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記>教學思想研究:中國古典教學論體系闡釋》是我國先秦時期儒家教育思想的總結性著作,是我國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成書早、體系完整的教育學專著,對我國教育史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中外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學記>教學思想研究:中國古典教學論體系闡釋》從教學本質(zhì)、教學目的、教學主體、教學內(nèi)容、教學規(guī)律、教學心理、教學藝術、教學境界、教學管理九個方面,對《學記》的教學論思想進行了全面的論述,探討了其教學論思想淵源,揭示了它的歷史影響與當代價值,并從當代視角對其思想進行了客觀評價。
第一章 教與學:教學本質(zhì)的多維考察
一、教與學:共生與互動
(一)教與學共生
(二)教與學互動
二、申訊與開啟:注入與啟發(fā)的兩種對峙教學模式
(一)《學記》對注入式教學的病理分析
(二)《學記》對啟發(fā)式教學的理想訴求
(三)兩種教學模式的矛盾對峙與消解
第二章 君民與化民:教學目的的雙重建構
一、教學目的概論
(一)教學目的內(nèi)涵
(二)教學目的類型
二、建國君民:教學與社會建構
(一)思想淵源
(二)“君民”目的的社會文化分析
三、化民成俗:教學與個體建構
(一)思想淵源
(二)“化民”:個體的文化化
四、社會目的與個體目的的統(tǒng)一
(一)歷史的必然
(二)時代的超越
(三)現(xiàn)實的反思
第三章 教師與學生:教學主體的互動對話
一、教學主體及主體性的生成
(一)教學主體
(二)主體性的生成
二、教學主體的素養(yǎng)
(一)教師主體的素養(yǎng)
(二)學生主體的素養(yǎng)
三、教學主體的互動對話
(一)“游志”與“存心”: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
(二)“聽語”:對話平臺的建構
(三)“開而弗達”: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四)“叩”與“鳴”:問題對話的形與質(zhì)
第四章 道與藝:教學內(nèi)容的整體設計
一、先秦教學內(nèi)容觀概論
(一)六藝:先秦官學教學內(nèi)容觀
(二)六經(jīng):先秦儒家教學內(nèi)容觀
二、智育內(nèi)容的有序呈現(xiàn)
(一)離經(jīng):大學基礎課程
(二)博習:寬泛的智育內(nèi)容
(三)論學: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
三、德育內(nèi)容的逐步展開
(一)辨志:學習的目標和態(tài)度
(二)敬業(yè):道德規(guī)范與精神信仰
(三)樂群:社會性品格的養(yǎng)成
(四)親師:和諧師生關系的建構
(五)強立不反:道德主體的養(yǎng)成
四、道與藝:教學內(nèi)容的整體設計
(一)藝:智育內(nèi)容的逐步提升
(二)道:德育內(nèi)容的螺旋上升
(三)道藝兼修:教學內(nèi)容的綜合化
第五章 興盛與衰廢:教學規(guī)律的深入探尋
一、教學規(guī)律概論
(一)教學規(guī)律
(二)教學原理
(三)教學原則
(四)三者的關系
二、教學之興廢
(一)教學之興
(二)教學之廢
三、興廢之因的多維分析
(一)哲學分析
(二)社會學分析
(三)教育學分析
第六章 由誠與知心:教學心理的初步闡發(fā)
一、學習的心理基礎
(一)“人不學,不知道”:學知論思想
(二)誠:學習的內(nèi)在需求
(三)思:學習的認知基礎
(四)志:學習的精神動力
(五)樂:學習的情動力
二、心之莫同:學習的個性心理
(一)《學記》個性心理思想源與流
(二)多寡易止:《學記》個性心理思想
(三)相觀而摩:社會性學習心理思想
三、教學心理
(一)豫:預防性
(二)時:關鍵期
(三)孫:階段性
四、教師心理
(一)先秦教師心理思想概略
(二)《學記》教師心理思想
第七章 “善教”與“善學”:教學藝術的審美追求
一、“善教”:教的藝術境界
(一)“善喻”:啟發(fā)誘導的藝術
(二)“簡言”:教學語言藝術
(三)“善問”與“善待問”:問題教學藝術
(四)“繼其志”:身教藝術
二、“善學”:學的藝術境界
(一)善摩
(二)當其可
(三)聽而弗問
(四)樂學
第八章 和諧與共生:教學境界的不懈追尋
一、中國傳統(tǒng)和諧思想
(一)天人合一
(二)整體和諧
(三)和而不同
二、和諧:教學理想境界的追尋
(一)教與學和諧共生
(二)師與生和諧共處
(三)生與生和諧共進
(四)個體與社會和諧發(fā)展
第九章 視學與考校:教學管理制度的初步建構
一、小成與大成:教學階段的合理劃分
(一)教學階段思想的淵源
(二)《學記》對教學階段的設計
(三)教學階段思想的中外比較
二、“未卜褅不視學”:教學督導制度的初創(chuàng)
(一)視學制度的源與流
(二)《學記》的視學思想
(三)視學制度的現(xiàn)實反思
三、“中年考校”:考校制度的完善
(一)從考課到考校
(二)《學記》關于學校考校制度的設想
四、“教之大倫”:教學管理常規(guī)的確立
(一)儀式管理:威嚴敬道
(二)課堂管理:夏楚收威
(三)課程管理:藏息相輔
結語:《學記》教學論思想研究與中國本土教學論建構
一、《學記》教學論思想體系總結
二、《學記》及其傳統(tǒng)教學論思想研究的價值
(一)《學記》本身的價值
(二)理論意義
(三)實踐意義
(四)文化意義
三、《學記》教學論思想研究與中國本土教學論建構
(一)《學記》研究現(xiàn)狀綜述
(二)本研究的特色
(三)《學記》教學論思想研究與中國本土教學論建構
參考文獻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