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介紹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聯網法律研究中心長期開展數據安全立法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結合國際經驗、學術觀點,分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的立法背景,以及數據分類分級、數據安全審查、數據安全風險評估、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等各項重要制度。本書還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進行條文釋義,為社會各界深入理解數據安全保護各項制度提供有益參考。本書適合互聯網企業的信息安全、數據運維和數據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閱讀,還適合數據使用者閱讀。
本書通過對外國長臂管轄的實踐進行分析,結合維護中國網絡安全、網絡主權的需要,重點針對網絡空間治理領域,對中國如何適當完善中國的長臂管轄制度,以及如何對外國的長臂管轄進行阻斷和應對進行探討,并就完善中國涉及網絡空間治理的長臂管轄立法,加強國際協調與合作,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后危機時代發達國家運用法律和政策手段,通過金融消費者保護機構推行公共金融素養提升戰略,以應對金融創新背景下金融市場發展的挑戰與沖擊。本書以全球金融素養培育法律實踐為背景,立足我國金融市場深化的主體性節點,系統論證金融素養培育的合理性與實效性,研判金融素養法律實現的現實瓶頸、法權配置與制度體系,研究特殊群體金融素養培育的針對性方案。
《交叉學科研究法律如何應對新技術挑戰》,主旨是法律如何應對新技術之挑戰,是指法學與醫學、法學與科技(人工智能)、法學與倫理學等交叉,法學(法律)在這些新技術的出現中的法律關系如何調整、如何處置的問題。書稿作者從以上研究視角,采用不同研究方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論述,給讀者(研究者)提供了新的學術營養,是一部交叉研究方面水平較高的著作。第一卷主要涉及是法學與醫學、倫理學的交叉研究,包括學術爭鳴域外專論及案例研究三個部分。書稿有關于目前新冠疫情期間大數據背景下的風險防控法律制度研究,有《民法典》
在當前的人工智能時代,無處不在的算法和蓬勃涌現的新技術不僅是法律規制的對象,也被用作規制工具治理和塑造著人類自身。《法律3.0:規則、規制和技術》通過將技術問題擺在法律思考的突出位置,提出了法律3.0的概念利用技術方案而不是法律規則來實現規制目標。與秉持融貫主義思路的法律1.0和秉持規制工具主義思路的法律2.0相比,采取技術主義思路的法律3.0通過對產品、流程、空間乃至人的設計而完美預防了問題的出現。這在極大提高了監管效率和實效的同時,也對傳統法律規則和法律推理方式提出挑戰,引發人們對倫理
本書是法理學、法哲學的經典讀物,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本書作者是當今世界上法律實證主義學派的領軍人物。就本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而言,哈特是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他對法律哲學的影響尤為深遠。他1961年出版的《法律的概念》成為法律哲學不朽的經典,也在道德哲學和政治哲學上留下了重要的印記。在這本書中,當代著名的法律和政治哲學家馬修·克雷默(Matthew H. Kramer)對哈特的學說和思想,以及對我們理解法律的性質進行了透徹的分析。他對哈特的法理學思想的各個主要方面進行了闡釋和
家庭教育促進法是我國首部家庭教育立法,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實施,是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的法治體現,也是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法治保障。本書即是將家庭教育促進法中最重要的問題以解讀與問答的形式,通俗地向讀者傳遞,以更好地達到普法的效果。全書共分為家風家教篇,主要通過引用名家故事傳遞好家風的重要性,家庭責任篇,包括家庭教育之育兒有道、家庭教育之人身健康、家庭教育之財產安全、家庭教育之心理健康以及實施熱點與難點篇,包括家庭教育彈性與尺度、國家支持、社會協同、法律責任。
優化企業營商環境是我國經濟治理、市場改革的重要政策方針;對于企業營商環境的優化研究既可以從“環境”的角度入手,也可以從企業的立場出發。本書以調研中所獲取的中小企業“守法吃虧”營商經驗作為研究對象,基于社會學與法學的交叉研究視角,聚焦分析“守法吃虧”現象背后所反映出的營商法律制度問題,從而指出企業與營商環境之間的“制度嵌入性”以及中小企業營商所面臨的“守法預期不確定性”,由此對我國中小企業營商法治問題做出理論上的反思。
本書以突發事件應對法的基本理論為切入點,聚焦中國及美國、英國、俄羅斯等國家應對突發事件的立法,全面梳理、分析了其突發事件應對的管理模式、機構組織及制度特色,為完善中國的突發事件應對法律制度提供有益的參考。 全書共分共分為八章,包括突發緊急事件應對法概論、中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律制度、俄羅斯應對緊急情況的法律制度、美國應對緊急情況的法律制度、日本防災應急法律制度、英國緊急狀態應急法律制度、德國緊急狀態應急法律制度和澳大利亞緊急狀態法律制度等內容。
《反歧視評論》是由中國政法大學憲政研究所主辦的國內首個以平等權利和反歧視為主題的學術文集,以學術性和建設性為評價標準,設置主題研討、學術專論、評論、判例研究、調研報告、深度書評等欄目。本書是第10輯,其中“主題研討:挪威反歧視法律制度”部分從比較研究的角度,深度觀察北歐和挪威的反歧視法律制度和最新動態,為中國反歧視法的發展提供鏡鑒;“學術專論”部分涉及婦女生育權利和反對生育歧視的規定、殘障人平等獲得司法保護的制度創新、非婚育齡婦女生育權保障反思、平等就業權視角下的生育休假法律制度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