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特定的人,在一種特定的情境下,究竟為什么一定要這樣做?為什么不那樣做?他/她的行為究竟是受什么力量影響的?他/她在追求什么樣的目標?他/她的決心又有多堅定?以上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屬于動機心理學的研究范疇。《動機心理學》悉心甄選了眾多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從自我經歷談起,為讀者清晰描繪了各種典型的動機行為。作者從對“本能”、“欲望”等概念的詮釋切入,通過對情境激勵的分析,逐步過渡到經典動機心理學理論;著重介紹了意志力研究、心流體驗、動機能力理論,以及動機測量,詳細闡述了動機作用的理論模型。萊茵貝格教授的《動機心理學》兼具學術性和應用性,自1995年問世至今,已被德國多個高校選作基礎心理學教材,并作為經理人培訓教材而廣受歡迎。
萊茵貝格教授的《動機心理學》悉心甄選了眾多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從自我經歷談起,為讀者清晰描繪了各種典型的動機行為。作者從對“本能”、“欲望”等概念的詮釋切入,通過對情境激勵的分析,逐步過渡到經典動機心理學理論;著重介紹了意志力研究、心流體驗、動機能力理論,以及動機測量,詳細闡述了動機作用的理論模型。
第一版序言第七版序言第一章 導論 動機心理學的課題 什么是動機作用? 兩種分析角度:推動力和吸引力第二章 早期觀點:本能和欲望 本能 用欲望解釋行為 弗洛伊德的欲望學說一行為主義對欲望的解釋——C.L.赫爾第三章 動機是人和環境的交互作用 需求的壓力和要求特征——K·勒溫 緊張系統一場力和沖突 人和環境交互作用的分類 從個體分析到普遍結論—人和環境的互動是需求和壓力的 互動——H.A.默瑞第四章 成就動機作用 成就動機的表現形式 動機和動機作用 成就動機—社會層面上的成就動機作用—風險選擇模型 “認知轉向”和自我評價模型 詮釋成功和失敗的原因—自我評價模型—動機訓練項 目及課程一教學中的評分標準取向 相關理論構想 動機取向—關于天賦的自我認知—習得性無助第五章 權力動機作用 權力是社會生活的一種基本狀態 權力行為的結構 尋找權力動機 權力取向的發展階段 領導者的權力結構 權力動機作用的科研現狀第六章 復雜動機結構的分析 豐富的日常行為激勵 工具主義理論 廣義認知動機作用模型 自我效能和結果預期的區別 行為的自我激勵 動機決定行為偏好,目標又為行為偏好服務 一個璀璨奪目的概念:外源性動機與內源性動機作用 對內源性動機作用的各種理解一興趣與內源性動機作用 心流體驗是一種普遍存在的行為激勵 熱愛冒險與尋求刺激第七章 動機作用與意愿 意愿作為一個過程的標志 行為控制 行為的盧比可模型第八章 科研新發展:動機、目標與生活質量的關系 談談意志力過程的必要性 基本動機與動機的自我認知 符合動機的目標與生活質量 動機能力 理論綱要一初步科研成果第九章 如何測量動機? 動機測量的特點 一份動機診斷流程圖 診斷流程圖的應用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