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是一門與現代生物學、化學、分子生物學有一定程度交叉的學科,因此本書既保持了從分子水平上介紹生物化學知識的特色,又拓展了從細胞水平、亞細胞水平等方面介紹與生物化學相關的內容。本著“理論知識必需、夠用”的高職高專教材編寫要求,較重視實際應用問題。本書主要涵蓋蛋白質化學、核酸化學、酶、維生素和輔酶、糖代謝、生物氧化、脂類及其代謝、蛋白質降解及氨基酸的代謝、蛋白質的生物合成體系、物質代謝的調控等內容。
吳澎,副教授,博士。中國食文化研究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食品科技協會會員,美國谷物化學家協會會員,中國農學會會員,山東食品科技學會會員,泰安市傳統食品協會副會長,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訪問學者,英國皇家農業大學長期訪問學者,國際核心期刊美國農業與生物科學期刊特邀編輯,非洲生物、環境科學期刊等國際期刊特邀審稿人,《中國食文化》期刊特邀撰稿人,泰安市茶文化協會副會長。
主編出版四部教材,副主編、參編九部,有豐富的教材組織寫作經驗。出版《女人的魅力圣經》、《如何做好父母》等暢銷書,有較強的文字功底。除專業論文外,在公開報刊發表多篇科普文章。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文化及茶文化的定義1
第二節茶文化的功能4
第二章茶文化發展史
第一節飲茶溯源——茶的起源11
第二節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16
第三節茶文化的對外傳播28
第三章茶葉基礎知識
第一節茶葉的命名及分類32
第二節中國名茶36
第三節茶的選購與儲藏48
第四章茶與健康
第一節茶葉中的生化成分及保健功能53
第二節科學飲茶常識59
第三節茶食品及花草茶、水果茶61
第四節名人與茶69
第五章茶具茶水鑒賞選擇
第一節茶具的種類及選擇80
第二節紫砂壺的選用和保養85
第三節泡茶用水的選擇93
第四節天下名泉及傳說故事96
第六章茶書典籍及文學藝術
第一節茶書典籍103
第二節茶與文學藝術117
第七章飲茶習俗
第一節中國的飲茶習俗132
第二節外國的飲茶習俗146
第八章茶藝基礎知識
第一節習茶基本要求153
第二節沖泡技巧158
第三節茶席設計164
第九章茶道
第一節自然之道與茶168
第二節中和思想與茶173
第三節禪宗思想與茶177
第四節各國茶道181
參考文獻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