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的人生才美麗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看似無形無色,卻能在人與人之間產生最深最重的傷痕。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在盛怒之下說出了自己原本不會說的話,傷害了原本不想傷害的人?可是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永遠也收不回來。
惡言傷害,就像一地雞毛一樣,撒出去的時候只是一揚手的事,可是在外面這個風吹雨打的世界里,再想將它們撿回來,就算你愿意花費一生的時間,也許都不可能做到了。
一天,一個年輕的女子來到教堂,對牧師圣菲利普訴說自己的煩惱處境,她說她幾乎沒有朋友,人人都說她難以相處。通過她的訴說,圣菲利普了解了這位女子的性格,她并不是個壞人,只是喜歡背后說些閑話。于是圣菲利普對她說:“議論別人的缺點是不對的,因此你應該做一些彌補的事情來贖罪。離開這里以后,你就到市場上去買一只雞,然后一直走出城去,一邊走一邊拔下雞毛扔掉,直到拔完了,就可以回來了。”
這位女子覺得牧師的話非常奇怪,可她還是遵照圣菲利普的話去買了一只雞,然后拔掉雞毛到處撒,當她完成了這件事,再次回到教堂的時候,圣菲利普對她說:“剛剛你完成了贖罪的第一步,現在你去做第二步,那就是把你剛才拔掉的所有雞毛再撿回來!迸哟篌@失色,說道:“那不可能,牧師,那些雞毛早就被風吹得到處都是了,我只能撿回來一部分,要全撿回來,那是不可能的!笔シ评拯c點頭,說:“沒錯,孩子,你說出口的那些閑話,就和這些雞毛是一樣的!”女子恍然大悟。
我們應該從這個故事里學會,不要隨意評論別人,更不要隨意批評別人,雞毛是會亂飛的,謠言也是會擴散的,當事情已經不在我們控制之中的時候,后悔也晚了。
吉姆放學回到家,踹開家里的大門,站在院子里對父親說:“我討厭我的同桌,他讓我丟臉,我希望天底下最壞的事情都發生在他身上!”母親安慰了他一下,可是吉姆仍然很不高興,父親在旁邊看了一會兒,找出一袋木炭交給他說:“現在我們來出氣,你看,衣架上晾著的那件衣服就是你的同桌,木炭就是壞事,你拿木炭用力去丟那件衣服,砸中了就表示同桌遇到一件壞事,好不好?”吉姆聽了很高興,于是抓起一塊木炭沖著衣服扔了過去,直到把一袋木炭都扔完了,父親問:“現在你還生氣嗎?”吉姆高興地回答:“不生氣了,我扔得好累,不過我砸中了好多次,真開心!”父親搖搖頭,拿來一面鏡子對著吉姆說:“看看鏡子里的你是什么樣子?”吉姆沖著鏡子一看,只見自己全身上下一團黑,連牙齒上都粘了不少黑炭,父親緩緩地說:“吉姆,當你詛咒別人,希望他發生壞事的時候,就像扔木炭一樣,結果只會把自己也弄黑,你明白了嗎?做人是不可以這樣的!碑斘覀冋f著別人的壞話時,那壞話也在傷害著我們自己。與其在涂黑別人的過程中將自己也染黑,不如在擦亮別人的過程中也照亮自己。
有一次,美國陸軍部的長官斯坦頓來到林肯這里,怒氣沖沖地說有一位少將侮辱他,說他做事不公平。林肯笑了笑,建議斯坦頓寫一封信也狠狠地罵那個少將一頓解氣,他說:“你寫得越刻薄越好,最好把他罵得狗血淋頭!彼固诡D點點頭覺得不錯,于是就坐下來寫了一封信,措辭強硬,語氣激烈,然后拿給林肯看。“嗯,沒錯,就是這樣,”林肯看了連連點頭,“你寫得好極了,就應該這樣1斯坦頓寫完這封責罵的信,心情好了很多,正準備把信裝進信封里寄出去,林肯制止了他,問道:“斯坦頓,你要干什么?”斯坦頓莫名其妙地回答:“寫了信當然是要寄出去埃”林肯搖搖頭大聲說:“這怎么行呢?你簡直是胡鬧,趕快把這封信燒掉,再重新寫一封寄出去。剛才你正在氣頭上,寫這封信是為了讓你解氣的,可不是讓你寄出去的,現在你的氣已經消了很多吧,那就重新寫一封吧!
林肯燒信的辦法我們也可以學習,在怒火正盛時,不妨給自己找一個方式發泄,再回頭去處理事情,不讓負面情緒影響工作,就不會因一時過火做出讓自己后悔的事情。
快樂可以繞道而達
觀望快樂,就像戴著眼鏡看風景,更確切地說,就像戴著有色眼鏡看風景,因為每個人都將自己心靈的色彩涂到了眼鏡上,因此看到不同顏色的風景。如果你想尋找最簡單純凈的快樂,就要先摘掉這副眼鏡,學會讓風景本身給予心靈色彩。
有時,固執的思維就像不可逾越的巨石一樣擋在通向快樂的路上,而當你用另一種眼光去看時,它卻一推就倒。
有一戶人家,家門前有一條小路,路上有一塊大石頭,每個路過的人都很小心地避開它,可還是有不少人一不小心就會被石頭絆一下。這一天,家里的小兒子又被石頭絆倒了,他很生氣地問爸爸:“爸爸,為什么我們不把那塊石頭搬走呢?它老是把我絆倒!
爸爸搖了搖頭說:“那塊石頭從我小的時候就在那里了,小時候我也問過你爺爺,你爺爺說,那塊石頭埋在地里的部分是很大的,要想把它挖走得花很長的時間,以后你走路小心點就行了!毙鹤幼唛_了,以后盡量繞開那塊石頭走路。就這樣,那塊石頭一直留在路上。
后來小兒子長大了,娶了媳婦。一天,新媳婦被石頭絆了一跤,她生氣地對丈夫說:“那塊石頭太討厭了,明天把它搬走吧!彼恼煞虬迅赣H曾經對他說的話對她說了一遍,并且說:“要是能搬走,在我小時候就搬走了,那塊石頭是很大的!
可是新媳婦并不死心,她決定搬走那塊石頭。于是,她親自提了水澆在石頭周圍,把泥土浸松軟了,然后用鐵锨鏟土。聽了丈夫的話,她以為自己要鏟好幾天呢,沒想到才鏟了幾下,石頭就松動了,原來這塊石頭埋在土里的部分并不多,根本沒有大家說的那么大。于是,這塊擋了幾代人路的石頭,就這樣輕易地被新媳婦搬走了。
別總說生活處處艱難,快樂無路可達,就像文中的那塊石頭,假如新媳婦不去試著搬走它,又怎么知道它并非不可撼動呢?
安妮是一個內向的小姑娘,她總覺得自己長得不漂亮,衣服也不好看,因此不管走到哪里,她總是低著頭,沉默寡言。有一天,安妮的嬸嬸送給她一個很別致的蝴蝶結,上面帶著飄逸的絲帶,安妮將它戴在頭上,家里的人紛紛說她看起來漂亮極了。安妮很開心,她也覺得自己戴著這個蝴蝶結確實很美,于是她興高采烈地到學校去,希望大家都能夸獎她美麗的蝴蝶結。她蹦蹦跳跳地出了門,心情好得不得了。
剛進學校,安妮就碰到了老師,老師看著安妮高高昂起的頭,親切地說:“安妮,你今天真漂亮!”安妮聽了更加高興了,她相信今天自己確實很漂亮。果然,接下來很多人都對她說:“安妮,你今天看起來真漂亮!”回到家,安妮心想今天多虧了這個美麗的蝴蝶結,讓她得到了這么多人的夸獎,可是當她照鏡子的時候,卻發現自己頭上根本沒有蝴蝶結——蝴蝶結在剛出門的時候就被風吹掉了。
讓安妮得到夸獎的,并不是那個美麗的蝴蝶結,而是安妮因為覺得自己漂亮而昂起來的頭和自信的微笑。
讓安妮美麗的,并不是她自以為美麗的蝴蝶結,而是她抬頭挺胸的姿態。讓人快樂的,也并不是什么外物,而是自己那顆自信樂觀的心,那雙能看到希望和美的眼睛。
有一種得到叫放手
有人說,快樂就像手里掬著的一捧沙子,你越是握得緊,手心里剩下的就越少,只有展開手掌,才能留下最多。我們往往越是想要留住什么時,越是會不由自主地將它握緊,不僅沒有留住,反而眼看著它從掌縫里溜走了。
如果你想得到什么,就要學會試著放手,放手并不意味著失去,而是另一種更加長久的獲得。
一位媽媽為自己的兒子穿好衣服后就將他放在客廳里了,自己則到廚房準備早餐。4歲的兒子一個人在客廳里玩得很起勁兒,媽媽不時聽到他的笑聲。突然一陣哭聲傳來,媽媽趕忙跑到客廳,看到孩子坐在地上,一只手在一個瓷花瓶里面,大聲地哭著。媽媽不明白發生了什么事情,打算幫兒子將手拉出來,但是稍微一用力,兒子哭的聲音卻更大了。
媽媽慌了,她不知道兒子到底怎么了,問他卻只是大哭不說一句話,媽媽想了各種辦法,放香皂水、潤滑油等都無濟于事,孩子的整只手都在里面,而且人也越發哭得厲害。
沒有辦法,媽媽想只能將瓷花瓶打碎了,這是一件丈夫非常喜愛的古董,價值不菲,然而現在看來兒子的手掌肯定是腫了,孩子連話都不說只是哭,說明很嚴重。于是她咬著牙砸爛了瓷瓶,拿出兒子的手后,發現果然不正常,他的小手攥得緊緊的,怎么也不松開。
媽媽擔心是痙攣,就在她準備帶孩子去醫院的時候,孩子止住哭聲后攤開了手掌。其實,孩子手里一直都攥著一個玻璃球,由于玻璃球掉進了瓷瓶里,他伸手進去抓,抓住了以后想拿出來,但是攥了東西的手卻拿不出來了,他又不愿意放開那個玻璃球,所以嚇得大哭,手卻什么事也沒有?吹竭@種情況,媽媽又好氣又好笑,為了一個玻璃球,竟然打碎了一件古董。
看過這個故事的人不禁會想,這孩子真傻,為了一個玻璃球害得媽媽打破了珍貴的花瓶?墒亲屑毾胂胛覀冏约,很多時候,我們也曾為了一些不值得的東西不肯放手,而失去了更重要的東西。
一個登山愛好者的目標是登上世界第一高峰,他為此進行了多年的準備以及努力,認為條件成熟之后,他出發了。
這是一段孤獨的旅程,他希望當他完成這項創舉的時候,人們會說:“他可是完全靠自己獨立完成的啊!彼麃淼缴较拢_始了攀登,一段時間后天開始暗下來了,這比他預想的要早一些,急功近利的他不想停下來,而是繼續向上爬去。
不幸的是,入夜后周圍沒有照明,天上烏云密布,連一些微弱的星光都被擋住了,能見度極差。他只好靠著頭燈的一點兒光來看清楚前面的一小段距離。他并沒有退縮,心中只想著繼續攀登以及成功后的喜悅。
在快要登頂的時候,他一激動結果腳下滑了一下,他失去了攀附,開始急速向下跌落。他眼中所見都是黑暗,頭燈掉了,頭盔掉了。
完了,他心中想著,難道我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嗎?
他腰中所系著的保險繩救了他,他的下落得到了緩沖并最終吊在了黑暗的空中。沒有了照明,他看到下面是黑漆漆的深淵,上面已經望不到頂,而旁邊也沒有可以夠得著的地方。
他高聲呼救,卻沒有人回應,他有心沿著繩子向上攀爬,但是自己已經連續攀登了這么久,早就沒有了力氣,何況自己已經受了傷。最后,他想到可以割斷繩子繼續下落,因為剛剛自己已經落了那么久,也許地面并不遠呢?可是天色實在很黑,他什么都看不到,萬一還很深的話,自己豈不是會被摔爛?他進退不得,在越來越寒冷的空氣中不斷猶豫著。
次日,搜救隊展開了搜索,他們驚奇地發現,其實這名登山者離地面僅有3米多,即使掉下來也絕無大礙,可是他已經凍僵了,雙手還牢牢地抓著繩子,吊在半空中。
在這種時候,選擇放手確實是一件很難的事,不過,在生死一線的時候,既然不放手必死無疑,而放手還可能有一線生機,為什么還要那么執著地寧愿選擇死,也不愿放手試一試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