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化學實驗》是全國高等醫藥院校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系列教材之一,屬于醫藥院校學生必修的基礎實驗課。本書緊密結合醫藥學科的發展和教學模式的轉變,特別是近年來醫學教育改革的實踐,力求突出和貫徹執行教育部提出的“三基”、“五性”和注重實用性的特點。為了使學生建立一套完整的醫用化學實驗研究體系,本教材以理念創新和體系創新為原則,堅持以培養學生能力為核心,以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為指導,建立經典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等多層次的實驗教學體系,設計安排了常規知識、基本操作、性質及合成實驗、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以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加強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訓練,使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實驗能力,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創新意識,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本教材在參閱國內外新近出版的相關實驗教材、在調研兄弟院校實驗教學建設情況的基礎上,結合多年的醫用化學實驗教學經驗編寫而成。
本書將傳統的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結構化學等實驗中與醫藥關系密切的部分有機整合而成,注意與醫藥及其相關專業的內在聯系,加強與醫藥及其相關專業的聯系點,突出創新性、系統性和適用性。本教材共33個實驗,其中基本操作實驗13個、有機物性質及合成實驗8個、綜合性實驗6個、設計性實驗6個。基本操作和性質實驗,主要是使學生能理解醫學各學科理論體系并能很好起輔助作用的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主要是使學生在對各專科相關實驗知識和方法有初步認識的基礎上向多學科知識交叉融合、實驗技術涉及面較廣的綜合性實驗遞進;設計性實驗,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及動手能力。本教材內容包括溶液配制、藥物合成、動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離和純化、鑒定以及含量測定等實驗,另有醫用化學實驗規則、基本操作等化學實驗基本常識。希望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提高學生基本的醫學科研能力、嚴謹的科研作風和創新思維能力。
本教材一律采用法定計量單位,有機化合物的名稱也遵循我國有機化合物命名原則,在附錄中摘編了常用的試劑配制、緩沖溶液、常見毒性危險性化學藥品以及常見具有致癌性化學物質等數據資料,以供查閱。
本書讀者對象以本專科臨床醫學、護理、醫學影像專業為主,兼顧康復醫療、應用物理、生物醫學工程、檢驗、法醫、衛生管理、醫學信息等專業的需求。本書涵蓋了醫學學生的基礎醫學實驗教學,通過對不同板塊必選實驗項目和自選實驗項目相結合,可滿足學生本專業的培養特點和要求。本書也可供醫學院校各專業師生及實驗室人員使用和參考。
本書編寫工作由王玉民、龐現紅(第一章),申世立(第二章),侯超(第三章),朱焰(第四章),陳震、林曉輝(第五章)、姜洪麗、葛燕青(附錄)等完成。由于水平有限,雖經反復修改,書中疏漏之處難免,希望讀者多提寶貴意見,不勝感激。
編者
201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