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比較研究與實踐》是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德國應用科技大學三年制學士制度與我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比較與研究”(課題批準號: BIA090053)的總結性成果,書中從宏觀(人才體系、課程體系)、中觀(實踐教學)和微觀(課程建設)三個層面,結合中德具體案例,剖析了中國高職院校和德國應用科技大學(FH)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并進行了對比分析,同時以國家首批高職示范校——深圳職業技術學院(SZPT)為研究對象,進行了中國高職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探索,提出了中國高職的未來發展之路。對急需了解國外發達國家和中國高職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基本情況及最新發展趨勢的廣大中高職和普通高校的專業教師、高教(職)研究人員、教學管理人員等,尤其是高職院校、應用型本科的教師和研究人員,提供了嶄新的視角和可借鑒的經驗,既有理論闡述,又有案例剖析,不僅具有學術價值,更有實際指導意義。
第一章德國應用科技大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第一節德國高等教育分類及介紹
一、 德國高等教育的特點
二、 德國高校主要類型
第二節德國應用科技大學介紹
一、 德國應用科技大學的形成、特點和發展
二、 德國應用科技大學與德國綜合性大學的比較
三、 德國應用科技大學人才培養模式
四、 德國應用科技大學的改革舉措
第三節德國應用科技大學的典型案例
一、 德國埃斯林根應用科技大學(FH Essligen)
二、 德國紐倫堡應用科技大學(FH Nuernberg)
三、 漢諾威應用科技大學(FH Hannover)
參考文獻
第二章中國高職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第一節中國高職應用型人才及人才培養模式
一、 高職應用型人才定義和體系構建
二、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內涵
三、 高職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簡析
第二節宏觀領域--頂層設計子框架
一、 高職體制: 現代職業技術教育體系
二、 合作機制: 四驅理論
三、 專業設置: 三維導向
四、 教學模式: 工作過程導向
第三節中觀領域--實踐教學子框架
一、 實踐教學體系
二、 實踐基地規劃
三、 實踐教學師資
第四節微觀領域--課程設計子框架
一、 高職課程教學設計
二、 一門課整體教學設計
三、 一次課單元教學設計
第五節中國高職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典型案例
一、 廣東省示范校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案例--教學與工程項目交叉融合
促進專業建設大發展
二、 國家首批示范校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案例--汽車檢測與維修
技術專業建設項目方案
三、 國家首批示范校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高職三年制)案例--政校行企
四方聯動產學研用立體推進
四、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四年制高職2001-2007)案例--四年制高職專業試
點的實踐探索與總結
五、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培養應用型本科案例--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與
深圳大學聯合培養應用型本科生工作報告
參考文獻
第三章中德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比較/
第一節宏觀領域--體系建設比較
一、 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
二、 課程教學體系
三、 課程教學模式
第二節中觀領域--實踐教學比較
一、 實踐教學體系
二、 實踐教學基地
第三節微觀領域--課程教學比較
一、 課程教學
二、 教學方法
第四節中德高校合作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典型案例
一、 應用型本科案例
二、 應用型高職案例
參考文獻
第四章中國高職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第一節中國高職的發展歷程和發展模式
一、 中國高職的發展歷程
二、 中國高職的發展模式
三、 中國高職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
第二節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發展歷程與獨特SZPT模式
一、 深職院的發展歷程
二、 深職院獨特SZPT模式
第三節以"三型三觀一協同"框架,展望中國高職發展新路
一、 構建"三型"新體系
二、 進行"三觀"新層次建設
三、 探索中國高職發展新模式和新路徑
第四節深職院SZPTATC平臺協同創新和協同育人實證案例
一、 研發為魂,立體推進"產學研用"
二、 合作為紐帶,推動政校行企協同創新
三、 創新為重點,提高高職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第五章中國應用型高職、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典型案例/
第一節應用型高職
一、 應用型高職提升層次
二、 課程體系模塊復合
三、 應用為本與創新驅動
四、 政校行企與協同育人
第二節應用型本科
一、 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指導原則
二、 應用型本科案例
參考文獻
附錄A深圳職業技術學院2010級汽車電子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附錄B同濟大學中德工程學院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培養方案/
附錄C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主要標志性辦學成果與主要榮譽/
附錄D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中高職三二分段2011汽車運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