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內容是關于地球演變的故事,我們會從地球如何形成大行星、如何變成球形講起。本書會為您詳盡解答很多關于地球演變的問題: 那么高的山是怎么“長”起來的?“造山運動”的原因和結果是怎樣的?海底的海溝比陸地上的高山還要深,是“誰”造成的?人類歷史上的“四大文明”為什么都是依托著“大河”而產生和發展的? 您還會讀到壯麗的山脈、蜿蜒曲折的大河、靜靜的大湖、一瀉而下的大瀑布和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大平原。最終,您會明了——大河孕育文明、草原創造英雄、海洋創造人類的未來!海地擴張、大陸漂移、板塊移動之間有強烈的連帶(因果)關系,而地球正是通過這樣的板塊產生和消亡才得以生生不息。我們是在為您講故事,一個個、一串串的故事一定能吸引您的眼球?赐旯适履屯耆匈Y格再去給您的朋友、孩子、父母講關于地球演變的故事。
想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嗎?未來的走向跟過去有關。地球是我們人類的家園,關系著我們的一切,本書講述關于地球演變的故事。
本書獲得浙江海洋學院著作出版基金資助《地球災難故事》已經出版兩年啦,一直想籌劃一套地球故事系列叢書,當然能否如愿就要看市場、看讀者的反應啦,畢竟讀者是上帝呀!
然而,《地球演變故事》這本書應該是“順理成章”的。因為,所謂災難的造成,一定是有原因的。地球是個生命體,有災有難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去面對災難;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明白災難形成的原因,知道它的來龍去脈,對災難“心知肚明”,那就不僅能很好地面對災難,減少它們的影響,而且還可以做到在自己明了的基礎之上,把道理講給別人聽,做做宣傳,搞搞“科普”,去努力提高社會整體的科學素質。
《地球演變故事》一書共分6章,分別為大家講述了地球整體、大氣、海洋、山脈、大江大河和高原、草原、沙漠、平原的形成和演變的故事。前3章所講的地殼、海洋、大氣在地球上都是連續分布的,也就是說,地球上有一個明確連續的地殼圈、大氣圈和海洋圈,所以,多數情況下我們是從地球的整體角度去講解的,講解的程度也更趨于“專業”一些,原因在于這3章是地球演變的基礎,是地球變化的根本所在,地殼、大氣、海洋的形成和演變講清楚了,再去談山脈、大江大河等,就更多的是在講故事了。
說到講故事,實際上這一直是我們的風格和原則,也就是說,我們的書一直在強調“講故事”、 強調“可讀性”,能讓你讀下去,你才有可能談得上有或者沒有收獲。當然,我們這里講的故事,都是具備科學依據的。但是,我們也不能保證我們講述的現象、變化都能得到100%的證實,因為科學的發展始終都存在著“證偽”的過程,事物、理論的真實性和正確性也是隨著科學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而不斷地趨于真實。還有一點,如果我們真的只是去講科學發展中、地球演變中已經得到確認的東西,那這本書的可讀性和趣味性也就大打折扣啦!所以,我們來給大家講故事,講科學的故事,但絕不會“胡編亂造”,最多也就是“演義”,肯定到不了“戲說”的程度。
讀者在《地球演變故事》這本書里,能學習到地球是怎樣產生的。怎么它就變成圓的啦?最早形成的地球是什么樣子的?有了月亮之后,地球發生了怎樣的改變?這些內容都在第1章。到了第2章、第3章大氣和海洋就產生了。地球從有了大氣和海洋之后,它的演變就基本趨于穩定了,起碼不再是那么的“驚天動地”了。這似乎就像,有生命的地球娶了月球這個妻子,有了大氣和海洋這“一兒一女”之后,它成熟了、長大了。但是,還是有些變化會令我們大吃一驚的,比如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之間的循環變化;冰期造成的海洋的“海進”“海退”等。
第4章談的是山脈的形成。實際上,這個問題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在腦海中產生了——那么高的山,是怎么長起來的呀?!這也是我們想寫這本書的初衷。如果不是隕石撞擊了俄羅斯,那首先誕生的“地球系列故事”就不是《地球災難故事》了。這一次的寫作過程,讓我徹底地明白了山是怎么長起來的!我覺得能夠給大家講明白,并且也能講得足夠精彩,請讀者自己去看這一章吧。
第5章寫大江、大河、大湖。首先映入我們腦海中的問題就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為什么都是大河文明,為什么都是沿著大河流域發展起來的。比如說那神秘的瑪雅文明,屬于“叢林文明”,它就沒能得以正常地發展延續,而是神秘地消失了。讀者讀完這一章中我們介紹的大江、大河和大河文明之后就會“徹悟”,只有平靜、蜿蜒曲折、緩緩流淌的大河,才能帶給人類文明發展的土壤和環境,文明才能得以延續。
講到人類文明的延續、文化的發展,當讀完第6章后,相信讀者會對下面這句“俗語”有更深刻的認識: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草原造就了成吉思汗;沙漠里流浪了40年,造就了猶太人的聰穎和應變能力;平坦、一望無際的黃淮海大平原,造就了平和、中庸的孔孟文化。
相信這本《地球演變故事》會讓你讀得津津有味。我有這個自信,因為我付出了自己100%的努力。談地球是自己的專業,宣講科普知識是自己一生的追求。除了這些,還有一點新的體會,在給大家介紹不屬于自己的專業領域的知識時,反而可能會講解得更深入、更容易理解,因為,這時候我可能更容易和讀者站在一起,處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和讀者一起出發,一起上路,一起解決問題。
滄海桑田,地球的演變還在每時每刻地進行著。我們對地球的認識,我們的思維和理解能力也在不斷地加強。相信讀了這本書,你會發現很多;你也會感覺到自己又懂了很多;你可能更清楚了,自己還有很多很多的東西不明白。我也是一樣呀!關于地球還有許多許多的東西要探索、要講述、要搞明白,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姚建明,1960年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1982年畢業于南京大學天文系,1985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1985-1989年在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現國家天文臺)從事天文研究工作。1989-2003年在河北農業大學任教。1989年至今在浙江海洋學院物理系任教,擔任系主任。已經出版各類圖書十余冊,涉及天文、物理、地球科學和教育學等領域。代表作如《天文知識基礎》(第*、二版,清華大學出版社),《大學物理》(上、下冊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科學技術概論》(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地球災難故事》(清華大學出版社)和《開啟你自己的學習模式》(清華大學出版社)等?蒲蟹较蛑饕悄蹜B物理和天文學研究,發表論文十余篇,被SCI、EI6篇。每年教授的學生都超過千人,主要課程包括《大學物理》、《天文知識基礎》、《科學技術概論》、《衛星海洋學》等。多次參與舟山市的科學普及工作(接受采訪、做節目),是《舟山網》的科學顧問。
第1章圈層地球的誕生1
1.1太陽“出來”啦!2
1.1.1當前的宇宙被稱為“物質宇宙”,起源于150億年前的
宇宙大爆炸2
1.1.2太陽是恒星中的“第二代”3
1.1.3太陽是太陽系家族的主宰3
1.1.4太陽帶給了我們什么?6
1.2球體地球的形成7
1.2.1類地行星類木行星“星子理論”7
1.2.2弱肉強食大魚吃小魚9
1.2.3月亮露面了11
1.3地球像雞蛋?12
1.3.1地球經歷了“月球災難”12
1.3.2火山爆發造就了均衡的地球14
1.3.3地心(核)地幔地殼15
1.3.4水圈大氣圈生物圈17
1.4地質年代20
1.4.1似乎難懂,但我們一定要搞懂的地質年代20
1.4.2相對地質年代和絕對地質年代21
1.4.3地球演變和地質年代表(圖)22
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氣層的故事27
2.1大氣層的三次“改頭換面”27
2.1.1初始大氣形成后,類地行星大氣演變的不同后果28
2.1.2恰到好處的二氧化碳—氧氣轉換30
2.1.3大氣層是人類的保護膜32
2.2大氣分層34
2.2.1和我們最“親密”的對流層35
2.2.2平流層中間層電離層(熱層)35
2.2.3外層(逸散層)地球大氣的邊緣在哪里36
2.3在大氣層里發生的故事37
2.3.1風雨雷電38
2.3.2大氣環流40
2.3.3極光太陽風41
2.4大氣層的被破壞和被保護43
2.4.1大氣被污染43
2.4.2溫室氣體溫室效應45
2.4.3大氣污染綜合治理50
第3章地球的血液——海洋的故事52
3.1“古”海洋孕育了地球54
3.1.1海水“天外”來54
3.1.2海進海退冰期55
3.1.3是四大洋,還是五大洋57
3.2大陸漂移海底擴張板塊理論62
3.2.1地球演變學說63
3.2.2開始于大陸漂移成長于海底擴張成就于板塊理論65
3.2.3陸海演化圖像72
3.3從海面到海底76
3.3.1水循環碳循環76
3.3.2洋流78
3.3.3神秘的海底80
3.3.4海氣交流和厄爾尼諾現象86
3.4海的性格89
3.4.1華夏海陸變遷89
3.4.2古地中海地中海96
3.4.3靠海吃海97
第4章地球的骨骼——山脈的故事106
4.1火山——地球生命的搖籃107
4.1.1火山——地球上最古老的山107
4.1.2火山類型108
4.1.3火山真的是魔鬼嗎?111
4.2地殼地貌巖石114
4.2.1陸塊地盾克拉通115
4.2.2地殼分類巖石成因116
4.2.3侵蝕與沉積褶皺與斷層120
4.3驚天動地的造山運動123
4.3.1造山運動123
4.3.2山脈的形成與分布124
4.3.3東非大裂谷126
4.4靠山吃山129
4.4.1喜馬拉雅山黃山129
4.4.2乞力馬扎羅山阿特拉斯山134
4.4.3阿爾卑斯山蒂塔諾山奧林匹斯山比利牛斯山
烏拉爾山137
4.4.4落基山脈拉什莫爾山佐治亞石山146
4.4.5安第斯山153
第5章大江、大河、大湖——地球情調故事159
5.1河流帶來世界文明160
5.1.1為什么是大河文明160
5.1.2黃河168
5.1.3印度河恒河173
5.1.4阿拉伯河178
5.1.5尼羅河184
5.2大地上流淌的血液190
5.2.1長江雅魯藏布江湄公河烏拉爾河190
5.2.2剛果河尼日爾河贊比西河203
5.2.3伏爾加河多瑙河萊茵河塞納河泰晤士河208
5.2.4密西西比河馬更些河圣勞倫斯河219
5.2.5亞馬孫河拉普拉塔—巴拉那河226
5.3大湖情調232
5.3.1貝加爾湖233
5.3.2北美五大湖237
5.3.3青海湖死海242
5.3.4大瀑布247
5.4靠水吃水252
5.4.1河流與湖泊的形成和分類252
5.4.2河湖之最254
5.4.3世界十大瀑布256
第6章大地的起伏——地球英雄故事259
6.1文明的延續文化的傳承260
6.1.1草原英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260
6.1.2出埃及記西奈沙漠猶太人建國266
6.1.3黃淮海大平原孔孟故里272
6.2生態的傳感器環境的調節器279
6.2.1高原草原279
6.2.2平原沙漠281
6.2.3熱帶雨林濕地苔原帶284
6.3大草原大沙漠大平原290
6.3.1地球上的大高原、大草原291
6.3.2地球上的大沙漠301
6.3.3地球上的大平原306
6.4地球未來之謎313
參考文獻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