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濤生、黃夢橋所*的《制度創新技術進步與出口競爭新優勢--兼論湖南培育出口競爭新優勢的對策》在界定制度質量、制度創新、技術進步和國際貿易競爭優勢等核心概念內涵及分析經濟制度體系內在結構與基本功能的基礎上,構造了制度質量、技術進步與國際貿易競爭優勢之間的關系模型,從理論推導和數理論證兩個視角分別探索了制度創新對國際貿易競爭優勢的影響機理與作用路徑,構建了全面測評制度質量和國際貿易競爭力的綜合計量模型與評價指標體系,選取2004年至2010年33個主要貿易國家的經驗數據,計算出制度質量綜合指數和國際貿易競爭力綜合指數,分別設計多層級結構方程模型和多因素面板數據模型,對制度質量影響技術進步進而影響國際貿易核心競爭力的效應進行了多角度、多層面實證檢驗,*后基于前述研究結果,提出政策建議。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的背景及研究意義
1.2 制度與國際貿易關系的研究動態
1.3 基本框架、主要特色與創新之處
1.4 小結
第2章 制度的基本功能與出口競爭新優勢的界定.
2.1 制度、制度質量與制度創新
2.2 制度結構與基本功能
2.3 國際貿易競爭力與出口競爭新優勢
2.4 經濟制度的結構功能與出口競爭新優勢基本形態的關系
2.5 小結
第3章 制度創新影響高技術產品出口優勢的機理
3.1 基于制度因素影響的高技術產品創新模型
3.2 制度質量、制度創新對高技術產品創新和出口競爭新優勢的影響
3.3 小結
第4章 制度創新影響出口產品質量升級的機理
4.1 引言
4.2 基本概念
4.3 全要素生產率與制度質量
4.4 質量升級與出口競爭新優勢
4.5 小結
第5章 制度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5.1 制度評價中的基本理論問題
5.2 制度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5.3 制度評價指數的數據來源及測算
5.4 小結
第6章 國際貿易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6.1 國際貿易競爭力評價方法述評
6.2 國際貿易競爭力的評價原則與方法
6.3 國際貿易競爭力的評價模型及指標體系
6.4 小結
第7章 制度影響國際貿易競爭力的實證研究
7.1 結構方程模型的基本特點與分析步驟
7.2 結構方程模型變量和樣本選擇
7.3 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實證分析
7.4 小結
第8章 國際貿易競爭力決定因素實證研究
8.1 國際貿易競爭力決定因素的理論甄別
8.2 國際貿易競爭力決定因素的實證模型選擇與相關變量選取
8.3 國際貿易競爭力決定因素的實證模型構建及檢驗
8.4 小結
第9章 培育出口競爭新優勢的決策建議:以湖南為例
9.1 湖南對外貿易的比較優勢及面臨的主要挑戰
9.2 實施創新驅動產業升級戰略,培育產業國際競爭新優勢
9.3 實施創新驅動企業增強戰略,加快培育企業國際競爭新優勢
9.4 實施創新驅動外貿發展戰略,加快培育出口競爭新優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