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山書系 章兼中外語教育文庫:國外外語教學法主要流派》共26章,遵循各個流派不斷相互繼承、修正和發展的歷史軌跡,客觀、翔實、系統、有重點地介紹和評析了25個(含綜合法)國外外語教學法主要流派。每個流派均按以下幾個方面論述:概念、產生的背景、理論基礎、基本教學目標與內容、教學原則或特征(師生關系作為原則的*一條)、教學過程與教學設計案例和評價,最后闡述外語教學法的發展趨勢。另外,每章設計有小結、思考題和參考文獻。
世界是扁平的,世界是開放的,以致地球村變得愈來愈小,變得愈來愈緊湊,變得愈來愈近。當今世界是信息社會世界,是互聯網世界,人們就像齊天大圣一樣只需輕輕地、簡單地用手指一點,世界上你所需要的相關信息就會立即呈現在你面前,任你挑選。而世界呈現的信息和互聯網載體,無論是經濟、政治、軍事,抑或是科學、文化、教育,80%以上是用英語。因此,夯實和提高中小學英語教育教學基礎的質量就顯得特別重要。這個英語基礎無疑能給廣大學生的未來增添一種既有利于拓展視域,又能促進深化探究物質世界和精神心靈,還能提升學習、工作、專業水平的跨文化交際工具。
當今,地球村的各界人士越來越重視學習和掌握開啟世界文化寶藏的金鑰匙——外語,尤其重視夯實中小學外語教育的基礎。根據英國文化協會對4000名英國人的調查,有四分之三的英國人不能使用世界上最重要的10種外語中的任何一種進行對話。”英國文化協會政策室主任約翰·沃恩說:“目前學校里學的外語主要是法語,西班牙語和德語。”約翰·沃恩表示:“如果不解決外語人才短缺問題,英國將在經濟和文化方面受到損害。”以上信息是英國文化協會在一份題為《英國文化協會列未來20年十大重要外語包括漢語》的報告中所述。該報告列出了未來20年對英國人來說最重要的10種外語,它們分別是: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法語、漢語、德語、葡萄牙語、意大利語、俄語、土耳其語和日語。這一語言順序是根據經濟、地緣政治、文化、教育、海外貿易、外交、安全事務以及網絡流行等多方面因素確定的。中小學教育是教育核心的核心,基礎的基礎;普適性的學科課堂教學是中小學教育核心的核心,基礎的基礎。我國基礎教育早已將外語與語文、數學一起列為三大基礎課程。但是,近年來在強化中華傳統文化的形勢下,在我國似乎呈現一股削弱和排除基礎英語教育之風,這是一種十分短視之見,有悖于當今國際發展的潮流。因此,當前對提升中小學外語教育的重要性和質量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特別的關注和重視。
章兼中,教授,享受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華東地區外語教學法研究會會長。曾任華東師大課程教材教法研究所所長,教育部外語教材審查委員,中國外語教學輔導類期刊研究會會長。創辦和主編《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國外外語教學》雜志,著作20多本。創導外語“十字教學法”“直接拼音法”,構建外語教育理論與實踐結構框架體系。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外語教學法體系的性質
第二節 外語教學法體系與其他科學的關系
第三節 本書的宗旨、內容和結構
第二章 翻譯法
第一節 翻譯法的概念和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翻譯法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翻譯法的基本目標和內容
第四節 翻譯法的基本原則
第五節 近代翻譯法的教學過程和教學設計案例
第六節 對翻譯法的評價
第三章 直接法
第一節 直接法的概念和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直接法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直接法的基本原則
第四節 直接法的主要代表人物
第五節 對直接法的評價
第四章 口語法和情境教學法
第一節 口語和情境教學法的概念和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口語法和情境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口語法和情境教學法的主要代表人物
第四節 對口語法和情境教學法的評價
第五章 自覺對比法
第一節 自覺對比法的概念和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自覺對比法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自覺對比法的基本原則
第四節 自覺對比法的教材
第五節 對自覺對比法的評價
第六章 聽說法
第一節 聽說法的概念和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聽說法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聽說法的基本目標和內容
第四節 聽說法的基本原則
第五節 聽說法的教學過程和教學設計案例
第六節 對聽說法的評價
第七章 視聽法
第一節 視聽法的概念和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視聽法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聽說法的基本目標和內容
第四節 視聽法的基本原則
第五節 視聽法的教學過程
第六節 對視聽法的評價
第八章 自覺實踐法
第一節 自覺實踐法的概念和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自覺實踐法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自覺實踐法的基本目標和內容
第四節 自覺實踐法的基本原則
第五節 自覺實踐法的教學過程
第六節 對自覺實踐法的評價
第九章 認知法
第一節 認知法的概念和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認知法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認知法的基本目標和內容
第四節 認知法的教學過程
第五節 對認知法的評價
第十章 交際語言教學
第一節 交際語言教學的概念和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交際語言教學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交際語言教學的基本目標和內容
第四節 交際語言教學的基本原則
第五節 交際語言教學的教學過程和教學設計案例
第六節 對交際語言教學的評價
第十一章 “咨詢一學習”法
第一節 “咨詢一學習”法的概念和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咨詢一學習”法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咨詢一學習”法的基本目標和內容
第四節 “咨詢一學習”法的基本原則
第五節 “咨詢一學習”法的教學過程和教學設計案例
第六節 對“咨詢一學習”法的評價
第十二章 沉默法
第一節 沉默法的概念和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沉默法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沉默法的基本目標和內容
第四節 沉默法的基本原則
第五節 沉默法的教學過程和教學設計案例
第六節 對沉默法的評價
第十三章 全身反應法
第一節 全身反應法的概念和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全身反應法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全身反應法的基本目標和內容
第四節 全身反應法的基本原則
第五節 全身反應法的教學過程和教學設計案例
第六節 對全身反應法的評價
第十四章 沉浸法
第一節 沉浸法的概念和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沉浸法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沉浸法的基本目標和內容
第四節 沉浸法的基本原則
第五節 沉浸法的教學過程和教學設計案例
第六節 對沉浸法的評價
第十五章 能力導向語言教學法
第一節 能力導向語言教學法的概念和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能力導向語言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能力導向語言教學法的基本目標和內容
第四節 能力導向語言教學法的基本原則和特征
第五節 能力導向語言教學法的教學過程和教學設計案例
第六節 對能力導向語言教學法的評價
第十六章 神經語言程序法
第一節 神經語言程序法的概念和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神經語言程序法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神經語言程序法的基本原則和特征
第四節 神經語言程序法的教學過程和教學設計案例
第五節 對神經語言程序法的評價
第十七章 交易管理分析法
第一節 交易管理分析法的概念
第二節 交易管理分析法產生的時代背景和理論基礎
第三節 交易管理分析法的基本目標、內容,原則和特征
第四節 交易管理分析法的教學過程和教學設計案例
第五節 對交易管理分析法的評價
第十八章 自然法
第一節 自然法的概念和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自然法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自然法的基本目標和內容
第四節 自然法的基本原則
第五節 自然法的教學過程和教學設計案例
第六節 對自然法的評價
第十九章 暗示法
第一節 暗示法的概念和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暗示法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暗示法的基本目標和內容
第四節 暗示法的基本原則
第五節 暗示法的教學過程和教學設計案例
第六節 對暗示法的評價
第二十章 整體語言教學法
第一節 整體語言教學法的概念和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整體語言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整體語言教學法的基本目標和內容
第四節 整體語言教學法的基本原則
第五節 整體語言教學法的教學過程和教學設計案例
第六節 對整體語言教學法的評價
第二十一章 多元智力法
第一節 多元智力法的概念和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多元智力法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多元智力法的基本目標、內容和基本原則
第四節 多元智力法的教學過程和教學設計案例
第五節 對多元智力法的評價
第二十二章 內容導向教學法
第一節 內容導向教學法的概念和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內容導向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內容導向教學法的運用模式、基本目標和內容
第四節 內容導向教學法的基本原則和教學技巧
第五節 內容導向教學法的教學過程和教學設計案例
第六節 對內容導向教學法的評價
第二十三章 任務型教學法
第一節 任務型教學法的概念
第二節 任務型教學法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三節 任務型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第四節 任務型教學法的基本目標和內容
第五節 任務型教學法的基本原則和特征
第六節 任務型教學法的組成成分、教學過程和教學設計案例
第七節 對任務型教學法的評價
第二十四章 合作語言學習法
第一節 合作語言學習法的概念和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合作語言學習法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合作語言學習法的基本目標和內容
第四節 合作語言學習法的基本原則和特征
第五節 合作語言學習法的教學過程
第六節 對合作語言學習法的評價
第二十五章 詞匯教學法
第一節 詞匯教學法的概念和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詞匯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詞匯教學法的基本目標和內容
第四節 詞匯教學法的基本原則
第五節 詞匯教學法的教學過程和教學設計案例
第六節 對詞匯教學法的評價
第二十六章 外語教學法的發展趨勢
第一節 各種流派對中國外語教育教學的影響
第二節 外語教學法各流派的比較和分類
第三節 外語教學法的發展趨勢
第四節 建立我國的外語教學法體系
后記
《夢山書系 章兼中外語教育文庫:國外外語教學法主要流派》:
(三)翻譯比較法
從科學角度,最早倡導翻譯比較法的是德國著名的外語教學法專家K.Mager。他在翻譯法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新的外語教學法原則。Mager從事外語教學活動的時期正是流行歷史比較語言學的時期,他根據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理論創設了外語教學的翻譯比較法。他主張在外語教學中要進行母語與外語的系統對比,并在這基礎上進行翻譯。此外,他還重視語法講解的連貫性和詞源知識的講解。他也極為重視觀察、分析、綜合、歸納、演繹等思維活動在外語學習中的作用。他認為,這些思維活動是學生掌握外語熟巧的起源,因此,在一般教學法文獻中又把翻譯比較法稱作起源法。
Mager主張英語知識必須與英語熟巧密切結合。他認為教給學生的語言知識不能超越他們能在語言實踐中運用的范圍,而無益于實踐掌握語言的理論知識應該刪掉。他主張通過實踐來理解語言材料,由實踐到理論,實踐要多于理論知識。由于Mager十分強調熟練技巧和實踐,…所以他也特別重視背誦。他認為,背誦能使學生熟記大量的語言材料,背誦有助于培養運用語言的熟巧。
Mager還提出外語教學詞匯、語法、課文相結合的教學原則。他主張學習課文必須注意語法與詞匯,而學習語法與詞匯也必須有助于理解和掌握課文。
Mager雖然提出了一些較為先進的教學法思想,但由于他僅僅只是提出一些原則性的觀點,缺少或缺失實踐這些原則的具體方法,又由于提出過高的目標要求,脫離了當時的外語教學實際。因此,翻譯比較法未能引起外語教學界的重視和獲得廣泛運用和傳播。但他所提出的一系列教學原則對外語教學法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四)近代翻譯法
前面敘述的語法翻譯法和詞匯翻譯法可以說是古典的翻譯法。翻譯法自產生之日起始終處在不斷的發展和變化之中。至20世紀中期翻譯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無論是在理論方面,還是實踐方面較之古典翻譯法都有很大進步,發展成為近代翻譯法。有的國家稱此為“譯讀法”,有的國家仍然沿用語法翻譯法來稱呼近代翻譯法。
二、翻譯法產生的時代背景
外語教學最早使用的是一種自然教學的方法,是人與人之間用外語直接教學和對話的方法。在自然教學方法之后,在外語教學中通過翻譯作為中介的教學方法也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但無論是人與人間直接教學的自然方法,抑或是通過翻譯為中介的翻譯教學方法,都缺少或缺失理論和實際上的提煉和概括,難以形成一種外語教學法體系。而從理論和實踐上對翻譯法進行理論和實踐性的概括和闡述,并使之成為一種科學的教學法體系卻是近一百年來的事。于是,翻譯法的誕生就成為外語教學法有史以來第一個外語教學法體系,與此同時,翻譯法的誕生也翻開了外語教學法歷史的新篇章。
當今,國際上使用最頻繁、最廣泛的外語是英語、漢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和意大利語等等。而從中世紀初前后起,長達幾個世紀的時間里,拉丁語幾乎成為唯一使用的一種外語。這是由于拉丁語不僅是當時歐洲經濟、政治、宗教、思想文化、科學教育著書立說的國際語言,而且也是教會和政府官方使用的通用語言。盡管自16世紀起,由于歐洲經濟、政治的變革,現代語言(法語、意大利語和英語)逐步興起,受到國際視野的廣泛關注,但直到19世紀前半期,拉丁語仍然起著重要作用。之后,隨著歐洲現代語言廣泛運用,獨占鰲頭的拉丁語逐步淪為為偶爾設計的外語教學大綱而設置的外語課程。學習拉丁語的主要目的是閱讀用拉丁語寫的古典名著,以便吸收古代文化和信息;學習和分析復雜的拉丁語語法,以發展學生的智慧能力,進而提高人文素養。拉丁語的教學方法依然采用翻譯法。
18、19世紀,西歐學校開始設置英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等現代語言課程。由于一時還找不到適合現代語言教學的教學方法,教授這些現代活語言的初級階段就自然地沿用了教授拉丁語、古希臘語等古典語的翻譯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