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世雄文,雅俗共賞;奇書,重現人間。民國通俗小說是中國文學史和中國文化史上的一道絢爛的風景。中國文史出版社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發掘、整理民國文學經典為出發點,規模推出民國通俗小說作家的《民國通俗小說典藏文庫》。劉云若是民國通俗小說的重要作家,其作品《換巢鸞鳳/民國通俗小說典藏文庫》飽含著熠熠生輝的人性,體現了民國社會生活特色,深受讀者喜愛。
劉云若(1903—1950),20世紀30年代天津名的社會言情小說家。字渭賢,原名兆熊,又名劉存有。1903年生于天津一個軍人家庭。1926年在津創辦《北洋畫報》并承擔編輯工作;1930年底受邀任《天風報》副刊《黑旋風》主編,同年開始創作一部長篇社會言情小說《春風回夢記》,刊出后大受歡迎。1937年開始閉門寫作。1950年去世于家中,年僅47歲。代表作有《舊巷斜陽》《紅杏出墻記》《酒眼燈唇錄》《歌舞江山》《情海歸帆》等。
直面人性的“小說大宗師”——劉云若(代序)
京華春色
第一回 罷舞休歌可憐薄命女
落花啼鳥疑是墮樓人
第二回 陋巷叩蓬門泥中有女
繁弦催急管花底藏鶯
第三回 吝嗇鬼雀屏中選
河東獅陳倉暗度
第四回 設巧計請君入甕
布疑局干卿底事
第五回 居處無人嬌女棄憨漢
行途睹面浪子諱花容
第六回 初試狐步覺卿卿我我
重操舊生憾是是非非
第七回 重情義陋室藏要犯
共患難被底訴積愫
第八回 一夜春風誓與相隨
片刻依戀愿結同心
同命鴛鴦
第一回 陋巷叩蓬門泥中有女
繁弦催急管花底藏鶯
第二回 男化女惟妙惟肖
性與愛難解難分
第三回 急色兒熱戀同性
雄婆娘賣弄風情
第四回 戴綠巾床底聽好戲
擁被絮燈下睹妖容
第五回 覓兔窟小店逢煞女
筑香巢陋室變吉屋
第六回 受夏楚母老虎甘之如飴
施殘暴小流氓假意撚酸
第七回 席前囈語有口無心
酒后狂言拳打足跌
第八回 訴衷曲繪聲繪色
窺窗影難解難分
《換巢鸞鳳/民國通俗小說典藏文庫》:
罷舞休歌可憐薄命女 落花啼鳥疑是墮樓人
話說在一年秋風初勁時,新新飯店六樓頂上的露天舞場,因氣候關系預備結束了,當結束的前日,舞客已不似盛暑時踴躍,舞女的薄紗舞衣,更感覺翠袖天寒,勉強維持到規定時間,草草終場,茶役們收拾桌椅,將一切的燈光都熄滅了,也都各自下去睡覺,倏時屋頂由繁華變成寂寞,方才華燈下的鬢影衣香、花光人語,好似移入別一世界,天邊的明月才占據了這屋頂的全部,把光輝布滿,寂寂地照著美人遺留的足跡和桌面沾污的酒痕。這時天上玉宇無塵,人間清光四垂,正是都市中難得的美景良時,但一般醉生夢死的人們,都貪戀肉味的娛樂,對烏煙瘴氣中的狂歌亂舞全不惜精神,如今轉入清虛有味之境,反倒去尋夢黑甜鄉中,沒一個肯來領略,月亮也似不耐清寂,徐徐由天頂轉移,斜到西方,一陣陣的峭風吹來,把屋頂洗得白光如雪,除了遠處有嗚嗚的汽車聲,報告人間的富貴者已夜游歸去以外,一直沉靜沒有音響。
時候已近三點了,忽然下面人口的樓梯,隱有腳步聲,須臾便在月光中涌現一個人影,徐徐走向屋頂中心。原來是個苗條的女郎,穿著一件淺藍色的布旗袍,上身加著白嗶嘰短外衣,腳下趿著一雙繡鞋,將手兒插入外衣袋中,徐徐踱著,仰面凝注天上的明月,似有所思。走了幾步忽立住了,巍然似石像般站著,風吹著垂肩秀發,緩拂輕飄,許久不動。飯店中在此時已沒有外客進來,這女郎原是住在下面三樓旅館部中的舞女華慧娜。她在有月的時候,常常深夜獨來,徘徊到天明方去。今日卻與往時不同了,競好似方才痛哭過一樣,眼圈兒紅著,面色慘白,身體微微抖顫,好像支持不住這月涼似水,風峭如針。癡立了一會兒,她自念明天便與這地方相別了,自己一個孤女,自從故鄉遭匪患劫燒之后,家人盡喪,獨身逃來天津,舉目無親。幸而在故鄉時曾入交際場所,學會跳舞,只好拋棄繼續求學的念頭,投入這新新舞場中,做一個舞女。幾月來本身的辛酸,受人的凌辱,已然一言難盡,可憐當這舞女,容貌不好便難得錄用,像自己容貌稍為動人,就逃不開狂蜂浪蝶的纏擾。在前兩月有個張軍長的兒子張嘯丹,認識了自己,幾乎要擄為禁臠,屢次侮辱,幸而都被自己用智計脫避了。
近日又有一個學生呂初明和一個商人郭柏齡,也都和自己深為要好,尤其是呂初明對自己深情款款,相待十分懇摯,漸漸結成朋友,在異鄉有個知己,也可稍得安慰。郭柏齡人也醇誠,常常在談心時,表示肯幫助拔出苦海,自己因為相交未久,又是這游戲場中的遇合,故而未敢認真。不料今夜自己正陪呂初明跳舞,張嘯丹突然來了,大起醋意,借題將自己喚了過去叱罵。自己和他分辯,他竟動手打了兩個嘴巴。又教舞場經理將自己辭退,那經理怕他勢力,居然給我算清賬目,勒令明日搬出。從此茫茫大地,哪里是弱女棲身之所?可恨那張嘯丹,在當時對自己怎樣表示愛情,如今翻臉就恨不得置我于死地,男子的心真難測,這世界真黑暗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