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結合女孩的心理特征和成長規律,從不同角度出發,為父母們提供了一整套成功教子方案,使其能把握教育的正確方向和科學性,真正教到點子上。書中立足于男孩與女孩的不同之處、女孩天性中的優缺點,介紹女孩的性格、品質、智商、情商等各個方面的教養方略,有效解決了那些令女孩父母頭疼的難題,指導父母教出優秀的女孩。
開放大學是培智育人的重要陣地,射陽開放大學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對學生進行新時期思想道德教育的中心環節,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作者系開放大學校長,對開放大學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并取得了顯著成效。本書是作者對開放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的做法、經驗和體會的總結和提煉。共分為四章:第一章論文集萃,是作者近年來在相關報刊發表的論文;第二章談學說教,是作者在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做法和體會;第三章課題研究,是作者領銜進行的省、市級課題研究;第四章實踐探索,是作者和師生們對思想政治工作融
本書內容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 系統梳理孤獨癥譜系障礙的相關概念、理論和研究現狀; 同時, 通過大樣本篩查了解6-11歲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的地區患病率及其影響因素。第二部分, 考察6-11歲輕度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社會規則的認知特點, 比較該類兒童與正常發展兒童 (TD兒童) 在社會規則上的認知差異; 進而, 探索6-11歲輕度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社會規則認知背后的內隱社會認知機制與其社交能力、心理理論的關系等問題。第三部分, 根據先前研究結果, 依據社會信息加工 (SIP) 模型相關的
本書以智能技術類課程為例,從老年教育管理者和授課教師的視角闡述老年教育課程的開發過程。本書探討如何從老年教育智能技術類課程開發的需求和原則入手,設計老年教育智能技術類課程的目標、內容、資源、模式以及評價等一系列開發流程。此外,書中還探討了不同類型的老年教育智能技術類課程,并提供入門型、進階型和高階型課程的開發案例作為參考。
本書在作者多年學前教育專業一線教學及幼兒園工作經驗基礎上,基于學習者視角,通過近90個文字案例與視頻案例,解決家園、社區共育工作中存在的困惑。通過家園、社區共育的相關理論和實踐知識,涵蓋家園、社區共育的常態化路徑,互聯網+模式,共育技巧等內容,利用案例強化實踐操作,重點講解實際崗位工作要點與技能,利用案例強化實踐操作,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和一線幼教工作者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指導性。
本書通過一位母親在女兒不同的成長階段寫給女兒的十四封信, 論述了現代社會養育孩子在心理學層面應該注意的問題以及應遵循的規律和原則。作者是一位母親也是一位專業的心理咨詢師, 從自己專業的學科背景出發, 以十幾封寫給女兒的書信為線索, 講述了自己真實的養育經歷, 養育女兒的過程也是作為母親的家長自我成長的過程。
2021年的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召開前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要推動職普融通,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職業的敲門磚就是他人的經驗,前人的成功就是最好的示范,最好的靈感來源。作者精心遴選了近60位從職校走出來的大國工匠能工巧匠的經典事例,
《中國教育發展與鄉村振興報告(2022~2023)》是繼《中國教育扶貧報告》(教育扶貧藍皮書)之后,在我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背景下推出的一部聚焦教育發展和鄉村振興的藍皮書。本書以助力與促進鄉村振興為目標,緊緊圍繞我國鄉村教育改革與發展現實和問題,剖析成因,總結經驗,探索對策。總報告對數字時代鄉村教育數字化發展的行動與策略進行了研究;專題篇對農村職業教育助力鄉村振興、農村社區工作者治理能力提升、革命老區教育發展等各具特色的內容進行了探討,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省域篇從省域視角較為全面地總結
本書是一本學術專著,內容為2019年至2021年我國職業教育政策的研究報告。職業教育是我國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類型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政策不僅是我國職業教育地位與作用得以進一步明確的關鍵依據,更是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順利推進的有效保障。由彭宇文牽頭,基于職業教育政策出現的重要轉向,以“職業院校大學生核心素質指標體系建設研究”項目實施為契機,收集、整理并分析2019—2021年頒布的職業教育政策,形成本書。
本書內容為2019年至2021年我國職業教育政策的研究報告。職業教育是我國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類型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政策不僅是我國職業教育地位與作用得以進一步明確的關鍵依據,更是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順利推進的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