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大眾媒體和心理書籍中,到處充斥著心理操控、色彩星座、催眠讀心等偽心理學的主題,更有一些媒體心理學家、所謂的心理治療師打著心理學的旗號欺世盜名,從中漁利。在浩如煙海、良莠不齊甚至相互矛盾的心理學信息面前,如何撥除迷霧,去偽存真,成為一名明智的心理學信息的消費者呢?批判性思維將借你一雙看穿世界的慧眼,識別出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學!《這才是心理學》首版于1983年,30多年來一直被奉為心理學入門的經典之作,被全球300多所教育機構采用。作為2012年美國心理學會終身成就獎的得主,基思·斯坦諾維奇以富有邏輯又不失風趣的語言,結合簡潔生動、貼近生活的實例和最新的研究資料,說明心理學家如何通過批判性的思維方式和系統化的實證研究,逐步描繪出人類心智的真實面貌。
基思·斯坦諾維奇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人類發展與應用心理學教授,曾擔任加拿大應用認知科學首席科學家。他的研究領域是閱讀和推理的心理學機制,迄今已發表200多篇論文,出版了7部著作。在一項對于論文引用率的調查中,斯坦諾維奇位列引用率最高的50位發展心理學家之一。斯坦諾維奇教授于2010年獲得格威爾美爾教育獎,并于2012年榮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桑代克終身成就獎。
譯者:
竇東徽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士、清華大學心理學系博士后,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系訪問學者。現為中央財經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社會心理學、經濟心理學與積極心理學。
劉肖岑
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士、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與西蒙弗雷澤大學訪問學者、中加學者。現為首都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院副教授。研究領域為兒童發展與教育、人格與社會心理學。
第1 章 心理學充滿生機:在科學陣營里左右逢源
弗洛伊德問題 2
現代心理學的多樣性 3
科學的統一性 8
那么,什么是科學 10
心理學和世俗智慧:“常識”的誤區 16
心理學是一門年輕的科學 20
小 結 21
第2 章 可證偽性:如何挫敗頭腦中的小精靈
理論和可證偽性標準 24
科學中的錯誤:逼近真理 37
小 結 40
第3 章 操作主義和本質主義:“但是,博士,這到底是什么意思?”
為什么科學家不是本質主義者 42
心理學領域的操作性定義 50
小 結 57
第4 章 見證和個案研究證據:安慰劑效應和了不起的蘭迪
個案研究的地位 61
為什么見證敘述毫無價值:安慰劑效應 63
“鮮活性”問題 66
見證為偽科學打開方便之門 74
小 結 80
第5 章 相關和因果:用“烤箱法”避孕
第三變量問題:戈德伯格與糙皮病 83
方向性問題 87
選擇性偏差 88
小 結 93
第6 章 讓一切置于控制之下:聰明漢斯的故事
斯諾與霍亂 96
比較、控制和操縱 98
小 結 117
第7 章 不像是真實生活的心理學實驗與“人為性”批評
為什么自然性并非總是必要的 120
心理學理論的應用 128
小 結 135
第8 章 避免愛因斯坦綜合征:聚合性證據的重要性
關聯性原則 138
科學共識 149
不要對矛盾數據感到絕望 154
小 結 157
第9 章 打破“神奇子彈”的神話:多重原因的問題
交互作用 161
單一原因解釋的誘惑 164
小 結 167
第10 章 人類認知的阿喀琉斯之踵:概率推理
“某某人”統計學 172
概率推理以及對心理學的誤解 173
有關概率推理的心理學研究 175
小 結 184
第11 章 偶然性在心理學中扮演的角色
試圖解釋偶然性事件的傾向 188
偶然性和心理學 193
接受錯誤以減少錯誤:臨床預測與統計預測 198
小 結 204
第12 章 不招人待見的心理學
心理學的形象問題 208
心理學和其他學科 215
我們是自己最壞的敵人 216
每個人不都是心理學家嗎 222
抵制科學心理學的根本原因 224
結束語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