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的裘德》是哈代最優秀的作品之一,哈代自稱要寫出“靈與肉的生死搏斗”。小說以悲愴的筆調敘述了鄉村青年裘德一生的悲劇。裘德好學深思、刻苦自修,卻始終被拒之于大學門外。女主人公淑聰穎美貌,更重要的是具有獨立的人格和思想,蔑視世俗和僵化的宗教,但她跟裘德的愛情卻為教會所不容、世俗所不齒。裘德壯志不酬、謀職無路、告貸無門,絕望中,他的長子同弱妹幼弟一同吊死。淑遭此慘變,終向命運和教會屈服,離開了深愛的裘德,自由的思想、獨立的人格均遭毀棄。裘德則終日縱酒,郁郁成疾,年未滿三十即含恨而終。
第一部 在瑪利格林
第二部 在克里斯特敏斯特
第三部 在梅爾切斯特
第四部 在薩斯頓
第五部 在阿爾布利坎及其他地方
第六部 重返克里斯特敏斯特
《無名的裘德》:
小學校長就要離開村莊了,大家都顯得很難過。
克萊斯庫姆的磨坊主把自家的那掛帶有白色遮篷的小車連同馬兒一道借給他,好把他的東西運往二十英里開外他將要奔赴的那座城市。這樣的車輛為這位上道的老師運送行李綽綽有余,因為學校里的家具有一部分是校董們湊集的;除了那箱子書之外,屬于校長的行李就只有一架豎式鋼琴最笨重了,那是有一年他想學樂器時在拍賣行買的。琴雖買來了,但由于熱情衰退,他一直未掌握彈琴的技巧,于是這件東西在搬家時就成了他永遠擺不脫的負擔。
牧師躲了出去,因為他不愿看到搬家的場面。他打算等傍晚再回來,那時新教師已走馬上任,并安頓下來,一切都會重新恢復平靜。
村里的鐵匠、土地管理員以及校長本人聚集在客廳,一籌莫展地站在鋼琴前。校長說即便把鋼琴裝上車,他抵達目的地克里斯特敏斯特時也不知道如何安置,因為他初到那座城市,只能找個地方臨時寄宿。
一個十一歲的小男孩先前滿腹心事地幫著收拾行李,此時和這幾個漢子待在一起。當大人們愁得直摸下巴時,他開口說了話,聽到自己的聲音臉蛋還微微一紅。他說:“老師,我姑婆有個寬敞的柴火房,也許可以把琴先放在那里,等到你找地方安好家再說。”“這倒是一個好主意。”鐵匠說。
大家決定讓人去找這孩子的姑婆——一位終身未嫁的老村民,問她愿不愿代為保管鋼琴,等費洛特孫先生以后遣人來取。鐵匠和管理員起身去看剛才提的方案是否能行得通,客廳里只剩下了男孩及校長孤零零地站在那兒。
“我要走了,裘德,心里難受吧?”校長和氣地問。
淚水涌上了男孩的眼眶,他并非那種可以自然而然跟校長密切接觸的正式學生,這位校長任職期間他只能參加夜校學習。倘若必須以實情相告,那些正式生這當兒正站得遠遠的,好似歷史上的某些門徒①一般,未顯露出絲毫情愿幫忙的熱情。
男孩難為情地翻開手中的一《無名的裘德》,那是費洛特孫先生贈給他的臨別禮品,承認說自己心里的確很難受。
“我心中也不好過。”費洛特孫先生說。
“你為什么要走呢,老師?”男孩問。
“哦……說起來就話長了。我的心思你是不會理解的,裘德,也許你大一點能夠明白過來。”“我想我現在就能夠理解,老師。”“好吧,我告訴了你,你可不能到處跟人亂講。
你知道大學和大學學位是怎么回事嗎?對一個希望在教學方面有所作為的人而言,那可是必不可少的金字招牌。我的計劃或夢想,是讀完大學,取得圣職任職資格。前往克里斯特敏斯特居住,或者住在那座城市的附近,就等于到了圣地。假如我的計劃切實可行,我覺得在那地方比到別處更有可能使美夢成真。”鐵匠和同伴雙雙返回。弗利小姐的柴房很干燥,大可以利用;看來,她很情愿給鋼琴以存身之地。于是,他們把琴先放在學校,待傍晚人手多的時候再搬走。校長最后巡視四周。
小裘德幫著把小物件往車上裝。九點鐘,費洛特孫先生登車,坐到書箱及其他行李旁,跟朋友們辭行。
“我不會忘記你的,裘德,”馬車啟動時,他盈盈含笑地說,“記住,學乖點,要以仁愛之心對待動物和鳥兒,多讀些書。如果到克里斯特敏斯特去,看在老交情的分上,別忘了找我。”馬車轆轆地駛過草地,在牧師住宅那兒轉過彎去不見了。男孩回到了草地旁的水井跟前,因為他原先跑去協助恩師裝車時將水桶丟在了那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