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怠是一種精疲力竭、憤世嫉俗和自我效能感喪失的狀態。倦怠的早期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的西方國家,主要聚焦于研究個體在工作中體驗到的情緒耗竭、動機喪失、身體疲憊等一系列的負性癥狀,也就是工作倦怠或職業倦怠。工業革命與全球經濟一體化是造成工作倦怠的主要原因,因為勞動者成為了一個個位置、功能不同的模塊或者零部件,在被賦予了工具理性的同時卻泯滅了很多的人性與自由精神。
隨著研究的進展,學者們逐漸認識到,倦怠并不僅僅與工作有關,同樣會發生在能夠給予人們價值和意義感的所有領域中,如婚姻倦怠、學業倦怠、養育倦怠、社交媒體倦怠,等等。
有倦怠感的人會產生無助感和絕望感,這是抑郁癥的兩個主要癥狀。嚴重的工作倦怠會導致個人與客戶、顧客、同事甚至最終與家人分離,并由此產生孤立感。人處于倦怠狀態,易于患上抑郁癥,并產生厭世的負面情緒。
本書作者羅伯特·博格和特里·博格夫婦長期致力于改善工作場所、管理組織變革和發展人才方面的研究,就如何預防和消除倦怠提出了浴缸模型和感知模型,以及實操性極強的策略與技巧,如膳食合理的4條準則、改善睡眠的3條建議、保持水分平衡的4則技巧、緩解壓力的5條應對策略、壓力管理的3個技巧等。無論倦怠來自工作、家庭還是來自社會,想要提高自身的工作投入,只要跟著本書所傳授的策略、技能與方法,就能夠一步步減少倦怠感,更多地投入到生活中去。
【作者簡介】
羅伯特·博格
IT專家,曾17次榮獲微軟公司“最有價值專家”(MVP)稱號。
作為一名有著十多年經驗的企業家和社區領袖,他經常以演講的方式向數以萬計的聽眾傳授消除倦怠、化解沖突、有效溝通的技巧,不僅提升了聽眾個人的工作滿意度,而且對其所在組織的工作效率也有改善。此外,他還集作家與編輯于一身,現已有28部論著出版,經他編輯的圖書達100多部。
特里·博格
作為一名擁有30多年護理經驗的臨床護理專家,她長期致力于減少病患及其家人的醫療相關感染概率的工作。特里還是一位出色的演講者和作者,其演講主題涉及如何通過有效的溝通、界限的設定與保持以緩解激烈的人際沖突,從而預防和消除倦怠。
【譯者簡介】
侯 祎
中國人民警察大學副教授,心理學博士,新西蘭梅西大學訪問學者。長期致力于心理學尤其是職業倦怠預防與消除的教研工作,曾出版過專著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