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借鑒了硅谷的精益創業、美國百森商學院的創業思維、斯坦福大學的設計思維、商業模式新生代等創業領域前沿,結合中國情景,開發了一套完整的基于體驗的創業教學法,并與《創業學什么:人生方向設計、思維與方法論》的內容進行關聯,實現了內容和方法的匹配。本書可作為從事創業教育的教師的學習和參考用書。
前 言
青年人就業難已經成為當今全球社會面臨的一項巨大挑戰(《2012年世界青年報告》,聯合國)。
值得注意的是,“就業難”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出現了大量的失業人員,另一方面是企業找不到合適的人從事相關工作。更可怕的是,目前的在校學生畢業后將要從事的工作,有65%今天還不存在(美國勞工部)。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全球經濟已經由工場手工業經濟、管理型經濟過渡到創業型經濟。 創業型經濟需要創業素質教育和創業精神的培育(彼得·德魯克)。創業教育的目的在于孕育 “創業型學習者”。早在1998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1 世紀的高等教育:展望與行動世界宣言》 中就提出: “必須將培養創業技能和創業精神作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標。”此后,很多國際組織都發布報告強調創業精神的重要性,并呼吁各國培養和發展創業精神。反觀我國當前的教育,一部分教學還處于“運用昨天的知識教授今天的學生,卻希望他們能夠面對明天的問題”。
面對這樣的情境,我們的創業教育該怎么辦?除了在創業教育的內容與方法上進行不斷的變革與創新,我們別無選擇!
傳統的教學將重點放在講授和提問兩個環節,典型的做法是講述和問答型教學,即先呈現教學內容,然后對學生的掌握情況加以檢查。這種類型的教學只是記憶信息,并沒有達到最基本的掌握要求。所以,現在的教學中必須加強練習和表現(梅里爾)。
從創業教育理論的演化來看,創業教育的內容與方法一直在更迭。在內容上先后出現了特質論、 過程論、認知論與方法論(海迪 M.內克,Heidi M.Neck)以及基于這些理論的內容設計,與之匹配的教學內容經歷了描述、預測、 決策、行動的變化,而教學方法則經歷了講授與考試、制訂商業計劃、案例分析與模擬、教育性游戲與實踐等發展演變。
教育不是灌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 William Butler Yeats)。基于認知論的創業研究廣泛探索“某個個體如何才能變得富有創業精神、能夠創造機會并針對機會展開行動”。在此項研究的持續推動下,思維、方法與工具逐漸成為創業教育的重點內容,并得到主流創業教育的普遍認同。
在創業教育的課堂上,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著“理論重要還是實踐重要”的爭論。基于“內容與方法同等重要”的共識,本書開發的教學內容均為“可付諸實踐的理論”(Actionable Theory),并進行了與之高度匹配的體驗型方法設計。這種設計回應了海迪對“理論和實踐在創業教育課堂上的角色”的解答,也使得“可付諸實踐的理論”真正“實踐化”了。
在內容上,本書以薩拉斯D.薩拉斯瓦斯的效果推理理論作為內容設計的邏輯基礎,將精益創業、設計思維、商業模式(畫布)、創業團隊畫布等大量的方法論與工具進行了創新型應用。
在方法上,本書融合了梅里爾的五星教學模式、教練、基于實踐的百森教學法以及子謙國際創業教育學院近年來的創業教育實踐探索等,開發了基于體驗的子謙五步教學法——連接、呈現、體驗、反思、應用。基于“有效、有趣、有用”的設計原則,該方法全面融入教練,以終為始,基于體驗,強調共創、反思與應用,通過基于開源社區的應用創新模式,實現人人向人人學習,并為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融合提供了一條可借鑒的路徑。
本書幾易其稿,不斷精進。一方面,得益于我們經歷的國際合作:2015年10月與美國百森商學院聯合舉辦了中國第一期創業教育師資培訓認證項目,2016年5月與英國國家創新創業教育中心聯合舉辦了中國第一期創業基礎師資培訓認證項目,2016年8月與埃里克森國際教練學院聯合舉辦了全球第一期創業教練培訓認證項目,2016年10月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共同推動了第一期中國創業導師培訓項目。這些合作項目在內容與方法上很好地啟迪了我們,并促使我們持續地進行創業基礎教育內容與方法的探索與創新。 另一方面,得益于子謙國際創業教育學院開展的大量中國創業教育師資培訓項目,這些項目為我們提供了非常好的“測試”與“迭代”的機會。因此,本書的內容與方法可以認為是“經過實踐檢驗”的,是眾多創業教育工作者的“共創成果”。
本書是廣東省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設項目(項目名稱:創業思維與行動)和廣州市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項目(項目編號:2017042101)的課題成果。
本書的出版既是我們三年創業基礎教育探索的成果,也是我們對創業基礎教育三年實踐的一次系統的反思與呈現,期待與大家再次踏上創新應用之旅!
編 者
朱燕空博士是子謙國際創業教育學院首席專家,河北地質大學創新創業教育學院執行院長與教學總監,副教授,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他一直專注于引進國際前沿創業教育體系,并在中國應用創新,對普及中國大學創業基礎教育投入了極大的熱情,擅長從0到1階段的內容和方法設計,他于2014獲美國百森商學院創業教育師資認證,并于2015年首次將百森商學院創業教育師資認證項目(SEE-China)引進中國;2016年獲得英國國家創新創業教育中心(NCEE)中國期創新創業導師認證;2016年獲得埃里克森國際教練學院全球創業教練認證;2016年獲得南洋理工大學中國期創業導師認證(美國考夫曼認證)。
朱燕空博士被南京大學國際創新創業學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杭州師范大學等多個大學聘為創業導師,有近100多場次的創業教育師資培訓經驗,已經為全國24個省市自治區,100多所省級創業教育示范學校,培養了近800名創業教育種子師資。他的貢獻在于:,創業教學內容:將效果推理理論作為教學框架,貫穿創業教學全過程,并融入了設計思維、精益創業、商業模式畫布等新的創業方法論;第二,創業教學方法:在應用美國百森實踐教學法、英國國家創新創業教育中心44種創新創業教學法、埃里克森國際教練學院教練技術的基礎上,開發了“基于體驗的五步教學法”。
前言
第一部分 創業教學法/ 2
第一章 基于體驗的子謙五步教學法/ 4
第二部分 創業思維/ 28
第二章 效果推理理論/ 31
第三部分 創業者與創業團隊/ 66
第三章 自我認知與新想法的產生/ 69
第四章 創業團隊/ 100
第四部分 設計思維與機會創造———從想法到產品/ 132
第五章 問題探索/ 139
第六章 創意方案/ 175
第七章 用戶測試/ 207
第五部分 商業價值實現/ 236
第八章 商業模式/ 239
第九章 商業呈現/ 273
后記/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