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楊朝在其博士學位論文基礎上修訂完善而成的學術專著。
在嚴格的意義上,“正義”與“福利”分屬不同的研究領域——前者偏重政治學或政治哲學;后者偏重社會保障、社會政策研究。但是兩者顯然不可割裂:因為“正義”尤其社會分配的正義之實現必然涉及福利;而社會保障及其政策、制度基礎如果脫開深層次的價值意指或將迷失方向。福利的正義性研究將成為聯通兩者的橋梁;但是,這種正義性有著哪些具體的義涵?其價值實現的社會機制是什么?
對這些問題的探索與思考需要一種綜合的視野,需要一種將政治哲學、社會學乃至倫理學、經濟學等視角有機融合的嘗試和努力。
本研究的大體理論框架是:正義理念遵循著兩條邏輯,其一即歷史邏輯;其二即結構邏輯。就前者而言,有著美德正義、神性正義、契約正義、功利正義、分配正義的歷史衍變過程;當然這只是一種類型學意義的歸理,并不意味著一個時代只存在一種正義理念——時代愈往后,多種正義理念相互交織,共同成為社會生活的意義徵相。但是這種多采性并未彌失其遞延發展的歷史質性。而現代社會的正義指涉尤以分配正義為表征。依照不同的社會領域,分配正義大體可劃為三個范域:交互正義、權職正義與福利正義;后者是本書關注的焦點。
楊朝,男,1972年生,江西永新人。1993畢業于江西財經學院,獲經濟學學士學位,2008年獲北京大學法學碩士學位(社會學專業),現為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博士研究生。在《湖北社會科學》《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等期刊發表論文多篇,研究方向為政治哲學、福利哲學以及社會學。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福利:在政治哲學與社會學之間1
第二節何謂正義?5
第三節如何判明福利的正義性?11
第二章正義與分配19
第一節美德正義與神性正義19
第二節社會契約與蘇格蘭啟蒙23
第三節何謂幸福的社會?28
第四節社會分配: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以及現代自由主義41
第三章福利正義的理念51
第一節分配正義的三個范域51
第二節福利正當60
第四章福利正義的價值要素68
第一節賦得、平等和多元:不同的正義價值觀68
第二節需要、應得、平等77
第五章福利正義的實現82
第一節正義如何實現?82
第二節福利正義的實現機制88
第三節小結:正義的理念與架構98
第六章中國福利正義101
第一節福利模式101
第二節福利的正當性以及價值基礎108
第三節福利不平衡116
第四節價值不彰因素132
第七章中國福利正義的實現145
第一節再分配和承認145
第二節福利與權利168
第三節由不平衡到平衡178
第八章社會發展的基礎:正義與道德182
第一節現代性與社會團結:幾種經典社會思想之辨義182
第二節福利之于社會發展196
第三節在正義與道德之間209
第九章結語:福利正義之題的應有義涉215
參考文獻227
致謝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