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顧客感知角度研究顧客資產驅動因素和子驅動因素構成、測量及其對顧客資產的影響與作用機制,研究成果為服務型企業管理人員所關注的顧客滿意、歸屬、忠誠管理問題有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對于促進服務型企業如何與顧客建立、保持高質量關系,獲取核心競爭優勢,推動我國現代服務業的科學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借款篇
案例1:法定代表人使用偽造的印章借款,借款關系是否有效成立?
案例2:借款合同未約定利息,出借人能否主張逾期利息?
案例3:對于借款擔保,仲裁庭應否主動審查保證期間?
案例4:抵押房產尚未補交土地出讓金,抵押是否有效?
案例5:信用卡領用合約中關于利息、滯納金的條款,銀行是否負有提示義務?
案例6:借款是否可以通過簽訂《債轉股協議》及《股權質押協議書》的形式進行償還?
案例7:債權轉讓能否溯及爭議解決條款?
案例8:涉嫌刑事犯罪可否成為解除《借款合同》的事由?
案例9:一人公司能否為自己的股東提供最高額擔保?
案例10:借款人與用款人不一致時,還款責任該如何承擔?
案例11:信用卡糾紛中,應如何認定擔保責任?
案例12:借款人主張預扣利息,應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
案例13:借款合同對利息約定不明,該如何處理?
案例14:借款保證人身患精神殘疾,是否能夠免責?
案例15:物的擔保與保證共存時,應以何者優先?
案例16:借款人否認其簽名的真實性,是否必須進行鑒定?
案例17:合同約定利率參照人民銀行同期利率浮動,應如何認定利率標準?
延伸
保險篇
案例1:保險公司對肇事者因“疲勞駕駛”導致的交通事故損失,是否應當賠償?
案例2:被保險人放棄對第三人追償,保險人如何賠償?
案例3:《特種車保險條款》的擴展條款是否約束保險公司的賠償范圍?
案例4:保險公司在格式合同中關于按責賠償的規定是否有效?
案例5:申請人墊付的自費藥金額是否屬于被申請人賠付的范圍?
案例6:被保險人在事故后存在逃逸情形時的責任免除條款能否對申請人生效?
案例7:暴雨導致的發動機進水受損是否屬于被申請人賠償范圍?
案例8:保險人對交通事故認定書的證明力有異議,被保險人可否獲得賠償?
案例9:如何認定發生交通事故時涉案車輛的駕駛證是否經過交通管理部門交通檢驗?
案例10:如何理解疾病保險中的“首次發病”?
案例11:車輛過戶后,被保險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案例12:申請人與受害人私下調解達成的賠償金額超過法定賠償標準應如何處理?
案例13:保險代理合同的性質如何認定?
案例14:交通事故的發生是否直接導致醫療費用的產生?
案例15:被保險車輛被海浪打翻,導致海水進入車輛,造成損壞,是否屬于保險公司承保的范圍?
案例16:超載能否成為拒賠的理由?
案例17:對保險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是否盡了說明義務?
案例18:貨物運輸期間發生的短量損失是否屬于“一切險”的范圍?
案例19:被保險人能否成為第三者責任險中的第三者?
案例20:駕駛員“頂替”是否可以成為保險公司的免責事由?
案例21:保險人是否可以因為追償時效即將到期而拒絕向被保險人支付賠償金?
延伸
其他類
案例1:典當行提供的借款能否預扣綜合費用?
案例2:股權配資合同的性質為何?
案例3:客戶不會操作是否是要求貴金屬公司承擔損失的理由?
案例4:代客理財損失由誰承擔?
案例5:以點擊同意方式成立的電子合同是否有效?
案例6:互聯網金融中應注意保存電子證據
案例7:客戶聲稱交易員盜取密碼,損失誰承擔?
案例8:公章為偽造,如何確定居間報酬?
案例9:約定保底條款的委托理財合同效力如何?
案例10:被委托人拒不提供理財產品期滿后的情況,委托人能否要求返還本金和收益?
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