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十五年,魯迅文學獎得主李修文推出最新長篇小說《猛虎下山》。一九九九年,鎮虎山上的一只老虎,打破了千禧世紀前夜的寧靜。猛虎下山,威脅著山下煉鋼廠的生產安全,窺伺著欲望的升騰與浮動,故事就此展開。時代的興變與野獸的諦視,經由虛構的藝術,在李修文奇崛濃烈的筆觸中,演繹一出世相與人心的寓言。聲聲虎嘯,是歷史的回音,穿過林梢、崖壁與風聲,直抵心靈。荒煙蔓草,抱樹無溫,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照見人性的本質,人與自我的纏斗無有終局、負勝,悲情而壯闊。
太陽走得有點早,四點多不到五點,就真的不見了。劉耳在陽臺上看了看頭上的天,滿眼都是灰毛毛的,轉身就下樓去了。他想在街心花園里多走幾圈,給自己透透氣。他的腦子近來有些亂,亂得常常發慌,就像屋里的某個地方眼見要著火了,卻又一點辦法也沒有。可是第二圈沒有走完,內急就來了。內急一來,腿就不聽話了。他揪緊了褲襠,便躥到了路邊的一叢芭蕉樹后。就在這時,有人過來了。是黃德米。平日里他叫他黃秘。黃德米看到劉耳就不走了,也不出聲,只是看著他,幫他守著,等他慢慢滴完。劉耳回身的時候嚇了一跳,只好尷尬地笑了
此書寫了大變局將臨的19世紀末:從廣州同文館回半島探親的青年舒莞屏,回程突遇風暴,借輪船延誤之期完成恩師重托,前往聲名遠揚的萬玉大營,由此開啟步步驚心之旅。從熱血沸騰的崇拜到摧肝裂膽的悲絕,從無法抗拒的誘惑到深冤凝結的仇讎,九死一生,舒莞屏最終沖出魔窟羅網。這是一個韌忍和藐視、周旋和看破、決絕和撞碎的青春故事,一部艱難完成的世紀驕子傳奇,一場遲遲到來的男子成人禮。此旅之后,未來將不存任何奢望和僥幸,更不再膽怯和畏懼。
故事發生在大奉王朝期間。一年,巨額稅銀在押運途中突然失蹤,一時間朝野震動,龍顏大怒,頒發敕令:斬首護送者,三族連坐!縣衙捕快許七安意外卷入此案,被打入大牢。在流放前夕,他抓住重要線索,覓跡尋蹤,邏輯推理,以超常的手段迅速破案,由此得到朝廷重用,成為王朝的“打更人”。此后,他又卷入桑泊案、灰尸案、恒慧與平陽郡主案等一系列大案中……小說中,作者將社會背景、儒釋道等諸家文化巧妙結合,表現了主人公許七安在偵破數起離奇案件中的睿智機敏,展示出多種多樣的探案巧計。云州血戰叛軍、怒斬鎮北王、攻打巫神
本書為鍾叔河歷年散文作品的精選集,按題材分為“書話”“瑣談”“往事”“自述”四部分。所選篇目,從1946年的《蛛窗述聞》弁言,到2023年的《兩首<水調歌頭>》,時間跨度長達77年,基本涵蓋了作者各個時期的重要散文作品。
本書由史鐵生作品資深編輯楊柳編選,精選作者關于生命、關于命運,關于死亡,關于孤獨與愛情,以及關于信仰等散文數十篇,包括《我與地壇》《想念地壇》《扶輪問路》《放下與執著》《誠實與善思》等,給忙碌中的都市白領和愛思考的讀者送來清涼。
罪責難脫的笑笑,只身來到民宿桃源居,意外發現藏匿多年的尸骨。她決定帶走殺人魔身邊的孩子,避世之旅竟成逃亡之路。一個接一個消失的人,未浮于世的罪惡……有時候,愛比死亡更像一場冒險。
◎一九三九年年底,日軍投入往年數倍的兵力進山圍剿抗聯,抗聯少年連意外與大部隊失聯,進入深山密林,與日軍游擊作戰。在酷寒與饑餓的考驗下,他們用年少的生命,譜寫了民族靈魂不屈的頌歌。
本書塑造了英勇可愛的少年群像,歌頌了他們深摯的戰友情誼,展現了民族危亡之際,我們小孩就是不服的倔強精神。
《嬌紅記》,元初文人宋遠撰,林瑩點校。我國中篇文言小說之濫觴,敘述了申純、王嬌娘纏綿悱惻的愛情悲劇,與《西廂記》合為“元代戲曲小說史上的雙璧”。本書上承唐宋傳奇,下啟明代中篇文言傳奇,并對《紅樓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元、明、清三朝據此改編的雜劇、傳奇、京劇等數十種,其中最著者乃與湯顯祖《牡丹亭》媲美的孟稱舜《節義鴛鴦冢嬌紅記》。如此重要的文言小說,但罕見點校整理本。1935年,鄭振鐸主編《世界文庫》,嘗收入此書。后程毅中先生曾轉錄鄭振鐸校本,加以覆核。鑒于《嬌紅記》重要的文本價值、文學
本書共分七部分,內容包括:《水滸傳》“真有其事”嗎;《水滸傳》為什么又叫《忠義水滸傳》水泊梁山上的英雄好漢;《水滸傳》好在哪里;《水滸傳》的回聲釋疑;《水滸傳》作者、版本疑團;《水滸傳》的影響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