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獨特的視角提供了一個改變工作游戲規則的建設性意見——如何把你的工作場所打造成為一個不平凡的工作場所。作者利用在心理學、管理學、行為經濟學、大數據和人類大腦研究等方面的革命性的發現基礎上,告訴我們如何利用這些新發現來打造一個非凡的工作場所,并提高團隊凝聚力、提升員工敬業度和認同感、激發創造力、促進高績效。
本書從辦公場所設計到員工激勵再到沖突解決,都給出了真知灼見
沒有谷歌、Airbnb、Facebook等巨頭的預算,小公司也可以打造非凡工作場所
本書會讓更多的人在清晨迫不及待地奔向自己真正心向往之的工作場所
本書的高度——“別人家的公司”和“我的公司”的距離
這是一本讓很多人都舍不得推薦給別人的書,而且你也不可能通過其他途徑獲得這樣的洞見
兩張菜單的故事
在硅谷的核心地帶附近,就在離舊金山灣區以南數英里之遙的一個地方,有一間店名叫巴德的印度餐廳廣受眾人青睞。這家餐廳由伊爾凡· 達瑪(Irfan Dama)經營,他是一個和善的主廚,時年四十一歲,他設計了三道菜每天輪換上桌。巴德是他開辦的第一家餐廳,但大獲成功、廣受贊譽 。在白天的營業時間,飯店座位經常難保訂得上。
不像傳統的印度餐廳那樣故弄神秘,在達瑪大廚師的菜單上,餐食中包含的各種配料都列得明明白白,以免那些菜鳥食客對菜單望而生畏。餐廳的裝修風格也很多樣化,能給食客提供不同的就餐體驗,這里既有被透明帷幔隔開的安靜餐臺,也有位于敞開空間的餐桌,還有讓人興奮的具有寶萊塢風格的包廂,可以用做聚會慶祝之所。
達瑪的餐廳還另有出眾之處,那就是他不收顧客的錢。事實上,所有有緣品嘗了這里提供的世界級美餐的人,都不用花一分錢。這里是谷歌公司位于山間的景色優美的公司總部 (Googleplex),巴德是谷歌公司為員工免費服務的三十家美食餐廳之一。
在谷歌公司,員工的吃飯問題是件嚴肅的事情。每一餐,員工都有機會品嘗到二百道精心烹制的菜肴。他們新近提供的菜品包括:烤鵪鶉、韃靼牛排、法式龍蝦濃湯、黑鱈魚配歐芹香蒜醬和面包渣、牛肝菌配牛肉。對口味清淡的顧客,這里有許多沙拉臺、面條臺、奶酪和熟食臺,還有新鮮時蔬的拼盤供應。在正餐供應時間中途,園區還星羅棋布著一些小廚房,全天營業,供應各種有機水果、酸奶、糖果、堅果和飲品。谷歌的目標是讓員工在三分鐘之內就能到達一個供應食物的小店。
因為向員工提供了如此花樣豐富的主食和副食選擇,谷歌被財富雜志評為全世界最好的員工工作場所。其實,這還只是谷歌總部康樂設施的冰山一角。員工在這里還可享受按摩、理發、修眉等服務,可以參加外語培訓、可以看大夫,這些都能在工作場所享用到,而且都免費提供。大家還能享用三個健身中心,以及保齡球館、籃球館、溜冰—冰球館、乒乓球桌、電玩、桌上足球、攀巖墻、果嶺高爾夫,以及真正的沙灘排球場。這里還有室內樹屋、修剪整齊的花園,甚至一個供休閑養蜂的蜂房、一個理查德·布蘭森私人宇宙飛船的復制品,以及一個和實物一樣大小的雷克斯暴龍的骨架。別忘了,還有自動加熱的馬桶圈。
谷歌遠不是為了員工舒適工作不惜投入重金的唯一例子。一家名為SAS的商業分析軟件公司,在2012年實現了30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他們為雇員提供網球場、桑拿房、臺球房、熱水游泳館以及工作——生活咨詢服務,內容范圍包括對個人理財、老人照顧以及家庭事務方面提供私密的專業建議。在臉書公司(Facebook),員工能騎著公司提供的自行車去園區內的理發館理發、送干洗的衣物、取拿鐵咖啡、“掃蕩”免費糕點店,也可以很方便地看牙醫。
不只是高科技企業如此。美國東北部的維格曼斯連鎖超市公司(Wegmans)在過去十五年里,持續出現在福布斯雜志評選的最好工作場所一百強企業榜單上。在這段時間里,他們每年的銷售額提高了三倍。其他的零售企業為了增加收入,都努力降低勞動力成本,維格曼斯連瑣超市公司卻反其道而行之,他們給超市雇員(其中許多仍然是高中生,只是樂于到公司就職)提供身心健康計劃、稅前支出賬戶、401(K)養老保險、人身保險以及獎學金。
在這些大方的花費后面隱藏著什么道理呢?對許多上榜財富雜志的公司而言,他們的基本文化很簡單:快樂的員工意味著巨額的利潤。
員工對他們的工作更熱情、投入更多,他們的公司在各個方面就會越加成功。研究表明,快樂的員工更富有成效、更有創造性、也能向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他們更少離職或者休病假。更重要的是,在公司之外,他們是公司的品牌宣傳大使,大力宣傳公司正面形象,能夠把高績效、高素質人員吸引進團隊。
那些世界上最賺錢的公司有這樣一條底線原則:為員工的快樂投資不是在亂花公司的錢,而是為了讓公司永立潮頭。
這個觀點有堅實的數據支持。工作好場所研究中心(Great Place to Work Institute)是為財富雜志提供每年工作好場所榜單的研究機構,他們的一項研究得出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統計結論:那些位列最佳工作場所榜單上的公司,其股票表現是市場整體平均水平的兩倍,這個數字十分驚人!
投資者都是明眼人。在谷歌總部于2004年開張的時候,舊金山的帕那索斯投資(Parnassus Investments)推出了一個共有基金,基金只投資那些有出色工作場所的公司,比如那些財富雜志的上榜企業。這個基金自啟動后,年化收益達到創紀錄的9.63%。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同期標準普爾五百的收益率僅僅是可憐的5.58%。
證據很明確:創造出色的工作場所,能為你帶來超高的回報。那你又該怎么做呢?
谷歌、SAS、臉書和維格曼斯當然確立了很高的標桿。但如果沒有跨國公司級的預算支持你該如何做呢?如果你連給復印機騰個地方都難,又如何為員工設置康樂中心?如果在你公司中和美食餐廳最接近的場所就算是走廊盡頭的自動販賣機,那又該如何辦?
我寫這本書是件很偶然的事情。
寫作本書的想法是在我離開學術研究機構之后產生的,在學術研究機構供職期間,我曾在實驗室學習人力激勵,并在幾間大學、學院教書。拿到社會心理學博士學位,并獲得教職后,我開始感到有點心緒不寧了。
我曾經把當大學教授作為自己的職業目標。但是當我一獲得這個頭銜,我的心就開始癢了,渴望能有一個新的有挑戰性的工作。我想做點更實際的工作,最好是應用方面的。于是我走進商界,成了調查公眾意見的民意測驗專家。
從業沒過多久,我就注意到了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作為一個以研究人力激勵為專業的社會心理學家,我讀了數不清的關于影響員工生產力、創造性和敬業度因素的研究資料。但令我吃驚的是,這些研究幾乎很少有被投入實際應用的。從企業的雇用辦法到領導人的激勵手段,再到辦公空間的布置和設計,我觀察的這些企業貌似都對這些有助于營造一個好的工作環境的寶貴知識財富熟視無睹。
在剛剛過去的十年里,在人類大腦研究、數據收集方法和行為科學實驗方面產生了許多有著深刻洞察力的研究成果,能夠幫助我們更加有效地工作。我們現在知道怎樣建設一個能夠促進創造力發揮的工作空間,怎樣把工作環境中的同事變為親近的朋友,怎樣讓任何一種工作都變得意興十足。我們也已經知道怎樣裝修你的辦公室能讓你工作更有成效,知道出去散散步能幫助你更好地決策,以及擁抱失敗實際上能幫助你更好地成功。
但是其中絕大多數研究發現成果都被塵封在大學圖書館的書架上難見天日。
從某種意義上說,商業世界和心理學界存在隔膜也是有理由的。因為直到最近,企業組織才對心理學家的意見產生了有限的需求,傳統的工作場所是從手工工場時代發展而來的,而且已經實現了充分的運作。
但是現在重大事件發生了:經濟已經悄然轉型,我們以前依賴的那些工作環境模式已不再足夠有效。
回顧工業經濟時代,那時建設一個成功的工作環境就意味著通過消除誤差,重拾效率;要求員工千篇一律地表現,以及千方百計減少員工。員工工作時的感受是排在后面的考慮因素,因為這對他們的工作績效影響不大,企業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要指揮員工把工作干好。
今天,形勢已經大不相同。我們的工作變得更加復雜,我們很少只要求員工從事例行的、一成不變的事情——我們需要員工加強協作、預先計劃、努力創新。在當代的經濟環境下,建設一個興旺的企業,需要的絕不僅僅是效率。它需要創造出一個能挖掘、利用員工的智能、創造性和人際關系技巧的環境。
今天的企業需要心理學家。在一個員工的工作貢獻取決于思考質量的時代,心理因素不再是第二位的,而是決定成功的核心因素。
那么是什么事情讓我無意中有了寫作本書的念頭呢?離開學術界以后,我本來以為自己算是投筆從商了。但是當我不管是以雇員的身份還是以經理人的身份,真實接觸到商業世界;當我與數以百計的客戶互動時,我對這些企業的運行情況有了真實、切近的了解,有一個想法在我的腦海里一次次涌上來:在當代最新的科學成果和現代的企業工作環境之間,還存在著一道鴻溝,我要寫一本書來試著溝通兩者。
在本書后面的章節中,我將向你介紹一些在人力激勵、創造性發揮、行為經濟學、神經科學和管理學方面的一些革命性的發現,并且將向你展示,如何運用這些新發現來打造一個更好的工作環境。每一章都將針對工作環境的一個側面,努力向你建議一些看似與直覺相悖,但又能讓你深受啟發的最佳實踐方法,讓你和你的組織的行動都更加有效。
你將學會如何不靠金錢刺激來激勵員工,在求職者之間如何取舍,如何提高公司員工的自豪感。你將發現如何做出更好的開支決策,如何消除工作場所的齟齬不和以及如何使自己更為員工所信服。
在本書的閱讀之旅中,我們將遇到許多杰出的人物,聽到他們引人入勝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像一面獨特的棱鏡映射出優秀工作場所某一方面的特征。我將把你帶到人質談判的場景前面,告訴你怎樣學習FBI的專家們所使用的語言技巧,助力自己成為更好的領導者。我將向你介紹辦公室格子間的發明者,讓你知曉他對現代辦公空間的理念如何結出了豐碩成果。我還將告訴你,每一個組織都能從電子游戲的結構,從拉斯維加斯賭場設計,以及交響樂團的招聘方法中學到什么經驗。
在這段不長的旅程中,我們走過的景點可不少。這些內容雖然融合了包羅萬象的科研成果,但我還是希望盡量不用術語來表達,希望你能讀得手不釋卷。我想寫一本我自己在商業生涯中最想讀的書,對我而言,這樣一本書需要具備三個特質:不啰唆、生動有趣、能照貓畫虎。我在心中給本書設計了兩類讀者,很明顯首先是各類老板、領導、經理人,他們有能力把本書的研究建議盡快付諸實踐。但這本書也不僅僅是那些位于金字塔頂端的領導者們手里拿的劇本,它同樣適用于那些剛剛開啟事業征程的后備才俊,不論是為提升自己還是團隊的工作業績,他們都太渴求以數據為本的真知灼見。不論在公司的組織結構圖中,你居于哪個方框,如果你追求精明地在工作場所做出決策,希望建立和諧的同事關系,夢想讓自己成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才,那么這本書都能幫助到你。
羅恩弗里德曼(Ron Friedman)
獲獎無數的心理學家,《哈佛商業評論》、《福布斯》、《快公司》、《企業家》、美國有線新聞網等著名媒體供稿人。同時,他也是ignite80(一家幫助睿智領袖打造工作環境的顧問公司)的創辦人。
目 錄
第一部分 設計出色工作場所的實踐
002 / Chapter 1
被高估的成功
為什么很好的工作場所卻以失敗收場
030 / Chapter 2
工作場所的力量
辦公室設計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思考方式
060 / Chapter 3
為什么我們游戲時還該拿工資
095 / Chapter 4
打造快樂的工作場所,我們需要向娛樂場學什么
122 / Chapter 5
如何把一群陌生人變成一個團隊
第二部分 鼓勵卓越
160 / Chapter 6
領導力的悖論
為什么強有力的領導卻帶出了效率低下的團隊
185 / Chapter 7
比發錢更有效的辦法
什么樣的游戲能使我們更好地激勵員工
214 / Chapter 8
像人質談判專家一樣思考
讓自己更有說服力、影響力,更能鼓舞人心
240 / Chapter 9
為什么最好的經理人聚焦于自身
第三部分 吸引和保留優秀員工
264 / Chapter 10
看清別人不會什么
如何消除阻礙你認識他人真實潛力的面試盲點
295 / Chapter 11
在培養員工自豪感方面,體育、政治和宗教能提供哪些借鑒
319 / 結論
329 / 致謝
工作場所的力量
辦公室設計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思考方式
想象一條有三個門的走廊。
在一號門后是一間能夠提高你的創造性的辦公室,二號門后是一件能夠讓你對細節的關注能力更敏銳的辦公室。如果選三號門,你就會發現自己已經準備好與他人協作了。
這聽起來像科幻小說嗎?不是的。事實上,由于我們現在又掌握了許多新的研究成果,我們認為,這可能就代表著現代工作場所的未來。
對于辦公室設計如何影響工作思考的問題,在剛剛過去的這幾年,我們已經在思想認識上實現了激動人心的突破。像谷歌、英特爾、思科這樣的公司正在投入數百萬美元的巨資重新設計他們的辦公建筑。他們大肆拆墻破壁,重新裝修配置會議室,并不僅僅是為了給雇員們創造一個優美動人的工作環境,還是出于一個新近發現的共識,即辦公空間和員工的創新性之間存在關聯。
這些研究預示著,他們將會有重大發現。
考慮一項在2007年進行的研究。研究中有一百名萊斯大學的學生被要求參加一項有關抽象思考的測試,抽象思考能力被認為是對創造性、洞察力至關重要的先導性因素。有一半學生在一間天花板十英尺高的房間參加測試,而另一些學生被安排在一間面積、結構一模一樣,但天花板只有八英尺高的房間里參加測試。
房間的高度對受試者的反應會有影響嗎?這個問題并不像你一開始想到它時,顯得那么荒誕不經。縱觀歷史,世界上絕大多數給人留下深刻影響的建筑結構都依靠高度來打動觀察者,從印度的泰姬陵到法國的埃菲爾鐵塔都是如此。基督教的教堂和猶太教的教堂也經常用高聳、寬闊的內部空間來創造一種莊嚴肅穆、令人敬畏的宗教氛圍,大多數杰出的文化機構同樣如此,如博物館、歌劇院及競技場等,無一不是體量龐大的建筑體。
看起來很明顯,人們在西斯汀小禮拜堂里的感覺和在狹小封閉的電梯間里的感覺差別懸殊。因此我們也可以很有邏輯地推斷出,心境上的差別可以影響到一個人的思維過程。不過,區區兩英尺的高度的調整也會有明顯的影響嗎?
研究項目的調查者們覺得這很有可能,他們推斷當人們進入天花板高的房間時,他們會感到相對放松、更少拘束感。這會影響到他們的思考模式,他們會更加開放地與環境相處,能夠更加高屋建瓴地洞悉不同觀點之間的相互聯系。
為了驗證這種想法是否成立,他們設計了專門的測試。為了讓測試的參與者注意到房間的高度,研究者們在天花板上掛了一些裝飾性的燈籠,以吸引他們的注意。然后他們隨機地把不同的科目分配到這些房間中進行測試,但根本不提及房屋高度這個變量。測試結果令人吃驚,在天花板較高的房間接受測試的人們,在發現看似不相關的對象之間的聯系方面,大大優于在天花板高度較矮的房間里接受測試的選手。
大尺度的房間激發了人們的遼闊思維。
高度當然只代表了房間內部設計的一個維度,在關于辦公室景觀的富麗的交響樂中,只是一張優美的小提琴。在最近十年中,研究發現有許多設計元素,我們認為能理所當然地影響到我們的思維,只是我們常常意識不到它們的實際效果究竟怎樣。
以顏色為例。研究證明,當我們短暫地置身于紅色的環境中,我們的頭腦就會自動地聯想到停止標志、警報信號和鮮血,對我們大腦的某些部分形成刺激,讓我們對可能遭遇的失敗更加敏感。看到紅色讓我們變得更加警醒和小心翼翼。依據面臨的情境不同,這既可能對我們的工作造成傷害,也可能帶來益處。研究發現,當文稿校對人員使用紅色筆時,他們能更成功地挑出錯誤之處。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另一篇研究報告發現,當人們置身于紅色環境時,完成需要準確性和需要關注細節的工作任務,效果會更好;但當完成需要自由聯想和宏觀思考的工作任務時,效果不佳。
聲音是另外一個驚人強大的影響因素。一項在2012年進行的研究發現,當我們從事困難任務時,總是想方設法降低的環境噪聲,其實可以提高我們在進行某些特定活動時的績效表現。當我們被身邊的噪聲稍稍分心時,比如就像在咖啡館一樣,我們能夠更加抽象地處理信息,這能強化我們的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