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男,漢族,1966年9月生,山西省盂縣人,研究員,產業經濟學博士生導師,經濟學博士,應用經濟學博士后,F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應用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產業經濟學創新型學科首席專家。獲得上海市決策咨詢研究成果二等獎,上海市政府上海2040城市規劃研究優秀成果獎等,近年來主持各類重要課題60多項,其中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項課題、國家高端智庫理事會重大課題、上海哲社課題、上海市決策咨詢重大課題等省部級以上課題20多項,在《管理世界》《科研管理》等重要期刊和《經濟日報》《解放日報》《文匯報》等重要媒體理論版發表獨立作者論文數十篇,出版專著20多部。
蔣媛媛 1981年1月生于廣西桂林,祖籍遼寧東港,經濟學博士,應用經濟學博士后,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應用經濟研究所產業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在《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經濟管理》等核心刊物和《中國社會科學報》、澎湃社等重要媒體獨立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一部,參與合著學術著作十余部,主持和參與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高端智庫項目研究及地方政府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項目30余項,獲上海市哲社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一等獎(獨立作者)、上海市決策咨詢研究成果獎二等獎(集體)、上海援疆優秀規劃設計(2010-2012)評獎活動優秀獎(集體)。
第一章 世界科創中心發展轉移的經驗過程
第一節 英國和歐洲大陸: 從科創中心到制造中心
一、 第一次技術革命的發生與發展
二、 第一次技術革新與第一次工業革命
三、 英國: 從科創中心發展為制造中心
第二節 美國: 從制造中心到科創中心的嬗變
一、 第二次技術革命的發生與發展
二、 美國的搭便車策略
三、 生產組織創新與美國世界制造中心地位奠定
四、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科創中心發展
第三節 次貸危機和新產業革命背景下美國科創中心的建設舉措
一、 美國重振制造業戰略
二、 美國工業互聯網挑戰德國工業4.0
第二章 產業革命中科創中心發展轉移的機理分析
第一節 產業革命發展與科創中心的形成相輔相成
一、 創新與第一次產業革命
二、 創新與第二次產業革命
三、 創新與第三次產業革命
第二節 世界科創中心的發展模式與路徑
一、 英國科創中心的發展模式
二、 美國科創中心的崛起路徑
第三節 產業革命與科創中心轉移的內在關系
一、 技術與產業之間的內在有機聯系
二、 科技創新與產業革命之間的內在關聯
三、 產業革命的完成與科創中心形成交替進行
第四節 新產業革命背景下的制造中心與科創中心發展的趨勢走向
一、 新產業革命興起與發展
二、 國際產業發展新格局中各國科創中心發展戰略路徑調整
三、 新形勢下發達國家的產業政策以及我國的戰略規劃
第三章 歷程與模式: 上海從制造中心到科創中心的發展演變
第一節 上海從制造中心到科創中心的發展階段劃分
一、 引進技術與制造業發展階段(1949年20世紀90年代中期)
二、 技術引進、消化、吸收與制造業發展階段(19952010年)
三、 自主創新與科創中心建設階段(2011年至今)
第二節 上海從制造中心到科創中心轉型的路徑模式
一、 從以技術引進加速傳統要素積累到向要素升級、融合發展轉變
二、 打造科創中心為提供產業智能化升級的技術支撐
三、 以研發能力積累、自主創新能力提升促進市場優勢轉換為技術優勢
四、 以體制機制創新激發市場創新活力
五、 積極支持本土跨國企業發展
第四章 創新轉型: 上海從制造中心到科創中心的驅動機制
第一節 從制造中心到科創中心的上海發展動力轉變
一、 需求側: 由投資驅動轉向消費驅動
二、 供給側: 由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第二節 從制造中心到創新中心驅動上海發展轉型
一、 改革開放以來的上海經濟增長
二、 上海發展轉型的適應性調整(19781991年)
三、 上海發展轉型的戰略性調整(19922003年)
四、 上海發展轉型的跨越式調整(20042008年)
五、 上海發展轉型的深入調整(2008年至今)
第三節 動力轉換與發展轉型引領上海科創中心建設
一、 優化外資在科技創新中的作用,引導外資融入上海的科技創新體系
二、 重視自主創新,持續加強對科技創新的投入,提高原始創新效率
三、 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建立產學研協同發展機制,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第五章 率先改革: 上海從制造中心到科創中心的體制機制突破
第一節 上?萍俭w制的演變
一、 以科研機構的管理體制改革為核心,推動科研和生產融合(19781991年)
二、 以科技體制改革的深化,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和科技成果轉化(19922005年)
三、 提高城市創新能力,以科技體制的創新,助力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2006年至今)
第二節 上海科技體制改革的經驗分析
一、 細化并貫徹落實國家戰略,進行前瞻性布局,推進科技體制重點環節突破
二、 聚焦創新基地,探索科技融資、成果轉化、知識產權保護
等制度上的先行先試
三、 完善科技管理體制,優化科技資源的配置方式
四、 建立企業主導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培育科技創新的組織模式
五、 完善科技金融結合機制,打造多層次、全方位金融體系
六、 完善人才政策,集聚科技創新的人力資源
七、 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完善中介服務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第六章 新時代的新探索: 開啟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新征程
第一節 科創中心建設進入全面推進階段
一、 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二、 先行先試取得多項改革試驗成果
三、 產業創新能級顯著提升
四、 創新創業環境優化
五、 原始創新能力增強
第二節 科創中心發展不僅關系上海發展,還關乎國家未來
一、 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兩步走
二、 新時代上?苿撝行慕ㄔO面臨全新課題
第三節 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新方略
一、 明晰功能定位,打造戰略高地
二、 集聚國之重器,建造創新引擎
三、 積極探索制度性突破新路
四、 攬四海英才,建設人才高峰
五、 營造良好環境,促萬眾創新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