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苗條的身材,七分靠吃、三分靠練。很多人往往除了克制不住口腹之欲外,更多的是不知道該如何正確的吃。如果不能好好選擇飲食,不僅肥肉甩不掉、肌肉養不出來,更會大大降低體內循環代謝能力。
本書中特別以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兩種大家喜愛的運動為例,分為前、中、后三個階段,說明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時該怎么吃,可以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時間吃?解答運動者在補充營養時,容易遇到的問題。
營養師設計的十五日的料理提案,有主食、配菜,再搭配湯品或點心飲品。
對食物的分析、營養素的分析、不同人群每日需攝入的熱量計算等硬核內容,指導讀者更好地管理體重。
解讀運動與飲食之間的關系。
運動減肥期間必不可少的營養元素介紹,如何提供能量、提高代謝率、減脂增肌。
可以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時間吃?如何加速脂肪燃燒?怎么滿足肌肉修復需求?深入解讀運動者運動后補充營養時容易遇到的問題。
主食、配菜、湯、點心、飲品……享受花樣美食不忌口,十五天飲食方案全收錄,三餐食譜輕松配。
烹飪訣竅大公開,科學甩掉隱形脂肪。
專為上班族設計的超簡單運動飲食方案,料理新手也輕松上手。
解決素食者、經常在外就餐者和壓力肥者的困擾。
開啟健康瘦身新方式,養成健康、可堅持的飲食習慣!
做自己的營養師,不僅要好好運動,也要好好吃飯!
推薦序
隨著各種與代謝異常相關的慢性病患病率的大幅增加,近年來人們認為運動不僅可以減重,還可以使人變得更健康,還能增強體能。規律的體適能活動與營養均衡性飲食一樣,都是能夠使人體保持健康狀態且預防疾病的要素。
規律的體適能活動有著許多好處,包括:(1)有助于控制體重;(2)減脂增肌;(3)強化心肺功能 ( 增加體能 );(4)獲得良好的活動能力與較佳的生活品質;(5)減少跌倒的風險;(6)減少三高疾病的發病率、增強免疫功能;(7)舒緩壓力,避免抑郁情緒的產生;(8)有較佳的睡眠習慣與品質。
要視個人的需求來制訂良好的健康運動計劃,別人的計劃并不一定適合自己。運動員的計劃是要參加運動競賽,使自己在比賽時的表現更出色,一般人則是想要減輕體重,或是增加體能,或是改善平衡,如老年人則是想要避免肌肉萎縮癥等。針對增加肌肉量,提升心肺功能、肌力、肌耐力等不同的目標需要制定不同類型的運動計劃。
但是運動計劃要能真正達到所企盼的健康目標,需要同時搭配良好的飲食方案才能看到成效。飲食和運動對健康狀況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只注重運動訓練,而忽略營養機能性飲食的搭配,不但無法收到令人滿意的訓練效果,反而可能不自覺地正潛在損傷自身的健康。
本人從事營養學教學二十余年,深知飲食及生活方式的調整對于預防各種慢性病的重要性。如今通過網絡雖然可以查到很多有關營養的知識,但卻也常是瑣碎、片面的,如何能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和進行合理的食物搭配,讓身體不會因運動受損傷,真正發揮促進健康與預防疾病的作用,是目前越來越多從事運動健身的人的當務之急。
由營養師高敏敏所撰寫的這本書,就是能在運動營養基石上提出真正實用的運動飲食方案,本書有著完整的架構,從基礎熱量與營養素功能認知談起,再針對不同運動類型 ( 包括有氧運動、阻力運動等 ) 的運動前準備、運動中補充、運動后復原三階段全面地提出適合可行的飲食原則,也包含了對經常在外就餐者、素食者及高壓人群的飲食建議,內容十分完整。搭配精美食譜參考,讀者也能知道在生活中該如何吃,兼具專業與實用性。
營養師培訓機構輔導教師 黃尚銘
作者序
一本書是一個作者在所研究領域積累的精華,這句話真心不假。我在北京、上海、臺灣擔任營養師期間,下班后的每個周末,我都會對著屏幕記錄自己每周的飲食,我也樂于和大家分享我的飲食筆記。
近年來路跑、健身已經形成一種浪潮,運動已經變成一個很時尚的習慣,身為營養師便經常被問到與運動營養相關的種種問題:運動后可以馬上吃東西嗎?要怎么吃才不會胖?吃什么能讓運動表現更好?吃蛋白質會增加肌肉量嗎?
這本書將復雜的營養學理論用大家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現,從營養素是什么到你每天該攝入多少熱量,選擇什么食物能獲得營養,跑步、重訓的前、中、后該吃些什么,素食運動者又該如何吃,對經常在外就餐的運動者,本書也幫你們寫好飲食對策啦!
通過這本書,喜愛運動的朋友都能從中找到蕞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而運動營養的博大精深也非一本書能全然道盡,每位運動者的體能狀況跟身體需求也都會有所不同,歡迎大家來找營養師討論。
當然,營養師絕不會讓大家什么都不吃,而是教大家怎么在對的時間吃對的食物!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運動,好好吃飯,在揮汗的時候得到蕞佳的個性化飲食指導,并擁有人人稱羨的健康好身材。
營養師 高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