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導致全球經濟陷入嚴重衰退,而發達國家無限量化寬松政策推高通貨膨脹,迫使發達國家央行急劇加息,全球經濟進入高通脹、高利率、高債務和低增長的經濟下行增長周期和金融從寬松到緊縮的周期。俄烏沖突加劇了世界地緣政治風險,經濟增長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經濟全球化遭遇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最為嚴峻的挑戰。同時,全球經濟也面臨諸多新興技術帶來的的沖擊、挑戰和機遇。以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物聯網、區塊鏈、新能源和生物技術等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方興未艾;以碳中和轉型為標志的生態文明建設掀起工業化以來經濟生產方式“范式變更”的長潮與大浪;人口老齡化推動醫療衛生、社會醫療和養老體系的深刻變革。在此背景下,探討并研究如何推動全球經濟和金融治理改革,及時提出中國方案,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宏觀研判全球經濟金融形勢,全景解讀中國的機遇與挑戰聚焦大變局之下的應對之道,把握未來發展新路徑新趨向
朱民,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務院中英對話機制“一帶一路”金融與專業服務公使等。2003至2009年,任中國銀行副行長;2009年10月,任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2010年2月24日,兼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特別顧問。主要從事國際金融、銀行業務和宏觀經濟方面的研究。2011年7月1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正式提名朱民為IMF副總裁,7月26日,他正式出任該組織(IMF)副總裁職位,成為史上首位進入IMF高層的華人。2016年7月底,朱民卸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一職。在2014年獲《中國年度經濟人物》獎,2015年獲《影響世界的華人大獎》,2016年獲《10年全球金融風云人物》獎,2018年獲《影響中國年度學者》獎,2019年入圍中國改革開放40年海歸40人榜和建國70年海歸70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