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機械制造技術基礎(第2版)》是教育部面向21世紀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計劃項目--“工程制圖與機械基礎系列課程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成果,是教育部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重點教材,也是華中科技大學百。門精品課程教材之一。
本書以金屬切削理論為基礎,以制造工藝為主線,以產品質量、加工效率與經濟性三者之間的優化為目標,通過整合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金屬切削機床、機床夾具設計和機械制造工藝學等課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編寫而成,主要內容包括:切削與磨削過程,制造工藝裝備,機械加工質量分析與控制,工藝規程設計,以及電子束與離子束加工、電火花加工、電解加工、激光加工、超聲波加工等非傳統加工方法。在此基礎上,為適應科學技術的發展,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還介紹了以高速切削、高效磨削、非金屬硬脆材料切削、快速成形、微細制造、超精密加工、柔性制造、智能制造等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技術和以現代管理理論和方法及計算機網絡技術為基礎的先進生產模式。
本書具有概念清楚、內容簡明、敘述通俗、體系完整、便于學習的特點,可作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等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供近機類各專業的學生及從事機械設計制造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0 緒論
0.1 制造業和制造技術
0.2 機械制造科學的概念與研究內容
0.3 先進制造技術的特點及發展趨勢
0.4 課程的學習要求和學習方法
習題與思考題
第1章 切削與磨削過程
1.1 金屬切削過程與刀具的基本知識
1.2 金屬切削過程的變形
1.3 切削力
1.4 切削熱與切削溫度
1.5 刀具磨損與耐用度
1.6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及其改善
1.7 刀具材料和幾何參數的選擇
1.8 切削用量的合理選擇
1.9 切削液的合理選用
1.10 磨削過程及磨削特征
1.11 高速切削與高效磨削
1.12 非金屬硬脆材料的切削
習題與思考題
第2章 制造工藝裝備
2.1 典型加工方法與常用刀具
2.2 金屬切削機床的基本知識
2.3 軍床
2.4 齒輪加工機床
2.5 磨床
2.6 組合機床
2.7 數字控制機床簡介
2.8 機床夾具
習題與思考題
第3章 機械加工質量分析與控制
3.1 機械加工精度與獲得方法
3.2 原始誤差對加工精度的影響
3.3 工藝系統受力變形對加工精度的影響
3.4 工藝系統的熱變形對加工精度的影響
3.5 加工誤差的統計分析
3.6 保證和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徑
3.7 機械加工表面質量
3.8 機械加工中的振動及控制
習題與思考題
第4章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制定
4.1 概述
4.2 零件的工藝性分析
4.3 定位基準的選擇
4.4 工藝路線的擬定
4.5 機床加工工序的設計
4.6 工藝過程的生產率與技術經濟分析
4.7 工藝尺寸鏈
4.8 成組技術與CAPP
4.9 箱體類零件的加工工藝分析
4.10 裝配工藝規程設計
習題與思考題
第5章 非傳統加工與先進制造技術
5.1 非傳統加工
5.2 微細制造技術
5.3 超精密加工
5.4 柔性制造自動化技術與系統
部分習題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