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帶領讀者走進山東省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德開小學,零距離接觸那里的教師,真切地感受他們的成長、體會他們的心路歷程。
本書從不同的視角具體展現了德開小學名師成長俱樂部教師的成長軌跡,是中小學學校領導和教師急需的教師自主自愿發展的參考案例,有助于教師從根本上解決職業倦怠問題,找到教師專業發展的引擎。全書從多方面來闡述名師成長的要素,是一部不錯的教師成長指導用書。
序(一)
黨和國家一直把教師工作擺在極其重要的戰略位置,《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要求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勉勵廣大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教師。顯而易見:
教師隊伍建設,師德居先。尤其在當前,市場經濟深入發展,人們的價值取向趨向多元,各種思潮、誘惑日益增多,加強師德建設,教育、引導全體教師保持心靈上的一方凈土成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頭等大事。
如何通過創新師德建設,助力教師專業成長,進而促進學校教育內涵式可持續發展?德州市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我們認為,新時期的師德建設應該是教育行政管理者按照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及職業標準,通過學校為教師成長導航、服務,引領教師個體系統化地優化,提升個人職業行為質量,生成優秀的教育品質,形成教育特色,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同時成就名師的教育管理行為,是激發教師專業成長的內驅力、實現教師專業內涵式發展的過程。
德州市自2010年啟動新時期師德建設工程以來,數年如一日,真抓實干,如星火燎原,蓬勃發展,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35N1工作模式,得到了教育部的表彰。其中的N是指在師德建設持續推進過程中建設形成的N個師德建設研發基地,它們是加強師德建設、助力教師專業成長的實驗田,是師德建設成熟成功模式的生產基地和推廣中心。德開小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領頭羊之一,他們研發的名師成長俱樂部在三年的運作過程中,總結出了具有自己特點的教師專業成長13665模式,也稱為德開模式,在引領教師專業化成長方面成效顯著,帶動了我市一大批中小學校快速發展,在全省乃至全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現在,德開小學將自己通過創新師德建設、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方面的經驗編寫成書,這不僅是對德開小學名師成長俱樂部三年探索的回顧和總結,有益于他們自身工作的進一步改善和提升,也必將為那些已經或準備建立名師工作室,期望以名師成長引領學校科學發展的同行們提供借鑒的經驗。
張書鵬2017年1月1日
注:
張書鵬,德州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
序(二)
他們相信成長
常常有人用現象來表述一種發展的狀態,其實現象何嘗不是本質的另一種表現方式。由此來觀察發生在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德開小學名師成長俱樂部的成長現象,似乎也能很快觸摸到其成長背后的理性,他們的理性在于情感,他們的理性在于自組織,最終聚焦為每一位德開教師對自己成長的無限信任。
是的,唯有來自心靈深處的信任感才能夠支撐一個人堅持做一件事情,任勞任怨,無怨無悔。
我很喜歡這個書名:
名師成長的21個細節,沒有成功者的咄咄逼人,沒有付出者的委屈自憐,恰恰以一種平和、緩慢的講述讓我們跟隨德開小學名師成長俱樂部的成長足跡前行。
教師們平實的話語里有著真實的力量,讓我們相信:
這里發生的每一個故事都有價值的痕跡,都是來源于教學現場的領悟,是和學生們一起共同經歷成長之后的真實記錄,包含著我們最敬畏的師道;
這里發生的故事有自然的旨歸,交錢受累絕不是功利性的目標所能引領的行為,或許就是不問收獲的耕耘才讓耕耘如此堅實;
這里發生的故事還是有智慧的,那些獨一無二的我,那些超越高大上的我,都是實實在在地寫就了對人的成長內在規律的智慧選擇:
自組織。
于是,教師們也自己相信自己,一切成長都是由自己決定的。
還有,廣闊的展示平臺、多元的研修方式、開放的教育行走、深植的專業根基,都在德開小學名師成長俱樂部的教師的實踐中緩緩展開。
筆者和德開小學結緣已有多年,見證著名師成長俱樂部在教育的價值體系中奮斗成長的時時刻刻,這樣的成長故事是寫不完的。
還有一段不得不說的話:
故事背后的情感引擎是德開小學的孟杰校長,這是一位年輕的開拓者,在他的身上很容易感受到中國學者的擔當和教育家的情懷,一如他領導下的學校的風度與他的儒雅相得益彰,又顯現出在時代發展背景下對未來人才成長的關切。是他讓教師知道:
對學生的未來,我很重要;
對我自己的成長,我相信!
德開小學的名師成長是一個個案,我還不想著急地給予此一個概念和符號,那是對成長的不尊重,就讓我們繼續讓教師在魯西北的平凡校園里,用自己的力量創造生命成長的本來狀態吧。
每一個生命都是奇跡,相信他們!
李秀偉2017年4月16日
注:
李秀偉,廣東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校長,齊魯名師,全國傳統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國培專家,山東省中小學教師遠程研修指導專家,全國知名教育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