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傳》是記載唐、五代詩人簡要評傳的匯編集。按詩人登第先后為序。書中保存了唐代詩人大量的生平資料,對其科舉經歷的記敘詳備。傳后又有對詩人藝術得失的品評,多存唐人舊說,其中頗有精辟之見。《唐才子傳選譯(珍藏版)/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從《唐才子傳》中選取了100位詩人,原文后還有注釋和翻譯。
前言
卷一
王績
王勃
楊炯
盧照鄰
駱賓王
杜審言
沈儉期
宋之問
陳子昂
李嶠
張說
王翰
吳筠
崔顥
祖詠
儲光羲
卷二
崔國輔
王昌齡
常建
崔署
王維
劉長卿
李頎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高適
孟云卿
卷三
岑參
王之渙
賀知章
元結
郎士元
皇甫冉
皇甫曾
獨孤及
戎昱
張志和
卷四
盧綸
韓翊
錢起
司空曙
李端
竇叔向
李益
王建
韋應物
皎然上人
卷五
盧仝
李賀
賈島
韓愈
柳宗元
劉禹錫
孟郊
呂溫
張籍
權德輿
卷六
白居易
元稹
李紳
沈亞之
薛濤
姚合
章孝標
張祜
朱慶馀
杜牧
卷七
許渾
雍陶
李商隱
趙嘏
薛能
項斯
鄭嵋
方干
李頻
李群玉
卷八
于武陵
溫庭筠
魚玄機
汪遵
胡曾
皮日休
陸龜蒙
司空圖
卷九
聶夷中
唐彥謙
羅隱
秦韜玉
鄭谷
齊己
吳融
韓惺
卷十
徐寅
韋莊
曹松
貫休
唐求
孟賓于
《唐才子傳選譯(珍藏版)/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
【翻譯】 司空圖,字表圣,河中人。父司空輿,大中時任商州刺史。司空圖成通十年中歸紹仁榜進士。主考官王凝起初任絳州刺史,司空圖當時準備應科舉,從別墅到州衙去拜見王凝,離開時,守門吏報告:“司空秀才出了郭門。”到以后他入郭走訪親友,就不去州衙,王凝認為他對人尊敬,更加看重他。到王凝主持進士考試,司空圖以第四人及第,同年里有刻薄的人稱他“司徒空得了一名”。王凝聽說后,就宴請全榜進士,宣稱:“我這次主持考試,今年發榜,就專門為了司空先輩一人。”由此司空圖的名聲更大了。不久,王凝任宣歙觀察使,請他入幕府任職。朝廷召他任殿中侍御史,他不忍離開王凝幕府,被御史臺彈劾,降職為光祿寺主簿。宰相盧攜回京城,路過陜虢,拜訪司空圖,對他非常器重……把他囑托給觀察使盧渥,說:“司空御史是高士啊!”盧渥就上表請他做幕僚。盧攜任宰相,召他做禮部員外郎,不久升遷為郎中。逢上黃巢作亂,他輾轉到達河中。僖宗留駐在鳳翔中,司空圖任知制誥、中書舍人。景福年間,任諫議大夫,沒有到任。昭宗在華州,召他任兵部侍郎,以腳有病乞求退休,準許回家。司空圖家本在中條山王官谷,有先人留下的田地房屋,于是就在這里隱居不再出山。建造亭榭素室,都畫上唐開國以來節士文人的圖像。曾說:“我對仕宦沒有興趣,什么事都干不來。量我的才,一宜休;度我的分,二宜休;又老又聾,三宜休。”就把筑的亭名為“三休”。寫文章來表白抒發自己的心志,自號“知非子”、“耐辱居士”。言辭詭激不常,以圖免當前之禍。當初在風雨之夜得到古時的寶劍,金氣慘淡而現精光,曾佩帶出入。生性愛苦吟,興致來時就動筆,寫了成千上萬篇。把自己置于約束之外,提前準備了墳墓棺木,遇上好日子,領朋友坐在墓壙中,喝酒作詩,大醉后放聲高歌。有人指責他,他說:“你為什么不心胸寬廣一些?生死是一樣的,我不能在這里暫留一會兒嗎?”逢年過節祭祠祈禱,和鄉里百姓一起鼓舞歡樂。當時寇盜所過之地都成為齏粉,獨獨不進王官谷,他們知道司空圖是賢人,猶如古時的王蝎那樣。士民都依附他避難。后聽說哀帝被殺,他絕食扼腕,吐了幾升鮮血去世,享年七十二。先在濯纓亭一鳴窗撰集自己的文章。如今有《一鳴集》三十卷流傳于世。
【翻譯】 羅隱,字昭諫,錢塘人。從小英敏,善于寫文章,詩尤其俊拔,能養浩然之氣。乾符初年參加進士考試,多次都沒考中。廣明年間,逢上戰亂回到家鄉。
當時錢繆坐鎮東南,節鉞崇重,羅隱想去依靠,拜見并獻上平素所作,羅隱就做了掌書記。羅隱性情疏慢高傲,高談闊論,滿座風生。喜歡戲謔,有感即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