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的“平民”建構》針對當前語文教學的現狀,從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出發,作者提出語文教學的“平民觀”,即:語文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基礎能力,在這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全面素養,因此,語文教學必須正確題解語文課的性質,認知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的關系,把種種附加于語文身上的其他目的予以厘清,交與其他課程,而還語文的基礎教學面目。
王家倫(1949-),男,漢族,江蘇昆山人,1982年畢業于江蘇師范學院(蘇州大學)中文系,學位“碩士前”。2009年蘇州大學文學院退休,現為“教授后”。蘇州市教育學會語文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江蘇省教育學會“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研究方向中小學語文教學與姑蘇文化。2007年以來公開發表有關教學論文130來篇(內包括與別人合作),已發表文章中9篇被人大復印資料轉載。先后指導有關語文教學的碩士論文已通過答辯的達140余篇。曾出版過多本有關語文教學與蘇州地方文化的專著。
論 教育改革的理性回歸(自序)
第一章 對語文課程的思考
第一節 語文必須姓“語”的哲學思考
第二節 歷史背景下的語文教學
第三節 從“反科學主義”看語文教學理論的亂象
第四節 語文教學:請回歸學科本位
第五節 語文教學:借助“工具”滲透“人文”
第六節 讀黃、陳兩位先生的文章——兼論語文課程知識系統的構建
第二章 追求“很語文”的教材
第一節 教材選文一定要名篇嗎?
第二節 請站在“語文”的角度關注語文教材
第三節 論語文教材的“語文”之編
第四節 論語文教科書編選的語用追求
第五節 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四大系統的顯著進步
第六節 因文而異,深文淺教——論魯迅作品教學
第七節 應該由誰說了算?——論莫言作品進語文教材
第三章 語文教師為什么就不是主體?
第一節 有關語文課堂教學主體地位的哲學思考
第二節 語文老師,請在閱讀教學中站穩腳跟——論語文教師的主體作用
第四章 備課·教案·學案
第一節 閱讀教學教案設計的返璞歸真
第二節 “品味語言”是語文課堂教學目標嗎?
第三節 學案,想說愛你不容易
第四節 語文學案,教育改革中的一個怪胎
第五章 閱讀教學的“平民”視角
第一節 閱讀教學:請持“平民視角”
第二節 論閱讀教學的“常態”建構
第三節 閱讀教學“整體性”原則的多元思考
第四節 論個性化閱讀教學的三維構建
第五節 語文教學,請掙脫“模式”的韁繩
第六節 翻轉課堂,能服中學語文教學這方“水土”嗎?
第七節 語文教學:請從“本位”出發選擇媒體
第八節 切莫忽視背景知識引入的藝術
第六章 閱讀教學文本處理
第一節 論“長文短教”與“短文長教”
第二節 閱讀教學:為何不可以“深文淺教”?——由《幽徑悲劇》想起的
第三節 論語文課堂教學的“深挖”與“淺教”
第四節 好讀書不求甚解——對文本解讀的理性思考
第五節 文章要“淺教”,還是要“深教”?——以《社戲》初中、高中不同教學處理為例
第六節 論教材文本“剩余價值”的多元開發
第七章 閱讀教學的文體教學
第一節 敘事文的“線索”究竟該如何認定?
第二節 試析閱讀文本“雙線并行”的幾種情況
第三節 科學劃分論證方法,突破議論文教學的瓶頸
第四節 用“語文”的方式教論述文
第五節 情節·場面·細節——對小說教學的深入思考
第六節 論文言篇目教學的拓展延伸與“剩余價值”的多元開發
第八章 閱讀教學的過程
第一節 預設課堂與課堂預設,課堂生成與生成課堂——從三國時蜀漢帝國的興亡說起
第二節 論語文課時教學的起承轉合
第三節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論閱讀教學“階段目標”的設置與落實
第四節 “從外到內、由奢入簡”的理想選擇——論閱讀教學的有效預習
第五節 論語文課堂導語的價值取向
第九章 作文教學的“平民”建構
第一節 作文教學的“經”與“緯”——論“寫什么”與“怎么寫”的對立統一
第二節 尋求緩解習作教學“事倍功半癥”的藥方——因“地”制宜構建習作單元的嘗試
第三節 說明文寫作中相似聯想、相反聯想與因果聯想的運用
第四節 議論文“三要素”與“平民”作文教學的建構
第五節 讓學生給自己的作文寫“后記”
第十章 作文教學中的改寫訓練
第一節 改寫——阻止考試作文假話、空話、套話的有效途徑
第二節 改寫訓練,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第三節 改寫訓練,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二)
第十一章 口語交際教學的“平民”建構
第一節 從解決“聽力障礙”人手拯救“學困生”
第二節 切莫讓“家校路路通”成為“學困生”的“溫床”
第十二章 教法論·單元教學
第一節 呼喚單元教學的涅槃(之一)
第二節 呼喚單元教學的涅槃(之二)
第三節 論語文教材的“語文”之用
第十三章 課堂評議的價值取向
第一節 語文課堂評議應向學生“所得”傾斜
第二節 學生“所得”是語文課堂評價的終極目標
第三節 論課堂評議的多維建構
第四節 趨向平淡才是真——從四堂《鑒賞家》課看語文公開教學活動的價值取向
第五節 追求“很語文”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第六節 對語文賽課命題的“語文”思考
第七節 從“同課異構”到“同題異構”——對語文公開課形式改變的探索
第十四章 說課、模擬授課與片段授課
第一節 借用演繹過程,讓“說課”更嚴謹、更精彩
第二節 “微型授課”正在走向我們
第三節 讓“微型授課”走向深入
第四節 論語文的“片段授課”
第十五章 語文課外活動與語文綜合活動
第一節 引導課外語文活動,充實語文課外活動
第二節 化“綜合性課程”為“語文綜合性學習”
第十六章 語文測試評價
第一節 語文素質教育與語文應試教學
第二節 提倡科學的語文應試教學
第三節 論語文應試教學的科學化追求
第四節 語文復習,請借“拓展延伸”的東風
第五節 是促進詩歌繁榮還是添亂?——也論“詩歌人高考”
第十七章 課堂實錄與評析
第一節 一堂課起承轉合中的“剩余價值”運用——評王家倫老師的《七顆鉆石》課堂教學
第二節 從王家倫老師的《老人與海鷗》的教學活動看“常態”化的小學語文教學
第三節 讓筆下的人物“活”起來——王家倫老師一堂作文教學的課堂實錄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