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選取10位網絡文學研究專家批評家,他們分別是:網絡文學研究的奠基者歐陽友權、網絡文學研究的開拓者黃鳴奮、網絡文學研究的堅守著陳定家、網絡文學的文藝立法者單小曦、網絡文學研究的捍衛者周志雄、網絡文學研究的建構者馬季、網絡文學研究的繪圖者邵燕君、網絡文學研究的實操者夏烈、網絡文學研究的同步者許苗苗、網絡文學研究的堅守者肖驚鴻。他們既是網絡文學的愛好者、推動者,更是網絡文學的引領者。這10大批評家,以多維的視角與方式,考察網絡文字的演變,辨析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異質的區別特征,建構網絡文學批評范式與批評標準,抓住網絡文學作為媒介與商業合謀產物的特點,拓展網絡文學研究領域,從產業鏈等方面對文學的性質與發展作出評判,為網絡文學的經典化提出建設性意見。這10大批評家的理論洞見,建構起了中國網絡文學批評的理論框架,表現了極富原創色彩的理論創新性,為網絡文學乃至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提供了理論預判,構成了一部較為完整的中國網絡文學批評史。
歐陽友權,文學博士,中南大學文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教學名師,全國模范教師,中國文化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為第四屆魯迅文學獎和全國寶鋼優秀教師獎獲得者。出版《網絡文學論綱》《網絡文學的學理形態》《數字化語境中的文藝學》《比特世界的詩學》《數字媒介下的文藝轉型》等20余種,主編《網絡文學教授論叢》等理論叢書5套,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重點、一般項目4項,省部級項目20余項。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學科評審組專家,全國網絡文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網絡文藝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網絡文學研究基地首席專家。,禹建湘,男,1970年出生,湖南雙峰人,文學博士,博士后,現為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三級教授、為中南大學“531”第二層次人才,博士生導師。主要開展文藝美學、文化產業、新聞傳播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是湖南省“百人工程”學者、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