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形象策劃實務/21世紀高職高專經濟易類實用規劃教材》以企業形象策劃的實際工作過程為導線,以項目為載體,以工作任務為中心,并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結合最近兩年來世界及中國企業形象領域發生的重要事件進行了相應的知識和技能的重構!镀髽I形象策劃實務/21世紀高職高專經濟易類實用規劃教材》主要內容包括六個項目,每個項目又分為若干個任務。為了便于讀者自學,每個項目前都設有“知識目標”、“技能目標”、“項目導入”、“任務導入”等模塊,項目后設有“項目總結”、“項目測試”等內容。《企業形象策劃實務/21世紀高職高專經濟易類實用規劃教材》力求做到理論與實際融為一體,全面提升讀者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企業形象策劃實務/21世紀高職高專經濟易類實用規劃教材》既可以作為經濟管理專業普及企業形象知識的公共必修課用書,也可以作為工商管理、市場營銷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用書,還可作為企業家、策劃專家、管理者、職業經理及熱心策劃事業的各界朋友的指導用書。
21世紀,品牌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國企業在塑造中國品牌的過程中,日益重視企業形象的建設。企業形象策劃為打造中國品牌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何使企業樹立更好的形象,打造中國乃至世界品牌,是擺在每位企業經營者面前的問題。
《企業形象策劃實務/21世紀高職高專經濟易類實用規劃教材》在《企業形象策劃》教材的基礎上根據時代的發展,增加了以下內容。
第一,近幾年來,每年都有涉及破壞企業形象的危機事件發生,有的企業因處理不當,致使自身陷入了更大的危機中。有的企業處理得當,反而提高了知名度。針對這種情況,本書對嚴重損害企業形象的企業危機進行了系統梳理,并引進了公共關系危機處理的相關內容。
第二,當今社會,CIS不僅應用于企業,還應用于團體、城市與國家形象的塑造,形成了廣域的CIS,本書對廣域CIS進行了系統梳理,增加了相關內容的介紹。
第三,形象宣傳片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城市和國家所使用,對塑造企業形象及城市、國家形象至關重要,本書對此內容進行了創新型的增加。
本書以工作過程為導線,進行項目化設計,既有企業理念、企業行為等理論性知識介紹,又增強了視覺部分的設計操作,實用性較強。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六個項目,依次為認知企業形象策劃、企業理念塑造、企業視覺系統設計、企業行為識別系統、企業形象危機、導入CIS及廣域CIS。
本書在結構體系和內容取舍上力爭突出自身特色。
1. 項目化體例,結構簡單清晰
本書按項目化教學進行了內容組織,以項目為載體,突破了傳統企業形象教材面面俱到、章節繁多的框架,全書共分六個項目,每個項目下又分為具體的任務,給人以直觀清晰、一目了然的感覺。
2. 內容通俗易懂
本書注重企業形象基本常識和基本技能的介紹,沒有深奧的理論描述,大量內容以圖表形式進行歸納,便于讀者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3. 資料豐富翔實,信息量大,實用性強
本書在兼顧基礎知識的同時,強調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增加了企業視覺設計與宣傳片制作實際操作的內容。
本書由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王麗老師任主編,并負責全書統籌工作;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劉全文老師、王栓軍老師,河北省科技工程學校蔡緯國老師任副主編。具體編寫分工如下:項目一、三、六由王麗負責編寫、項目二由劉全文負責編寫,項目四由王栓軍負責編寫,項目五由蔡緯國負責編寫。
本書是對作者長期的教學和研究成果的總結,同時參考國內、外前輩和同仁的相關成果,在此表示感謝!
由于時間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還望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
項目一 認知企業形象策劃
項目導入
任務一 認知企業形象
任務導入
一、企業形象
二、企業形象策劃
任務二 認知企業形象的發展歷程
任務導入
一、CIS歐洲起源階段
二、CIS美國成長階段
三、CIS日本深化階段
四、CIS在中國
五、中國CIS策劃存在的問題
課堂討論
項目總結
項目測試
項目二 企業理念塑造
項目導入
任務一 明確企業理念的意義及定位
任務導入
一、企業理念的意義
二、進行企業理念定位
任務二 確定企業理念的內容
任務導入
一、企業形象口號
二、企業的綜合理念
課堂討論
項目總結
項目測試
項目三 企業視覺系統設計
項目導入
任務一 認知企業視覺識別系統
任務導入
一、視覺識別系統的作用
二、視覺識別系統設計原則
三、企業的商標與品牌戰略模式
任務二 確定企業視覺系統的基礎要素
任務導入
一、標志
二、標準字
三、標準色
四、企業吉祥物
任務三 明確企業視覺系統的應用要素
任務導入
一、辦公事務用品類
二、建筑環境
三、廣告媒體
四、陳列展示
五、交通工具
六、產品包裝
七、員工服裝
課堂討論
項目總結
項目測試
項目四 企業行為識別系統
項目導入
任務一 明確企業行為識別系統的原則及步驟
任務導入
一、建立行為識別系統的原則
二、設計企業行為識別系統的步驟
任務二 確定企業內部行為識別系統
任務導入
一、員工教育與培訓
二、行為規范制度
三、員工手冊
任務三 企業外部行為識別系統
任務導入
一、廣告、營銷策劃活動
二、公關活動
三、社會公益活動
課堂討論
項目總結
項目測試
項目五 企業形象危機
項目導入
任務一 認知企業危機
任務導入
一、企業危機的特征
二、企業危機的根源及類型
任務二 危 機 管 理
任務導入
一、危機處理的原則
二、危機的管理與預防
三、危機的處理步驟
課堂討論
項目總結
項目測試
項目六 CIS導入及廣域CIS
項目導入
任務一 CIS導入
任務導入
一、導入CIS的時機
二、導入CIS的程序
任務二 廣域CIS
任務導入
一、社會團體CIS
二、城市CIS
任務三 形象宣傳片
任務導入
一、企業形象宣傳片
二、城市和國家形象宣傳片
課堂討論
項目總結
項目測試
參考文獻
《企業形象策劃實務/21世紀高職高專經濟易類實用規劃教材》:
。1)企業形象的主觀性。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形象就是人們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各種感覺器官在大腦中形成的關于某事、某物的整體印象,即形象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人們對事物的感知,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的感知不會完全相同,因而其正確性受到人的意識和認知過程的影響。由于意識具有主觀能動性,因此事物在人們頭腦中形成的不同形象會對人的行為產生不同的影響。企業形象是社會公眾對企業的整體感覺、印象和認知,是企業狀況的綜合反映。企業形象作為企業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必然會受到公眾自身價值觀、思維方式、道德標準、審美取向及性格差異等主觀因素的影響。因此,同一個企業在不同的公眾心目中會產生不同的形象。
企業形象的主觀性說明企業外在形象不等同于企業的真實狀態。企業的真實狀態是一種客觀存在,這種客觀存在是通過各種媒體傳播展示給公眾,被公眾認識、感知,形成一定的印象和評價,形成具體的企業形象。但如果企業有意隱瞞缺陷,自我美化,就會使企業形象失真乃至虛假。企業形象的主觀性,也要求企業在進行形象塑造時,要適應社會公眾的價值觀、思維方式、道德標準以及情感要求,贏取公眾的信任,樹立良好的形象。
。2)企業形象的客觀性。一方面.公眾心目中的企業形象不是憑空產生的,也不是公眾頭腦中固有的,而是企業自身行為在他們心目中的反映。根據統計學的“大數定律”,評價的人多了,主觀偏見自然就會減少,可獲得一個客觀、真實的評價。另一方面,企業形象是一個企業現實狀態的表現,是企業一切活動在社會公眾面前的展示,這是客觀的。良好的企業形象不是由企業自己王婆賣瓜吹出來的,不能由企業管理者主觀設定,而是企業的真實情況在公眾心目中的客觀反映。良好的企業形象具有一定的客觀標準,它由企業本身良好的經營管理、企業精神、員工素質、領導作風、企業制度、產品質量及整潔的生產經營環境等客觀要素所構成。這些因素都是客觀存在的,反映了企業的真實狀態,是人們能夠直接感知的,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2)多維性企業形象本身的構成包括內在的和外在的特征與風格,具體又包括六個方面,即產品形象、組織形象、人員形象、文化形象、環境形象和社區形象。這些多樣性使社會公眾對企業評價的出發點也變得多樣,即不同的社會公眾對企業形象評價的角度會不同,產生企業形象評價的多維性。人員素質、設施配備、內在精神和外在風格上都能反映出一個企業的不同形象。
企業的各方面都代表了企業的一部分,都反映了企業在各個方面上的特色和不足,各個部分都以自己的“特色”映射到公眾的視角中,使在公眾中形成“豐富多彩”的企業形象,但各個企業要素的形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區別,共同形成了完整的企業形象。企業形象的多維性要求企業在塑造企業形象時不能把企業的各個部分的形象塑造孤立開來,而應該將各個企業要素加以綜合,系統性地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無論哪一方面出現失誤,都會使企業形象受損。;
3)相對穩定性與可變性
。1)企業形象的相對穩定性。一個企業的形象一旦形成,在一定時期之內是相對穩定的。像我們熟悉的一些世界著名企業,經歷了數十年、上百年的歲月,依然保持了一貫的經典的企業卻形象。例如,一提起營銷界非常有名的“紅藍之爭”,人們都知道“紅”是指成立于1886年的可口可樂公司,“藍”是指成立于1890年的百事可樂公司,這兩家企業經歷百年而企業形象卻不變。亨利·雀巢1867年創建的雀巢公司,起源于瑞士,最初是以生產嬰兒食品起家,以生產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聞名遐邇,今天在全球擁有500多家工廠,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這些世界知名企業憑借其一貫的優良的企業形象贏得了全世界消費者的認可。在中國,一些老字號企業也憑借幾百年前塑造起來的形象,至今仍被社會公眾津津樂道。例如,創建于中國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歷經數代、載譽300余年的北京同仁堂,其產品以其傳統、嚴謹的制藥工藝,顯著的療效享譽海內外。六必居、王致和等中華老字號企業,也跨越了不同的朝代,經歷了時代的變遷,企業形象仍然保持不變,其有很大的穩定性。良好的企業形象既包括其作為“硬件”的外在形象(建筑風格、商標等),也包括作為“軟件”的企業精神、傳統風格,有時會伴隨一個企業生命的全過程,并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在一定的社會公眾中形成一些概念化的東西,具有較強的穩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