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機能實驗學是一門獨立的實驗課程,它把生理學、藥理學和病理生理學三門實驗課的內容進行有機的融合、優化和重組,實現了學科間的互相交叉滲透,克服了傳統學科的實驗分散、重復開設、綜合效果較差、實驗資源浪費等缺點,實現了教學設備和資源的共享。
本書共分為四篇:第一篇是基礎篇,系統介紹了機能實驗學的基本原理、常用實驗儀器和操作技術;第二篇是基本實驗篇,按照人體系統詳細介紹了生理學、藥理學和病理生理學的實驗原理和方法;第三篇是綜合實驗篇,詳細介紹了生理學、藥理學和病理生理學學科交叉產生的實驗;第四篇是實驗設計篇,不僅介紹了實驗設計的基本思路,而且介紹了專業設計、統計設計和實驗動物設計等方面的內容。
前言
緒論
第一篇 基礎篇
第一章 BL-420生物信號采集處理系統的原理與使用
第一節 BL-420生物信號采集處理系統
第二節 常用儀器設備使用方法
第二章 常用實驗動物的選擇
第一節 常用實驗動物的生物學特性及其選擇應用
第二節 實驗動物的選擇原則
第三章 常用實驗動物技術
第一節 動物的抓取固定法、分組編號和標記方法
第二節 動物的給藥、取血、處死法
第三節 常用手術器械操作技術
第四節 常用實驗手術方法
第五節 常用實驗動物麻醉方法
第六節 常用生理鹽溶液、麻醉劑和藥物劑量的換算
第四章 虛擬仿真實驗系統
第一節 VBL-100的系統結構
第二節 VBL-100的使用
第二篇 基本實驗篇
第五章 神經系統實驗
實驗一 電刺激強度、頻率與骨骼肌收縮反應的關系
實驗二 神經干動作電位的引導
實驗三 神經興奮傳導速度的測定
實驗四 神經干不應期的測定
實驗五 反射弧的分析
實驗六 大腦皮層運動機能定位
實驗七 去大腦僵直
第六章 血液和循環系統實驗
實驗八 血液凝固及其影響因素
實驗九 ABO血型鑒定與交叉配血
實驗十 蛙心起搏點分析、期前收縮和代償間歇和蛙心灌流
實驗十一 人的心音聽診
實驗十二 人體動脈血壓測定
實驗十三 人體心電圖的描記
實驗十四 心血管活動的調節及影響因素
實驗十五 家兔減壓神經放電
實驗十六 強心苷對離體蛙心的作用
實驗十七 亞硝酸異戊酯的擴血管作用
實驗十八 失血性休克動物模型的復制與解救
實驗十九 急性右心衰竭
第七章 呼吸系統實驗
實驗二十 膈神經放電
實驗二十一 呼吸運動的調節及胸膜腔負壓的測定
實驗二十二 不同類型缺氧動物模型制備和觀察
實驗二十三 實驗性肺水腫
實驗二十四 呼吸功能不全及其搶救
實驗二十五 尼可剎米對嗎啡呼吸抑制的解救作用
實驗二十六 可待因的鎮咳作用
實驗二十七 藥物對豚鼠離體氣管的作用
第八章 消化系統實驗
實驗二十八 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和藥物的影響
實驗二十九 實驗性肝性腦病
實驗三十傳 出神經藥對離體腸肌的作用
實驗三十一 抗高血壓藥物對離體血管平滑肌的作用
實驗三十二 肝功能對藥物作用的影響
實驗三十三 硫酸鎂的導瀉作用
第九章 泌尿系統實驗
實驗三十四 影響尿生成的因素
實驗三十五 急性中毒性腎功能不全
實驗三十六 利尿藥與脫水藥的利尿作用及對尿電解質的影響
第十章 感覺器官實驗
實驗三十七 視力、視野測定和色覺檢查
實驗三十八 視覺調節反射和瞳孔對光反射
……
第三篇 綜合實驗篇
第四篇 實驗設計篇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