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空間集聚是產業活動最顯著的地理特征之一,有助于提高生產率和產業競爭力、促進創新活動、推動區域和城市經濟增長。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轉軌、產業升級、生態覺醒等內外環境變化,中國大都市制造業經歷了空間重組過程,培育和引導制造業空間集聚也成為城市參與區域乃至全球競爭的重要政策工具。《中國沿海大城市制造業空間集聚研究》以江蘇省制造業最為發達的蘇州和無錫兩個城市作為實證區,著重分析改革開放以來,大都市內部尺度上制造業空間集聚的格局演變、驅動機理以及城市化效應。總體上,蘇州和無錫制造業經歷了較為明顯的郊區化和空間再集聚過程。除了交通條件、外部規模經濟等傳統區位因素外,制度安排、環境保護等對企業空間集聚也有較大影響。內外資企業之間形成了外資企業集中在開發區和部分條件較好的省級開發區、內資企業集中在省級開發區和鄉鎮工業園區的空間分工格局,高技術企業相對于低技術企業在空間上更傾向于向靠近中心城區分布。制造業空間集聚過程帶來了人口集聚和城鎮用地擴展等城市化現象,但現階段無錫制造業發展引致的城鎮用地擴張程度要明顯高于人口集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