時代賦予的勢能,陽光普照于每一個“愛拼才會贏”的普通人,也普照于誕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拼多多。有賴政府和市場力量的共同推動,道路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現代物流與支付體系發展迅猛。互聯網與智能手機迅速滲透到幾乎每一個村落,幾億人直接跳過PC時代,成為移動互聯網“原住民”。
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讓中國人的日子越過越好,無論是鄉村、城鎮,還是一二線城市,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正在得到滿足,在滾滾向前的時代列車上,消費增長已經連續多年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推動力。
拼多多自始至終立足于最廣大消費者的需求,持續探索更符合農戶利益的農產品種植、生產、流通、消費體系,也以獨創的“新技術+新模式+新農商”機制,讓廣大農村地區的農產品突破傳統流通模式的限制,在“云端”直連全國大市場,助力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
我們欣喜地看到,有這樣一些故事正在平臺上發生:青海的消費扶貧企業根據我們反饋的運營建議、消費者畫像,開發出了特制的“消費扶貧大禮包”;貴州丹寨縣的返鄉創業者,在蠟染工坊里接到來自拼多多的訂單;勞動模范和“海歸”青年們深入學習AI技術,學習如何在線上把草莓賣得更火爆;彝族繡娘一針一線制作的彝繡工藝品,從大涼山最偏遠的縣城賣到了北上廣大都市……還有來自下沉市場的殘疾人創業代表,他們短短幾年就在拼多多平臺上實現了千萬元級銷售規模。
中國人不僅有著“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強大的主糧生產能力和豐富的小眾特色農產品產區,還具備非常完整的工業體系,誕生了一大批為各種國際大牌代工的中端企業。寧波的成衣制造、佛山的家電、深圳的高科技工業……珠三角和長三角的制造類企業,很多已擁有世界一流的工藝和生產水準。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中國電子商務從業人數已經超過5000萬人。如何打造覆蓋生產、流通、營銷全產業鏈的農村雙創力量?“新農人”又如何嘗試互聯網+技術?
2015年9月,拼多多提出“平臺+新農人”體系,通過新市場機制下合理的利益分配,引導受過高等教育、了解互聯網的新型職業人才返鄉創業。在前期培育10萬名“新農人”的基礎上,拼多多在2020年“豐收節”期間啟動了新一輪10萬名“新農人”的培育計劃。
正是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新農人”們,像一朵朵浪花,形成了拼多多平臺上奔涌向前的時代潮流,他們是下鄉創業的城市年輕人,是返回家鄉土地的農民朋友,他們和你我一樣,都在鋪就中國發展最堅實的基石。
如何服務好他們,如何讓他們迅速站在互聯網的起跑線上,這正是我們創業和發展的起點。
在商家端,拼多多始終堅持0元入駐、0傭金、0平臺服務費。僅在2019年,平臺就為商家省下超過500億元的運營費用,并額外提供了遠超百億元的“百億補貼”,滿足消費者對于美好生活的獲得感。拼多多業內領先的技術團隊,則通過不斷提升平臺運營的智能化程度,為商家提供更便利和友好的操作界面,助力商家們以更低的成本,獲取更精準和更多的訂單匹配。
2018年6月,拼多多正式提出“人才本地化、產業本地化、利益本地化”策略,創立了多多大學。作為拼多多旗下核心官方培訓平臺,多多大學自成立以來,致力于幫助商家成長,分析商家成長過程中的需求及痛點,設計高度匹配的內容培訓體系。
截至2020年年底,多多大學已推出3554節課程,累計為近900萬名用戶提供多層次、多維度的優質課程,全面覆蓋入駐實操、業務講解、資訊分析、平臺動態。
通過整合拼多多內外及各行業優勢資源,多多大學已成為平臺資訊一手觸達、商家成功路徑分享、講師模塊化分析、平臺小二精準指導的全方位電商學習平臺。
這樣的實踐已經有了一些初步的成功案例。在云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中國工程院和拼多多聯合開辦的科技扶貧班定時授課、培訓,幫助首批60名學員陸續開起了拼多多網店;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80余名農特產品農民合作社帶頭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致富帶頭人、返鄉大學生,一同參與了當地政府與拼多多聯合主辦的消費扶貧周新農商主題培訓,預備成為黔東南農產品上行帶頭人,將區域特色農產品、少數民族特色消費品通過電商對接到更廣大的市場中。
在過去幾年與商家交流和實踐的基礎上,多多大學教學團隊特采擷其中的精華進行提煉,總結成本書。謹希望能以本書為投身新電商事業的商家提供來自拼多多平臺的一站式落地實操課程服務。
當然,拼多多仍然是一家處在初級發展階段的新互聯網企業,受水平所限,我們的案例和經驗或許仍有不足。
歡迎大家和我們一起,共同參與到新電商世界的建設中來,我們相信,您與拼多多的美好旅程,此刻才剛剛開始。
多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