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的等待,遇見花開
經過長途跋涉的旅途,才看到了最美的風景;遇到暗礁險灘時奮力航行,才最終到達彼岸;體驗過痛苦,才會知道生命的甘甜。
人生越是不放棄,就不會錯過讓你心動的人和事,更不會錯過一路風景。
堅持內心的期望去等待,不是故步自封,不是守株待兔,而是堅守內心不放棄的力量,執著勇進。像在大雨深處,等待晴天;像在無垠的荒野,等待清泉;像在孤寂的時光里,等待愛情……都是因著一點信念,而未曾放棄。
我們雖腳踏江湖行走于世,有時難免被世俗的欲望、痛苦擾亂心智,但如果你不曾放棄一點機會,不曾停止一日努力,那么你將會收獲黎明破曉時的美麗,感受花開時的幸福,享受生命的無限賜予。
因為不放棄的力量,天會放晴,汩汩泉水會噴涌而來,而你會收獲愛情,會過上自己夢想中的生活。而當你站在夢想的頂端,站在想要的生活面前,你會發自內心地感謝這個從未放棄的自己,然后內心坦然地說出那句:\"\"終于等到你,還好我沒放棄。\"\"
也是在這個時候,你回過頭去便會發現,當你懂得了堅守、不放棄,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幸福終會如約而至。
唯愿你的等待,遇見幸福花開。
用行動讓夢想發光
有句話說: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梁。的確,理想固然美好,可它不是現實,想要把自己的想法變成實實在在的現實,我們必須踏上行動的橋梁,否則隔岸相望,理想永遠看不清、摸不到。
“行動”看起來只有兩個字,可是要做到卻很難,因為在人們的思想里普遍存在著惰性,每個人都心存僥幸,幻想著即使自己不去行動,事情也會往好的方向發展,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從前,有一個孤獨的人看到了一個關于電話的廣告:有了電話,朋友就來!于是,他裝了電話,希望朋友跟著來。白天他賣力地工作,回到家之后就整晚歇斯底里地盯著電話機,心想自己肯定錯過了不少電話。他仍然寂寞,開始為可能漏接的電話而瘋狂!
一天,他從信箱里又拿到了錄音機的廣告:有了錄音機,電話不“漏接”!錄音機裝了一個星期后,他就把它退了,空空的錄音機,讓房間看起來更加寂寞。
一個從不到外面結交朋友的人即使裝再多電話,朋友還是不會來的,因為他沒有行動,他只不過是在等待,等待能夠等來什么?答案很明確:什么都等不來,除了衰老。
所以每一個懷揣夢想的人,每一個想要成功、想要改變自己命運的人,都不能只把自己的理想停留在“想”的層面,而應該付出真正的行動。有句經典的話說得非常好: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梁。
只有行動才能改變現實,只有行動才能實現夢想,即使你只是一個行動起來很慢的人,只要你去做了、去行動了,那么日積月累,你也會取得卓越的成績。
一家鐘表店里,一只剛組裝完畢的小鐘被放在了兩只舊鐘當中。兩只舊鐘看到新來了一個小伙伴,非常高興。其中一只舊鐘對小鐘說:“孩子,你可以工作了。不過我有點擔心,你走完3200萬次以后會吃不消呀。”“啊!3200萬次。”小鐘一聽這個數字,頓時嚇壞了,“要我走這么多次,實在是太難了呀!”另一只舊鐘看見小鐘有點害怕,說:“你別聽他的。不用害怕,你只管每秒滴答擺一下就行了,非常簡單。”“就這么簡單嗎?”小鐘有點將信將疑,“如果這樣的話,那我就試試吧。”于是,小鐘每秒鐘就“滴答”擺一下,它覺得一點也不難。就這樣,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覺中它已經擺了3200萬次。
從這個小故事中,或許很多人都已經明白了,成功其實并不難,只要有了理想、有了想法,去做就行了,不用覺得成功遠在天邊遙不可及,更不用懷疑自己的能力。只要做了,我們總能改變一些現實,實現一些想法,離成功更近一些。
大學畢業后,馬云當了六年半的英語老師,在這期間他用業余時間接了一些外貿單位的翻譯活兒,幾年忙下來雖然沒掙到什么錢,卻闖出了一點名氣。1995年,馬云受浙江省交通廳委托到美國催討一筆債務。這趟美國之行,馬云雖然沒能完成任務,卻發現了一個“寶庫”。在美國,馬云第一次接觸到了互聯網,之后他到網上為自己的翻譯社做了廣告,上午10點他把廣告發到網上,中午12點前他就收到了6個e-mail,這讓馬云看到了契機,他當時就意識到互聯網是一座金礦。
討債失敗后,馬云回到了杭州。他想把中國企業的資料集中起來,然后快遞到美國,找專業的設計者做個好一點的網頁向全世界發布,然后向企業收取費用來獲得利潤。馬云找了一個同伴,加上他的妻子,一共三人,他們用兩萬元啟動資金租了間房,就開始了創業。這就是馬云創辦的第一家互聯網公司——海博網絡。那時候的中國,很多人還不知道互聯網到底是什么東西呢,他們認為馬云一定是個騙子。但是,馬云并沒有因為大家的不理解而束縛自己的腳步。1995年,馬云把廣告做到了中央電視臺。當時有個編導見到馬云后跟記者說:“這個人不像好人,是不是個騙子呀?”不過馬云并沒有因此而受到打擊,相反他仍然像“瘋子”一樣不屈不撓地堅持并做著自己認為對的事情,他天天都在提醒自己:“互聯網將會是影響人類未來生活30年的3000米長跑,你必須跑得像兔子一樣快,又要像烏龜一樣耐跑。”
1996年,馬云的網絡公司不可思議地做到了700萬!也就在同一年,互聯網漸漸普及了,外經貿部同時也注意到了馬云的公司。1997年,馬云被邀請到北京,參與外經貿部的官方站點開發,之后馬云的創業思路漸漸成熟:用電子商務為中小企業服務。這一次馬云說干就干,回到杭州后不久他就創辦了阿里巴巴網站。
當初離開北京時,馬云對同伴們說:“我要回杭州創辦一家自己的公司,從零開始。愿意同去的,只有500元工資;愿留在北京的,可以介紹去收入很高的雅虎和新浪。”經過三天的考慮,部分人同意和馬云同行,于是他們決定:“我們回杭州去,一起去!”
幾個月后,阿里巴巴網站開始在商業圈中聲名鵲起。馬云繼續樂此不疲地到世界各地演講:“B2B模式最終將改變全球幾千萬商人的生意方式,從而改變全球幾十億人的生活!”
之后,正如馬云“瘋子”一樣的行動速度,阿里巴巴也得到了飛速發展,同時馬云的財富也隨著時間的流逝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馬云成功地成了人們眼中閃亮的創業明星。
或許我們沒有馬云的機遇和天賦,但只要我們努力,就能有所收獲。要知道時間不等人,機會錯過就不再來,如果我們都像上述那個孤獨人一樣相信“有了電話,朋友就來”的話,那我們只會離成功越來越遙遠。只有行動起來才能更快地接近成功,哪怕只是像個鐘表一樣“滴答”,我們也有擺動3200萬次的時候。
心寄遠方,不害怕風雨兼程
有人做過一項調查:現代人最怕什么?調查的結果是50%的人表示害怕失敗。不可否認,失敗是很可怕,但僅僅是怕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相反它還會促使失敗的發生。
一個人的成功最主要取決于勤奮和毅力,勤奮和毅力從哪里來?強大的內心!只有內心堅強,才不會被困難打敗。
有人向一位智者請教怎樣才能成功。智者笑了笑,遞給他一粒花生,說:“用力捏捏它。”那人用力一捏,花生殼馬上碎了,露出了里面的花生仁。智者讓這個人再用手搓搓它。那人照做,花生外面紅色的種皮被搓掉了,只留下里面白白的果實。智者接著指揮那個人再用手捏它。那人使勁地捏,卻怎么也無法把它毀壞。智者在一旁說:“再用手搓搓它。”可是不管那人怎么搓也搓不碎。這時智者說:“雖然屢遭挫折,卻有一顆堅強的百折不撓的心,這就是成功的秘密。”
這是一句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話。面對困難的時候,人性的弱點決定了很多人在長期受到心靈煎熬的時候選擇了屈服,最后只能得到一個不太滿意的結果。可是人們又是那么渴望成功,有的人選擇了堅強,于是他成功了!
有個生活潦倒的推銷員整天抱怨自己被命運捉弄。圣誕節前夕,家家戶戶都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推銷員獨自一人坐在公園里的一張椅子上回顧往事。想起每年的圣誕節他都是孤單一人,既沒有朋友,也沒有禮物,他沮喪極了。這時候,他看見一個年輕人自己推著輪椅艱難地從雪地上滑了過來。雖然地面很滑,還有一些小坡,但是他依然頑強地轉動著輪子試圖將自己推上去。周圍很多正在玩耍的小孩子看見他笨拙的樣子,都笑了。可是這個年輕人并沒有理會,他仍然固執地轉動著輪子。最后,在一片驚呼聲中他竟然翻過了小坡。
推銷員被這一幕深深地打動了,如果他是那個坐在輪椅里的人,他想他一定翻不過那個坡。單是那些嘲笑聲,就足以讓他的內心自卑不已。可是那個年輕人卻忘我地前進著,因為他的目標是翻過那個坡,沒有什么能阻止這件事情的發生。從此以后,這個推銷員一改往日的頹廢,奮發圖強,終于取得了事業上的成功。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不斷嘗試、屢敗屢戰的過程。我們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但只要我們迎難而上,愈挫愈勇,就有可能接近成功。因為懦弱者永遠與成功無緣,成功只屬于內心強大、堅忍不拔的人。
1904年,奧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烏克蘭一個普通工人家庭里,家境十分貧寒。1917年,奧斯特洛夫斯基開始參加革命活動。1919年7月,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家鄉成立了共青團,他成了第一代共青團團員,并參加紅軍奔赴前線同白匪軍作戰。在一次激戰中,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頭部、腹部多處受傷,右眼因為受傷喪失了幾乎80%的視力。嚴重的傷痛使得他不得不離開隊伍。然而,傷勢剛剛有所好轉,他就又回到了為革命服務的隊伍中。
奧斯特洛夫斯基先是到一家鐵路工廠當助理電機師,后又自愿報名參加突擊隊,投入修筑鐵路的艱苦勞動中。在工地上,他染上傷寒并患了風濕病,常處于昏迷狀態。這場大病還未痊愈,他又參加了在第伯聶河搶撈木柴的緊張勞動。在這次勞動中,他的風濕病更加嚴重,還引發了多發性關節炎、肺炎等。
1929年,奧斯特洛夫斯基不僅雙目完全失明,而且全身癱瘓,但他一點兒也不悲觀消沉,他說:“只要心臟還沒有停止跳動,就要讓自己做一個對黨有用的人。”正是這鐵一般的信念和意志支撐著他,他才開始在病床上從事文學創作。1934年,他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出版并獲得了巨大成功。
雖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極其艱難坎坷,但是他不屈不撓,從未向困難屈服過。從奧斯特洛夫斯基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生命的真諦,看到了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頑強精神,他用生命告訴我們:一個人只有將自己武裝到內心,讓自己有一顆銅墻鐵壁般的心,才能夠克服艱難險阻,讓生命更有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