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致力于培養專業基礎知識扎實和綜合能力強的復合型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以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為基點,分析政府、市場、社會之間的關系以及各級政府之間的財政關系。
全書秉承現代經濟學研究方法和我國財政學理論分析規范,構建基礎理論支出收入收支平衡政府間財政關系財政治理的課程框架。基礎理論包括公共產品理論、公共選擇理論和外部性理論,結合中國經濟發展實際進行分析;公共支出部分重點分析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對我國公共支出的現狀及其改革趨勢做了重點研討;財政收入部分包括稅收原理、中國稅制和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收支平衡部分主要介紹政府債務管理和政府預算管理,并關注地方政府公債問題;政府間財政關系、財政政策部分,對我國現行財政體制及財政政策進行分析,探討現行體制存在的問題及未來的改革方向。
本書采用問題導向型教學模式,以問題為核心設計教學內容,串聯教學過程。運用多工具、多手段、多視角分析財政理論,解讀財政制度、政策,激發學習者的問題意識,培養其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方便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本書提供電子課件、電子教案、習題答案、視頻案例和模擬試卷等資料,索取方式見本書*后一頁。
本書適合于經管類專業本、專科生使用,也可以滿足財經實踐工作者的學習需要,還可供研究人員參考。
以經典理論為基點,融入中國的財政理論發展與創新,向讀者全面展現豐富的財政學知識,并運用中外案例解讀財政政策。
以案例激發學習者的興趣,借助二碼鏈接網絡學習資源,用課堂金話筒練習與思考等催生讀者問題意識,培養和訓練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供電子課件、電子教案、習題答案、視頻案例和模擬試卷等資料,掃描封底左下角二維碼可下載相應資源(注意頁面內圖示,部分資源需下載權限)。
以二維碼展現豐富的網絡學習資源,包括網絡視頻、圖片、文字資料和相關網站
以問題導向,以現實解讀財政理論
提供課件、答案、視頻案例、試卷等全套教學資料
導論1
一、經濟、社會與財政 1
二、財政學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2
三、財政學的形成與發展 4
四、財政學學習指南 6
第一章 現代國家的經濟職能 8
案例引導 8
第一節 市場與政府 8
一、個人、社會與政府 8
二、市場失靈 9
三、在政府與私人之間配置資源 10
四、混合經濟、市場和政策 11
第二節 財政概述 13
一、財政的一般概念及其特征 13
二、中國財政制度的發展 14
第三節 財政職能 16
一、資源配置職能 17
二、收入分配職能 19
三、經濟穩定與發展職能 21
本章小結 23
練習與思考 23
第二章 公共產品理論 27
案例引導 27
第一節 人類的需求 27
一、私人需求 27
二、公共需求 29
第二節 公共產品概論 30
一、私人產品及其特征 30
二、公共產品的概念及其特征 31
第三節 純公共產品的供給均衡 34
一、庇古模型 34
二、鮑溫模型 35
三、威克塞爾-林達爾模型 36
第四節 公共產品供給模式 38
一、公共部門供給公共產品 38
二、私人部門供給公共產品 39
三、第三部門供給公共產品 40
四、公私伙伴關系供給公共產品 41
第五節 外部性 42
一、外部性的性質與特點 42
二、外部性類型 43
三、矯正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43
本章小結 47
練習與思考 47
第三章 公共選擇與政治均衡 50
案例引導 50
第一節 公共選擇論 50
一、公共選擇與公共選擇論 50
二、公共選擇研究方法論 51
三、公共選擇下的財政決策 51
第二節 政治均衡與財政決策 52
一、一致同意規則 53
二、多數同意規則 54
三、投票悖論 54
四、阿羅不可能定理 55
五、單峰偏好與多峰偏好 56
六、中間投票人定理 57
第三節 政黨、利益集團、官僚及尋租 57
一、政黨、政治家與選民 57
二、官僚 59
三、利益集團 60
四、尋租 61
本章小結 62
練習與思考 62
第四章 財政支出一般理論 64
案例引導 64
第一節 財政支出的原則與分類 64
一、財政支出的原則 64
二、財政支出的分類 66
第二節 財政支出規模理論 69
一、衡量財政支出規模的兩個指標 69
二、財政支出規模增長的相關理論 70
三、影響財政支出規模的主要因素 73
第三節 財政支出結構理論 74
一、財政支出結構的含義及其主要影響因素 74
二、財政支出結構優化 75
第四節 財政支出效益 77
一、財政支出效益的內涵 77
二、財政支出效益的評價方法 78
本章小結 79
練習與思考 80
第五章 購買性支出 83
案例引導 83
第一節 文教科衛支出 83
一、文化體育支出 83
二、教育支出 84
三、科學研究支出 88
四、衛生支出 90
第二節 行政管理支出與國防支出 92
一、行政管理支出概述 92
二、國防支出 95
第三節 政府投資性支出概論 98
一、政府投資性支出內涵及必要性 98
二、基礎產業投資 100
三、農業投資 105
本章小結 109
練習與思考 109
第六章 轉移性支出 112
案例引導 112
第一節 社會保障支出概述 112
一、社會保障制度 113
二、世界各國社會保障制度 118
第二節 中國的社會保障制度 120
一、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120
二、基本社會保障制度 121
三、輔助社會保險項目 125
四、社會救濟和社會福利 126
第三節 財政補貼 127
一、財政補貼概念、性質及其特征 127
二、財政補貼分類 128
三、財政補貼的經濟效應 129
第四節 稅收支出 131
一、稅收支出的概念與分類 132
二、稅收支出的形式 132
本章小結 134
練習與思考 134
第七章 財政收入一般理論 138
案例引導 138
第一節 財政收入的原則與分類 138
一、財政收入的原則 138
二、財政收入的分類 139
第二節 財政收入規模理論 141
一、財政收入規模的衡量指標 142
二、影響財政收入規模的主要因素 142
三、財政收入規模的合理界限 145
第三節 財政收入結構理論 146
一、財政收入的價值構成 146
二、財政收入的部門構成 147
三、財政收入的所有制構成 148
本章小結 150
練習與思考 151
第八章 稅收基本原理 154
案例引導 154
第一節 稅收概述 154
一、稅收的概念 154
二、稅收分類 156
第二節 稅收原則與最適課稅 158
一、稅收原則 158
二、最適課稅理論 160
第三節 稅收制度概述 162
一、稅收制度的含義 162
二、稅收制度構成要素 163
第四節 稅負的轉嫁與歸宿 166
一、稅收負擔 166
二、稅負轉嫁與歸宿 168
第五節 稅收效應 171
一、稅收與消費者行為 171
二、稅收與生產者行為 172
本章小結 173
練習與思考 173
第九章 稅收制度 176
案例引導 176
第一節 商品課稅 176
一、商品課稅概述 176
二、增值稅 177
三、消費稅 181
四、關稅 182
第二節 所得課稅 184
一、所得課稅概述 184
二、企業所得稅 186
三、個人所得稅 187
第三節 資源課稅 190
一、資源課稅概述 190
二、我國現行資源稅制度 190
第四節 財產課稅和行為課稅 191
一、財產課稅 191
二、行為課稅 194
本章小結 196
練習與思考 196
第十章 非稅收入管理 199
案例引導 199
第一節 非稅收入概述 199
一、非稅收入的含義及分類 199
二、非稅收入與稅收收入的比較 201
三、非稅收入的功能 202
第二節 政府收費的理論基礎 203
一、政府收費的含義 203
二、政府收費的分類 204
第三節 公共定價 206
一、政府收費價格的定價準則 206
二、公共定價的基本方法 208
第四節 我國稅費改革 210
一、實施稅費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210
二、深化我國稅費改革的原則 211
三、我國稅費改革的成效 211
四、完善稅費改革的建議 213
本章小結 215
練習與思考 215
第十一章 政府債務管理 218
案例引導 218
第一節 政府債務概述 218
一、政府債務及其特征 218
二、政府債務的起源與發展 220
三、政府債務的分類 221
四、政府債務的功能與效應 222
第二節 政府債務規模與結構 225
一、國債規模 225
二、國債結構 227
第三節 政府或有債務 229
一、政府直接隱性債務和或有債務 229
二、政府或有債務風險的防范和化解 232
第四節 地方政府債務 233
一、地方政府職能與地方政府債務 233
二、外國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簡介 234
三、我國地方政府債務管理 236
第五節 政府債券市場及其功能 238
一、國債市場的構成 238
二、國債市場功能 240
三、我國的國債市場 241
本章小結 243
練習與思考 244
第十二章 政府預算 247
案例引導 247
第一節 政府預算概述 247
一、政府預算含義 247
二、政府預算分類 249
三、政府預算組成及預算管理職權 251
四、政府預算原則 253
第二節 政府預算的編制、審批、執行與決算 254
一、政府預算的編制與審批 254
二、政府預算的執行與調整 255
三、政府決算 257
第三節 我國政府預算管理制度改革 258
一、完善政府預算體系,積極推進預算公開 258
二、改進預算管理和控制,完善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 259
三、加強財政收入管理,清理規范稅收優惠政策 260
本章小結 264
練習與思考 264
第十三章 政府間的財政關系 267
案例引導 267
第一節 財政分權的理論基礎 267
一、社區俱樂部理論 268
二、蒂布特模型 269
三、財政分權的優點與缺點 270
第二節 政府間職能與支出劃分 271
一、政府間職能劃分 271
二、政府間支出責任劃分 273
第三節 政府間的收入劃分 275
一、政府收入安排原則 275
二、政府間的收入安排 276
三、財政體制類型 277
第四節 我國現行的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 279
一、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 279
二、我國現行的分稅制 279
三、我國分稅制存在的問題 281
四、我國分稅制的改革與完善 282
第五節 政府間的財政競爭 285
一、財政競爭的基本內容 286
二、財政競爭的效率 286
三、我國政府間的財政競爭 287
本章小結 288
練習與思考 288
第十四章 財政政策 291
案例引導 291
第一節 財政政策概述 292
一、財政政策含義 292
二、財政政策的類型 292
三、財政政策目標 294
四、財政政策工具 296
第二節 財政政策的傳導 298
一、財政政策的傳導原理 298
二、財政政策的乘數效應 299
第三節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 301
一、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配合的依據 302
二、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配合方式 303
本章小結 304
練習與思考 304
附錄 常用財政與稅收網站 308
主要參考文獻 310
更新勘誤表和配套資料索取示意圖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