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的倫理學 妮娜·羅森斯坦 著 美國多所院校使用的倫理學入門教材 在故事中討論道德難題 道德哲學 價值觀 行為倫理
定 價:¥148
中 教 價:¥81.40 (5.50折)
庫 存 數: 1
道德判斷的標準是什么?個人的痛苦與群體的快樂如何衡量?我們應該相信道德直覺,還是聽從理性的聲音?倫理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有高尚品質的個人,還是實現社會福祉的最大化?
在這些倫理學難題之外,我們也在努力回答一些與我們日常生活關系更為密切的問題:社交媒體發布信息的界限在哪?我們是否應該有選擇與任何人結婚的權利?如何看待寵物在家庭中的道德地位?面對他人,我們如何行為得體?而我們作答的依據往往是過去和現在的各種價值觀。
故事是人類理解自身和世界的重要方式。在故事中,我們能獲得多樣的人生經歷和體驗,社會也通過故事來傳授道德和行為準則。本書將故事和倫理學探索結合起來,讓理論在具體情境中產生效用和受到檢驗,從功利主義、義務論到美德倫理學,系統地介紹了兩千多年來倫理學的發展和應用,幫助我們采用理性思辨的方式對待生活情境中的道德問題。
1.美國多所院校使用的倫理學入門教材。匯集作者多年教學經驗,幫助讀者在故事中理解倫理理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討論倫理學在生活中的應用。目前應用于 倫理學導論道德哲學哲學導論:價值觀等大學課程中。2. 較為系統地從哲學角度探索價值問題。價值觀影響著我們如何塑造社會和個人幸福生活,并決定了我們展望未來的方式。倫理學迫使我們質疑并論證賴以生存的價值觀。作為有道德的成年人,持續進行思考倫理極有必要。本書帶我們審視現當代和過去幾個世紀西方文化中的主流道德價值體系,從現代道德問題出發,在過去的對應問題中行進,又回歸到當代情境之中。3. 運用故事探討倫理問題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研究方法。近年,醫生、司法工作者、心理治療師等不同領域的研究者都在嘗試做具體的道德決策前,先用故事作為道德實驗,尋求更優的解決方法。在哲學教育領域,使用故事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艱深的理論。與此同時,探索文學作品中哲理的豐富性也成為一種新的專業興趣。4.在感同身受中討論生活中的小決定與大決策,讓讀者在受控條件下嘗試解決方案。貼近生活且具有一定的實踐性。
尼娜·羅森斯坦(Nina Rosenstand)
美國哲學教育家,1951年生于丹麥哥本哈根,現為美國圣迭戈梅薩學院社會科學系高級哲學教授,主要研究道德哲學、人性哲學和小說哲學,著有《人類狀況:人性哲學導論》等作品。
序言致謝
第一部分 作為倫理學工具的故事第一章 思索價值 1第二章 從故事中學習道德教訓 51
第二部分我該怎么做?行為倫理學第三章 倫理相對主義 147第四章 自我還是他人? 213第五章 運用理性(一):功利主義 280第六章 運用理性(二):康德的義務論 348第七章 人格、權利與正義 398
第三部分第八章 美德倫理學:從部落哲學到蘇格拉底與柏拉圖 483第九章 亞里士多德的美德理論:凡事有度 546第十章 美德倫理與本真性:當代視角 592第十一章 美德案例研究 671第十二章 不同性別,不同倫理? 750第十三章 應用倫理學:一些例子 816
部分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