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四篇,分別從組織思維、組織職能、組織運行模式和組織的未來的角度闡述了傳統企業如何在“互聯網+”時代進行重塑和升級,并且將用戶納入到企業組織管理中,從而重新定義了“管理者――員工――用戶”的關系,為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借助互聯網思維轉型的傳統企業的核心部門和人力資源部門的管理者,可以重點閱讀本書。
適讀人群 :企業家、管理者、創業者、其他所有讀者 “供給側改革”倒逼企供給方,企業組織亟需轉型! “新經濟,新動能”的政策紅利,激發企業組織創新活力! “互聯網+”“大數據革命“助力企業提供用戶畫像,精準連接用戶! “分享經濟”顛覆傳統組織的“有戲規則”! 這個大時代,你的企業如果還是“老板很輕松、員工不敢說、用戶被忽悠”的“Game over”的狀況,那就需要思考如何“重新定義組織”了! 本書提出了新的組織關系:“高手在民間、無邊界組織、共創空間”。也只有這樣,才能夠“打破組織禁錮、激活個體”,這是作者近兩年來接觸40多家互聯網公司和具有互聯網思維的傳統企業,深度考察,總結提煉出來的這種新組織關,是傳統企業組織轉型的必讀范本!
馬成功
京東大學執行校長,樂視大學副校長,曾獲《培訓》雜志頒發的“十年貢獻獎――最受歡迎演講嘉賓”榮譽稱號。他所帶領過的企業大學以互聯網思維和創新精神在業界享有盛譽。
推薦序 無邊界組織時代已經來臨
自 序 大眾創業時代呼喚重視定義組織
內容簡介 沒有人能改變趨勢,要順勢而為
第一篇 組織思維
――沒人能打敗趨勢,要順勢而為
這是一個“互聯網+”的時代,全民創業,萬眾創新,勢不可擋。傳統企業要在這場“互聯網+”的浪潮中順勢而為,不斷用互聯網思維武裝自己,進行一場空前的轉型和創新。
01 我對互聯網的直觀感受 /
02 不追管理者追客戶的互聯網思維 /
03 不看存量看增量的反向思維 /
04 滿足一切需求的用戶思維 /
05 高頻打低頻的互聯網思維 /
06 企業組織的扁平化管理思維 /
第二篇 組織職能
――連接,使組織活力十足
“互聯網+”時代使組織連接一切,從連接中創新,從連接中進行組織的重塑和變革。
01 傳統思維下的“管理者――員工――用戶”模式 /
02 互聯網思維下的“管理者――員工――用戶”模型 /
03 “管理者――員工”,高手在民間 /
04 “管理者――用戶”,無邊界組織 /
05 “員工――用戶”,共創空間 /
第三篇 組織運行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只為組織服務
互聯網流傳著一句話:“羊毛出在豬身上,讓狗埋單。”雖然是句玩笑話,但道理深刻。除了這個,我們還可以有新的玩法,那就是:用別人的錢、別人的時間、別人的空間、別人的智慧來賺錢。“互聯網+”時代,別人的東西,也可以成為幫助企業組織創造價值的渠道。
01 用別人的錢賺錢 /
02 用別人的時間賺錢 /
03 用別人的空間賺錢 /
04 用別人的智慧賺錢 /
05 用別人的分身賺錢 /
第四篇 組織的未來
――用互聯網思維驅動智慧組織發展
在“互聯網+”時代,人們的需求變化加快,外部環境也在發生著改變,這就要求組織能夠快速做出決策并且快速執行,即要求組織要有更加強大的組織功能和結構。
01 人力資源需要回歸真實的世界 /
02 利用社交化效應提升雇主品牌 /
03 跨界思維讓人力資源需要精通業務 /
04 人力資源“迭代創新”能力需要加強 /
05 要注重內部客戶體驗 /
06 新興福利受到職場年輕群體的青睞 /
07 萬眾創新新趨勢 /
08 互聯網4.0時代 營銷從跨界升維到無界 /
09 搭建場域――公司好玩,組織才能創新 /
1.特色內容之一: 互聯網流傳著一句話:“羊毛出在豬身上,讓狗埋單。”雖然是句玩笑話,但道理深刻。除了這個,我們還可以有新的玩法,那就是:用別人的錢、別人的時間、別人的空間、別人的智慧來賺錢。“互聯網+”時代,別人的東西,也可以成為幫助企業組織創造價值的渠道。
01 用別人的錢賺錢 /
02 用別人的時間賺錢 /
03 用別人的空間賺錢 /
04 用別人的智慧賺錢 /
05 用別人的分身賺錢 /
2.內容摘要: ①不追管理者追客戶的互聯網思維
如果花大量的時間為領導服務,你就是偏傳統的思維模式;如果不斷跟客戶互動、測試,這樣的公司就是偏互聯網的思維模式。互聯網企業要接地氣、講干貨、說人話,特別要強調有用的東西。
傳統企業的內部組織管理模式是計劃管控――年初做好計劃、排好時間表、排好預算、排好人力,認為所有的事情都是可預測的。傳統模式認為管理者是最聰明的,資源也是最多的,也是最能夠負責任的。這樣的思維模式就推動了更多人圍繞管理者工作,并把大量的時間都用在了為公司管理者服務方面,所以傳統企業認為世界是被控制的,這種模式比較適合于穩定、成熟的市場。
互聯網企業內部組織的管理模式是讓你時刻和你的用戶、學員在一起。京東現在已經把“互聯網思維”這門課作為所有加入京東員工的必修課程。因為我們發現,有很多從傳統企業和從外資企業過來的新人都帶著強大的“追管理者”的思維方式來京東工作,并不能很好地掌握互聯網玩法。有時候,原來的方式越成功,反而越會被固化、越需要調整和改變。所以,思維的改變很重要。
現在全球進入到“失控”的世界,所有需求的變化都是隨機的,很難做預測,以前的管理模式現在都遇到了很多挑戰,這就更需要企業與時俱進,用互聯網思維來應對企業面臨的各種危機和困難,幫助企業擺脫困境。
②不看存量看增量的反向思維
傳統企業是在已有的市場干掉對手,互聯網企業是在未被滿足的市場挖掘新需求,這就是不看存量看增量的反向思維。
騰訊的首席技術官(CTO)張志東(Tony)在京東進行培訓的時候分享了一個觀點,叫作騰訊的進度條。
騰訊認為,現在抑或未來的企業都可劃分為三種模式,即連接人與人、連接人與服務以及連接人體與物。其中連接人與人的業務中,現有企業僅滿足了其20%~30%的需求,騰訊的微信就屬于這一類。
③至于人與服務的連接,其實際需求量巨大,盡管這類企業數量很多,但也僅僅滿足了其2%~3%的需求,大量用戶對現有的產品服務尚不滿意,因此還有巨大的提升與發展空間。
而所謂人體與物的連接,主要是指智能硬件。目前該市場的占有率僅為0.1%,未來仍有巨大的需要量,現在很多企業都在布局。
傳統企業重點關注的是已被滿足的需求市場,而互聯網企業重點關注的是未被滿足的需求市場。進入未知市場,僅靠現有的管理和溝通模式會有很大障礙。
Ⅰ人與人的連接
人與人的連接指的是類似于微信、微博這些媒體的平臺。騰訊認為,在人們100%的需求里,騰訊利用人與人的連接能解決30%左右,但是依然有70%左右的需求沒有被滿足。所以騰訊的壓力一直很大,它很擔心會出現一種對話聊天的工具會顛覆微信。包括很多人都預測,再過十年,這些十幾歲的孩子成長起來后,他們的聊天工具一定不會是微信的,就像我們三十幾歲的人不會用父輩的交流互動工具一樣。一旦新的需求出來,并占到市場的百分之二三十,那么微信就有可能被顛覆。
Ⅱ人與服務的連接
其實,像京東或者很多企業提供的都是一些產品的服務。在龐大的這類服務的需求中,企業也滿足了2%~3%的需求。很多人喜歡京東,但是在京東上依然有很多吐槽。很多企業把自身的眼光放到了滿足用戶的這2%~3%的需求的空間里,再運用各種方式把對手的資源搶過來。但是互聯網企業把眼光更多地放在了那97%~98%的未被滿足的需求的市場中,因為藍海紅利都在那97%~98%的未被滿足的空白區域里。因此,互聯網企業之所以成長得這么快,核心的關鍵點在于其著眼點不一樣,互聯網公司更看重的是未被滿足的需求。
Ⅲ人體與物的連接
人體與物的連接體現在智能硬件領域,包括一些人工智能的產品。從2014年京東觀察的數據來看,如果去掉手機,其他智能硬件的商業規模只有200億元左右,非常小的規模。那么,200億元的規模到底有多大呢?給大家舉個例子,現在很多企業都在做生鮮生意,生鮮生意在2014年有將近3000億元的市場規模。所以,2014年商家在生鮮生意中還是能賺到錢的。但是,如果商家在2014年進入硬件市場,基本上是賺不到錢的。
所以,智能硬件這200億元的市場規模只滿足了用戶0.1%的需求,用戶99.9%的需求就“一直在那里,從未被滿足”。所以很多互聯網企業進入到這一領域,看重的是未被滿足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