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扼要介紹信度與效度理論、新一代測驗理論的基礎上,重點論述了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高校學生學習評估的情況,分類闡述了中國高校學生學習評估的現狀、國際比較下的反思及實踐探索案例。在當今高等教育大眾化、國際化的背景下,對各高校探索改革學生學習評估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從而提高教育質量很有現實指導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近些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績,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1999年以來,我國高等教育進入超常規發展的時期。1998年,我國普通高校本專科招生人數為108萬,在校生人數為340萬,畢業生人數為82萬;到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人數達681.50萬,在校生人數為2308.51萬,畢業生人數為608.16萬,全國各類高等教育總規模達到3167萬,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6.9%,成為全世界高等教育規模最大的國家。
高等教育規模的急速擴大,提高了我國高等教育的辦學效益,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社會對高級專門人才的迫切需求,但同時也帶來一系列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為高等教育投入趕不上學生規模擴大的速度,辦學條件普遍緊張,師資出現結構性短缺,學科專業結構調整不夠及時,教育教學改革跟不上發展的需要,一些高校教育教學質量令人擔憂。
胡錦濤同志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講話中強調指出:“不斷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必須始終貫穿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各項工作中。”《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基本要求。”可見,提高教育質量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
從人才強國和教育強國的建設需要看,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歷史和現實表明,發展高等教育不僅是發達國家保持領先地位的法寶,也是發展中國家奮起直追的捷徑。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快速崛起充分顯示了人才第一資源和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的巨大力量,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和發展科學技術方面均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世紀以來,中國經濟逐步出現重大轉型,經濟發展模式從高消耗拉動增長轉向高科技、高人才引領發展。在這個轉型過程中,人才資源既是稀缺資源,也是其中的關鍵要素。依靠人才興邦,依靠人才強國,大力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國力,是人才強國戰略的要義。可以說,人才強國戰略的核心是人才興國,目標是建設現代化強國,重點是建設人才資源強國。我國是人口大國,人力資源很豐富;但我國是人才弱國,人力資本很匱乏。要把人力資源變為人力資本,必須靠高質量的教育來實現,將教育質量作為發展的生命線。
查看全部↓
導論
第一章 信度與效度理論
第一節 心理測驗的產生
第二節 信度
第三節 效度
第二章 新一代測驗理論
第一節 新一代測驗理論的源起
第二節 新一代測驗理論的核心——認知診斷
第三節 認知診斷測驗的開發和應用
第三章 美國高校學生學習評估
第一節 美國高等教育外部質量保障中的學生學習評估
第二節 美國高校學生學習成果評估現狀
第三節 美國詹姆斯麥迪遜大學學生學習成果評估
第四節 美國高等教育領域的大規模學生學習評估
第四章 英國高校學生學習評估
第一節 英國高等教育外部質量保障中的學生學習評估
第二節 英國高校學生學習評估研究與實踐
第三節 英國高等教育領域的大規模學生學習評估
第五章 澳大利亞高校學生學習評估
第一節 澳大利亞高等教育外部質量保障中的學生學習評估
第二節 澳大利亞高校學生學習評估研究與實踐
第三節 澳大利亞高等教育領域的大規模學生學習評估
第六章 中國高校學生學習評估現狀
第一節 中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中的學生學習評估
第二節 中國高校學生學習評估研究
第三節 大學生眼中的中國高校學生學習評估
第七章 國際比較視野下中國高校學生學習評估反思
第一節 美國、英國、澳大利亞高校學生學習評估比較
第二節 發展性學習評估: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的重要方式
第三節 高校公正評價學生學業內涵探析
第八章 中國高校學生學習評估實踐探索案例
第一節 學習導向評估項目
第二節 大學生公共心理學學習準備與學習需求調查分析
第三節 目標設置理論在高校學生學習評估中的應用
第四節 課堂評估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
第五節 課外學習時間投入對能力發展的影響
結語
附錄
附錄一 “為了學習的評估”案例
附錄二 評估2020:高等教育評估改革的七條建議
附錄三 高校學業評估調查
附錄四 大學生心理學學習準備與學習需求調查
附錄五 2011年H大學本科生就讀經歷調查問卷(部分)
參考文獻
后記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