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學實驗》(第二版)在介紹了物理化學實驗的目的和要求、實驗室安全防護、實驗數據的表達和處理后,安排了20個基礎實驗,涉及化學熱力學、化學動力學、電化學、膠體與界面化學和結構化學等內容。為了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和創新意識,本書列出了6個綜合實驗。本書在各實驗項目中將實驗內容、儀器使用方法、實驗數據處理、思考題、相關的物性數據集中編寫,便于學生預習、復習。《物理化學實驗》(第二版)可作為高等院校化學、化工、材料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供從事物理化學實驗教學的人員參考。
《物理化學實驗》分為緒論部分、基礎篇和提高篇。緒論部分是實驗相關安全知識、數據誤差分析以及Origin在物理化學實驗數據處理中的應用;基礎篇共28個實驗項目,主要是基礎型實驗項目,涵蓋傳統經典物理化學實驗項目,但大部分項目的儀器均采用新型的儀器設備;提高篇共6個實驗項目,為拓展型實驗,其中三個項目是由科研項目成果設計而成,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性。實驗項目后面大都附有附錄,內容包括本項目的藥品使用注意事項、文獻參考值以及拓展閱讀等。《物理化學實驗》可作為高等學校化學、化工、材料、環境等專業的
《物理化學(英文版)Physical Chemistry》為十三五江蘇省高等學校本科重點教材(新編)。本書是在繼承既有物理化學中文、英文教材體系成果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在新工科理念指導下,注重借助數學、物理等基礎科學的理論原理及新實驗技術手段研究化學變化中的基本規律。本書共包括九章內容,分別是氣體的性質、熱力學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多組分系統熱力學、化學平衡、相平衡、電化學平衡、化學動力學和界面化學,每章均配有與章節基本概念、公式和知識內容相對應的不同難度的例題、練習題和思考題,有助于鞏固
《化學史簡明教程》共分7章。本著厚今薄古的原則,少講古代,適當多講近代和現代的化學發展。對古代化學、近代化學和現代化學發展過程中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重大發現、重要化學理論的形成、發展和影響,以及著名化學家對化學發展做出的貢獻進行了比較系統的闡述和介紹。《化學史簡明教程》內容豐富,資料翔實,通俗易懂,可作為高等院校化學、化工等專業學生的化學史教材,也可供化學工作者自學參考。
聚合反應工程以高分子工業中的聚合反應過程為主要研究對象,將化工原理、化學反應工程、高分子化學、聚合物合成工藝等知識融合應用于工業聚合過程,研究聚合反應器的設計、操作和優化諸問題。本書以討論化學反應工程、聚合過程工程分析及聚合體系傳遞過程的基本原理和技術方法為內容主線,共分8章,包括緒論、化學反應工程基礎、化工流變學基礎、聚合反應工程分析、攪拌聚合釜內流體的流動與混合、攪拌聚合釜內的傳熱與傳質、攪拌聚合釜的放大、聚合過程及聚合反應器。本書可作為化學工程與工藝、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等相關專業的教
《物理化學實驗》(第二版)根據工科課程體系的特點編寫,內容包括熱力學、動力學、電化學、膠體和表面化學、結構測定等共29個基本實驗。為了培養學生發現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本教材還編入了12個研究創新型實驗。此外,為了提升學生科學分析和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第2章詳細介紹了實驗誤差的分析和數據的處理方法。在每個實驗后分別介紹了與此實驗相關的儀器設備的原理及使用方法。為方便使用,文后收錄了有關物理化學中的常用數據。同時,掃描識別封底二維碼可觀看相關實驗操作視頻。《物
《化學鍵的本質》是結構化學的經典著作。在亞原子水平利用量子力學基本理論論述了化學鍵形成的本質,以及分子和晶體的結構本質。在不使用高等數學工具的條件下,借助量子力學中的一些基本原理,結合化學思想和經驗證據,改進和發展化學鍵理論,克服經典化學鍵理論的困難。用作者本人發展起來的新的化學鍵理論,處理共價鍵、絡合鍵、晶體結構、部分雙鍵性化學鍵和部分絡離子結構、缺電子物質、金屬鍵、氫鍵、離子晶體結構等議題。對蛋白質分子所形成的空間結構進行了大膽預測,被后來的實驗所確證。是理論與實驗、物理學與化學、思想與方法
《化學基礎論》是現代化學的奠基之作,化學革命的標志性成果,分析-合成思想的經典。采用化學元素的操作定義、質量守恒觀點和定量實驗,闡述化學物質系統命名法,把當時所知道的所有化學物質、化學反應和化學操作知識整合成為一個有序不悖的系統。第一部分論述8種氣體的性質、燃燒現象和酸的形成。第二部分論述酸與中性鹽(即非金屬氧化物)的性質和反應。第三部分按10類實驗功能詳述各種儀器的操作方法。附錄給出不同度量衡之間的換算和各種普通物質的比重。書末附有作者夫人繪制的162幅圖。是研究創造力理論經常分析的典型案例和
《有機化學實驗》(第二版)在借鑒國內同類教材的同時,也充分吸收了近年來編者們的化學研究和實驗教學改革成果。全書共分為8章:第1章介紹了有機化學實驗的基礎知識及常用儀器裝置;第2章介紹了萃取、蒸餾、色譜等有機物分離純化技術;第3章介紹了有機化學基礎實驗及基本操作;第4章介紹天然有機物的提取及分離;第5章分別對烴類、含氧有機化合物、含氮有機化合物、雜環化合物、糖類化合物等的化學性質進行鑒定;第6章為以官能團分類的常量有機合成的介紹;第7章為微量及半微量有機合成實驗介紹;第8章為綜合設計性實驗。
本書是北京大學化學學院結構化學基礎課教材。全書共10章,主要包括量子力學基礎、原子的結構和性質、各類物質(雙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配位化合物、金屬、離子化合物和超分子)的結構化學、化學鍵理論、對稱性基礎、晶體的點陣結構以及研究結構的實驗方法等內容。該書注重介紹結構化學的基本原理、新成就、新進展和新應用,以及作者在多年教學實踐中的經驗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