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二戰系列:二戰決勝戰局》錄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那些對戰爭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戰役。分為:捕獵大西洋、搏殺馬耳他、保衛莫斯科、決勝中途島、浴血阿拉曼、鏖戰瓜島、喋血斯大林格勒、征戰西西里、登陸諾曼底9大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被迫割讓了大片的領土,但澤割給波蘭,通向波羅的海的“波蘭走廊”將德國分為兩塊,在“走廊”東面的東普魯士成了遠離德國本土的“孤島”。希特勒上臺后發誓要報這一箭之仇,希特勒以極快的速度重整軍備。
希特勒實行的是“先大陸,后海洋”的擴張政策,在他看來,在未來的戰爭中德國先要打敗的是法國等大陸強國,而不是躲在三座小島上的英國。
1932年11月,德國海軍一年的海軍軍費只有1.8億馬克。1933年,德國海軍只有1艘裝甲艦、3艘定期班輪、5艘輕型巡洋艦、12艘魚雷艇和其他船只。
希特勒上臺后,馬上追加海軍軍費,至1939年海軍軍費達到23億馬克。
雷德爾是德國海軍總司令,他早就發現了海上生命線對于英國的重要性。
英國歷屆政府都把建立海軍置于第一位。幾百年來,英國皇家海軍保護著英國的海上生命線,維系著“日不落帝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英國海上生命線受到巨大的威脅。德國潛艇在大西洋擊沉英國客貨輪船的事件使丘吉爾憂心忡忡。
幸運的是,德國海軍剛剛起步,還沒有形成戰斗力,只有2艘舊戰列艦、3艘戰列巡洋艦、2艘重巡洋艦2艘、6艘輕巡洋艦、22艘艦隊驅逐艦和57艘潛艇。
英國向德國宣戰時,擁有8艘航空母艦、12艘戰列艦、3艘戰列巡洋艦、15艘重巡洋艦、49艘輕巡洋艦、119艘艦隊驅逐艦、64艘驅逐艦、45艘掃雷艦和岸防艦。
丘吉爾認為,英國皇家海軍只要把主要兵力封死北海,就能致德海軍于死地。雖然德國潛艇數量不多,卻像泥鰍一樣滑,神出鬼沒。
德國的海岸線很短,為了避免水面艦只被英國皇家海軍堵住,雷德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把戰列巡洋艦“海軍上將施佩伯爵”號和“德意志”號派往大西洋,準備截殺英國的護航運輸隊。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希特勒控制了歐洲大部分大陸。只有英國據守英吉利海峽天險,“負隅頑抗”。
希特勒曾想用空軍迫降英國,又想派陸軍渡海登陸英倫,但均未達到目的,便寄希望于經濟絞殺戰,派潛艇、飛機與水面戰艦對英國大西洋運輸線進行攻擊。
在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后的一年多時間里,德國一直想方設法破壞英國的海上運輸線。
在大西洋戰場上,德軍對英作戰主要以德國海軍的基本兵力破壞英國的海上交通線,并以“巡洋戰”的方式為主,即遠離駐地的海區,采用大量互無聯系的巡洋艦進行單獨作戰,襲擊英國的運輸船。
希特勒對雷德爾與和英國采取“巡洋戰”的設想表示贊許。
1939年8月21日,德國的“施佩伯爵”號秘密駛往南大西洋。
戰爭打響以后,該艦聲東擊西,靈活機動,3個月內先后在南大西洋與印度洋擊沉“克萊門特”號、“阿什利”號等英國運輸船(約5萬噸),對英國的海上運輸線造成了重大威脅。
英國皇家海軍迅速作出反應,在10月5日以28艘大型軍艦為骨干,組建了8個搜索群。
哈伍德準將指揮的分艦隊以福克蘭群島為基地,負責南大西洋西部二帶的巡邏與警戒。
兩個月的搜索后,哈伍德終于捕捉到了德國“海軍上將施佩伯爵”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