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原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論叢》,由北京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傳播基地組織籌劃編著,自2012年創刊迄今,已出版發行了八輯,每輯都有鮮明的時代主題和深厚的理論承載。按照CSSCI收納指南,2019年《論叢》改版為集刊,每年出版發行兩輯,欄目重新進行精心設計,常設欄目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道路、社會變遷與價值觀建設、黨史黨建、首都視野、海外觀察、探索與爭鳴等。本輯的主題為“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
序言
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在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勝利召開。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上我們應該“堅持和鞏固什么、完善和發展什么”這個重大政治問題,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也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宣言書。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問題,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這是兩句話組成的一個整體,即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我們的方向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必須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強調“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
唐立軍,工學博士、教授,教授職稱,現任北京市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副院長,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基地主任。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專家談 / 1
從學理上加強對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問題的研究 / 3
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 11
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認識 / 14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新內涵 / 19
中國制度的人民底蘊 / 24
堅定制度自信 提升治理效能 / 28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 / 35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科學內涵與歷史意義 / 37
如何理解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 / 52
社區公共產品供給模式分析 / 62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 / 75
構建中國特色權力制約監督模式的理論思考 / 77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哲學意蘊 / 95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黨建重要論述研究 / 107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科技創新研究 / 139
馬克思對世界歷史理論的建構 / 141
現代科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 / 153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 / 17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成因、內涵及其實質 / 173
鄉村公共財產治理的公平化價值歸宿 / 201
后記 /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