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學是關于道德的科學,而道德關系到人們的價值判斷與行為選擇。體育教學過程與教學環境的構建需要進行價值判斷,體育教學的終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道德品質的人,這些都要求體育教學要按照符合倫理的方式進行,因此需要對體育教學進行倫理學的審視。《體育教學的倫理學審視/中國體育博士文叢》運用文獻資料法、教育觀察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體育教師的教學倫理和學生的道德品質的生成進行了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
體育教學的生命性、教育性和交往性決定體育教學具有倫理性。體育教學倫理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不同歷史時期體育教學倫理表現出不同的特征。
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各種活動都要進行價值判斷,必然要受到各種規范的規約。這些教學規范中蘊含著豐富的倫理內涵,主要包括人道主義、教學自由、教學正義、尊重、責任和關愛等。體育教學環境同樣蘊含著倫理內涵,對體育教學環境評判的倫理依據是學生當下的人身安全、身心健康以及未來的成長和發展。體育教學倫理的終歸宿是學生的道德品質,根據體育教學的特點,體育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競爭精神、責任感、意志品質和規則意識。
以自行制定的體育課堂倫理觀察量表為觀測工具,對當前中小學體育教學的倫理現狀進行了課堂觀察。不同教齡的體育教師的教學倫理表現存在顯*性差異;不同性質學校的體育教師的教學倫理表現不存在顯*性差異;中學和小學的體育教師的教學倫理表現不存在顯*性差異;不同性質學校的體育教學物質環境的倫理表現存在差異;不同教學內容的體育課堂人文環境倫理表現存在差異;不同性質學校學生的課堂道德品質表現在規則意識這一觀察點存在顯*性差異;在不同教學內容的課堂中,學生在行動配合、語言交流、克服困難、整理器械、保護幫助和違反運動規則等這6個觀察點存在顯性差異。
運用自行設計的量表對體育教學影響學生道德品質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學生在體育教學影響下形成的合作精神、競爭精神、責任感、意志品質和規則意識可以遷移到日常生活情境中去;體育教學對男女生的競爭精神和意志品質的影響存在顯*性差異;體育教學對不同年級學生的合作精神、競爭精神、責任感和規則意識的影響存在顯*性差異;對不同年級學生意志品質的影響不存在顯性差異。
提出體育教學倫理的影響因素,以及提升體育教學倫理的對策。影響因素包括: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和道德觀念;應試教育觀和生物體育觀;體育教師的道德水平和德育能力。提升策包括:貫徹素質教育觀;樹立人文體育觀;提升體育教師的倫理素養。
關鍵詞:老倫理學;體育教學倫理;學生的道德品質;實證研究
緒論
第一章 體育教學的倫理特性及其倫理思想的歷史演變
第一節 體育教學的倫理特性
第二節 我國體育教學倫理思想的歷史演變
第三節 西方體育教學倫理思想的歷史演變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二章 體育教學過程的倫理蘊涵
第一節 體育教學中的人道主義
第二節 體育教學中的正義
第三節 體育教學中的自由
第四節 體育教學中的責任
第五節 體育教學中的尊重
第六節 體育教學中的關愛
第七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體育教學環境的倫理分析
第一節 體育教學環境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體育教學環境的倫理蘊涵
第三節 構建體育教學環境的倫理原則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體育教學的倫理歸宿:學生的道德品質
第一節 合作精神
第二節 競爭精神
第三節 責任感
第四節 意志品質
第五節 規則意識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課堂倫理觀察指標體系的研制
第一節 體育教學課堂倫理觀察量表的構建原則
第二節 體育教學倫理觀察指標體系的篩選方法
第三節 體育教學倫理觀察指標體系的確定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中小學體育教學倫理現狀的教育觀察研究
第一節 體育課堂教學觀察的理論與方法學基礎
第二節 體育課堂觀察樣本學校的選擇
第三節 體育課堂倫理觀察結果及分析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七章 體育教學對學生道德品質影響的調查分析
第一節 體育教學對學生道德品質影響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理論假設的設立
第三節 調查工具的設計
第四節 體育教學對學生道德品質影響的現狀分析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八章 體育教學倫理的影響因素及提升對策
第一節 體育教學倫理的影響因素分析
第二節 提升體育教學倫理的對策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九章 結論
附錄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