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治理是厚植黨的執政根基的“微場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微細胞”,是加強社會治理的“微單元”;鶎又卫眢w系是涉及發展與治理、活力與秩序雙向互動的系統性工程,具有空間—規模—人口的適配性、規劃—建設—管理的周期性、生產—生活—生態的宜居性、改革—發展—創新的驅動性、科技—文化—藝術的互動性、政府—社會—居民的協同性等系統屬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基層治理的重要論述深入闡釋了中國基層治理的核心價值、功能定位、主導紅線和推進路徑,闡明了基層治理“為了誰—依靠誰—為什么—怎么辦”等理論和實踐問題。 本書主要研究中國城鄉基層治理實踐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基層治理的理論與實踐創新,旨在研究中國基層治理的理論、政策和實踐體系。具體內容包括:1.理論篇:城鄉基層治理的理論話題與政策議程;2.實踐篇:善治宜賓—城鄉基層治理的地方實踐;3.專題篇:城鄉基層治理的關鍵領域;4.案例篇:城鄉基層治理的典型案例。
姜曉萍,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宣部四個一批文化名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際行政科學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MPA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四川省委首批智庫“社會治理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首席專家,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社會發展與社會風險控制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學中國社會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公共服務、社會治理、公共政策和社會安全研究。目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重點項目2項,年度項目2項,承擔省、部級項目7項,省、市政府委托項目80多項,出版專著、教材16部,在《政治學研究》等權威期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其中10余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轉載。獲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1次,三等獎1次,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次,二等獎3次、三等級2次,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次。代表性學術貢獻包括:《建設服務型政府與完善地方公共服務體系》(專著作為國家社科優秀成果入選2014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