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教育的根本。教師專業的發展是教師的根本。如何使教師的專業得到較快的發展是一切懂教育的人十分關注的問題。 如何展開以課例為載體的研究,《長方形面積計算教學研究(小學數學教師新探索)》(作者羅永軍)提供了很好的范例,給出了具體的操作方法,特別是對老師們如何開展以課例為載體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參考價值。 本書從多個維度對長方形面積的教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每一個維度都能給我們的教學提供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啟示與操作方法。 本書中“本體性知識的解讀與啟示”這部分內客,是讓讀者能夠提高自己的數學知識水平。
羅永軍,杭州市中青年學科帶頭人、中國教育學會基礎教育評價專業委員會理事、浙江省科研先進個人。
序
第一章 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本體性知識解讀與啟示
1.1 求面積為什么是以計算為主?
1.2 計算長方形的面積公式為什么是“長×寬”?
1.3 小學和初中的面積公式有區別嗎?
1.4 面積學習為什么從長方形開始?
1.5 教學時學生的研究素材以什么為宜?
1.6 教學時有哪些數學思想方法可以滲透?
第二章 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大綱、課標要求和啟示
2.1 初學年限基本固定,為什么?
2.2 教學內容略有變化,是什么?
2.3 教學建議趨向一致.是怎樣?
2.4 教學目標多元拓展,有哪些?
2.5 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相關闡述及啟示有哪些?
第三章 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教科書編排特點之比較 序
第一章 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本體性知識解讀與啟示
1.1 求面積為什么是以計算為主?
1.2 計算長方形的面積公式為什么是“長×寬”?
1.3 小學和初中的面積公式有區別嗎?
1.4 面積學習為什么從長方形開始?
1.5 教學時學生的研究素材以什么為宜?
1.6 教學時有哪些數學思想方法可以滲透?
第二章 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大綱、課標要求和啟示
2.1 初學年限基本固定,為什么?
2.2 教學內容略有變化,是什么?
2.3 教學建議趨向一致.是怎樣?
2.4 教學目標多元拓展,有哪些?
2.5 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相關闡述及啟示有哪些?
第三章 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教科書編排特點之比較
3.1 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單元知識在不同時期是怎樣編排的?
3.2 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教學內容在不同時期是怎樣呈現的?
3.3 現行的教材在知識和能力的要求上有什么不同?
3.4 現行的教材給出了哪些教學引入?
3.5 現行的教材提供了哪些學生操作實驗?
3.6 現行的教材設計了哪些課堂練習?
3.7 部分港臺教材的編排特點有哪些?
第四章 長方形面積計算學前情況分析
4.1 怎樣確定學生的教學起點?
4.2 怎樣進行前測及分析?
第五章 長方形面積計算的課堂教學研究
5.1 為什么“精講多練”型課堂逐漸淡出了主流?
5.2 為什么大家都愛說“根據建構主義
5.3 怎樣借鑒幾何學習理論設計課堂教學?
5.4 怎樣的課是一節“好課”?
5.5 怎樣對本課進行課堂觀察與診斷?
第六章 長方形面積計算教學中教師易錯的語言表達
6.1 要求出長方形的面積,就必須要知道它的長與寬嗎?
第七章 長方形面積計算練習中學生常見的錯誤
7.1 是“錯”還是“誤”?
7.2 學生作業中的常見錯誤有哪些?
7.3 學生為什么經常用錯面積和周長計算公式?
7.4 怎樣提高正確率?
第八章 長方形面積計算的習題評價與設計
8.1 什么是好題?
8.2 如何進行習題評價?
8.3 怎樣設計相關的開放題與題組題?
附錄
附錄1 長方形面積計算經典教學設計、課堂實錄
附錄2 長方形面積計算習題集萃
附錄3 “長方形面積計算教學”校本教研活動方案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