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南京中醫藥大學、無錫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江南大學多位擁有豐富經驗的一線教師及食品監管人員,深入調研和系統分析了當前國家食品安全管理政策與思路脈絡,制定了本書內容,本書以現行的法律法規為依據,結合國內外食品安全監管的經驗,以大食品安全監管的概念、依據、實際操作為邏輯主線進行編寫。全書共分十章,分別為概述、食品安全監管的要素、食品安全法規、食品安全標準、食品標簽、食品安全的行政許可、許可的證后監管、特殊食品安全監管、食品安全的抽檢監測和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技術。
本書既可作為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食品衛生與營養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食品生產及進出口貿易企業、食品安全質量認證及咨詢人員的參考資料。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節食品的概念與分類2
一、按食品監管要求的分類2
二、按食品包裝形式的分類7
三、特殊食品10
四、其他食品11
第二節食品安全監管的概述12
一、基本概念12
二、主要內容12
第三節國外食品安全監管模式15
一、美國15
二、歐盟15
三、日本16
第四節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變化與發展16
一、食品安全監管體制的歷史演變17
二、現階段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20
本章小結20
思考題21
第二章 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要素22
第一節食品安全監管的依據22
一、法律依據23
二、技術依據24
三、事實依據25
四、食品安全監管的職責分工26
第二節食品安全監管的手段27
一、食品安全法制宣傳教育28
二、行政許可28
三、食品安全監督檢查28
第三節食品安全監管的后處理30
一、根據《食品安全法》的后處理30
二、根據《產品質量法》的后處理31
本章小結32
思考題32
第三章 食品安全法規33
第一節基本法規33
一、食品安全法33
二、農產品質量安全法38
三、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41
第二節配套法規43
一、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43
二、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47
三、食品經營許可管理辦法51
四、投訴違法53
五、進出口相關的法律法規56
六、特殊食品相關的法律法規57
七、其他57
八、征求意見稿58
本章小結59
思考題59
第四章 食品安全標準60
第一節《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61
一、標準的定義及特性61
二、標準化的作用62
三、我國標準化管理體制和新型標準體系62
四、國際標準化64
第二節政府主導制定的食品安全相關標準64
一、強制性國家標準64
二、推薦性國家標準68
三、行業標準69
四、地方標準73
第三節市場自主制定的食品安全相關標準75
一、團體標準75
二、企業標準78
第四節公告要求80
本章小結81
思考題81
第五章 食品標簽82
第一節我國食品標簽的分類83
一、普通食品標簽83
二、食品營養標簽84
第二節食品標簽的內容85
一、標注原則85
二、標注內容85
三、轉基因食品的食品標簽90
四、進口食品的標簽91
第三節國內外食品標簽法律法規91
一、我國食品標簽法律法規91
二、境外主要食品標簽標準93
三、國內外食品標簽法規的對比96
四、我國食品標簽及相關標準存在的問題98
本章小結99
思考題99
第六章 食品安全的行政許可100
第一節食品生產安全的行政許可101
一、食品生產的行政許可——《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101
二、《食品生產許可審查通則》102
三、《食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105
四、食品生產許可證申辦與管理106
第二節食品經營安全的行政許可111
一、食品經營許可證的辦理111
二、《食品經營許可證》式樣115
三、食品經營許可改革116
四、電商的食品經營許可117
第三節食品添加劑的行政許可121
一、我國對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管的發展122
二、食品添加劑的生產許可的申請123
三、食品添加劑生產124
四、進口食品添加劑的責任主體及基本義務125
五、違反相關規定的處罰126
第四節食品相關產品的行政許可126
一、食品相關產品內涵127
二、生產、經營食品相關產品需要遵守的原則127
三、使用食品相關產品時的注意事項128
四、發生了食品安全事故的處理128
五、違反相關規定的處罰129
第五節其他自愿性認證許可129
一、綠色食品129
二、有機產品130
三、無公害農產品134
四、HACCP認證136
五、ISO認證137
六、其他的自愿許可138
本章小結139
思考題139
第七章 許可的證后監管140
第一節《食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督檢查管理辦法》140
一、制定的意義140
二、主要特點141
三、適用范圍141
四、檢查方法141
五、檢查的主要項目141
六、檢查的頻次142
七、“雙隨機”的要求142
八、基本程序142
九、對日常監督檢查人員的要求143
十、結果判定143
十一、問題處理143
十二、結果的公布143
十三、法律責任144
第二節食品生產日常監督檢查144
一、生產環境條件144
二、進貨查驗結果145
三、生產過程控制145
四、產品檢驗結果147
五、貯存及交付控制148
六、不合格品管理和食品召回149
七、從業人員管理149
八、食品安全事故處置150
九、食品添加劑生產者管理150
十、結果及處理151
第三節食品經營日常監督檢查151
一、食品銷售日常監督檢查151
二、餐飲服務日常監督檢查154
本章小結158
思考題158
第八章 特殊食品安全監管159
第一節概述159
一、特殊食品的管理依據159
二、特殊食品的范圍159
第二節特殊食品的管理160
一、許可制度160
二、生產質量管理體系160
三、定期自查并報告160
四、公布注冊或者備案的特殊食品的目錄160
五、對生產的要求161
六、規定嚴格的法律責任161
第三節《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161
一、出臺背景161
二、主要內容161
第四節《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管理辦法》163
一、出臺背景163
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種類163
三、注冊164
本章小結165
思考題165
第九章 食品安全的抽檢監測166
第一節《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166
一、概述166
二、抽檢的目的與意義168
三、抽檢的方法168
第二節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實施細則176
一、食品分類目錄177
二、不同產品的風險等級及抽檢項目177
三、特別注意點177
第三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文書的制作178
一、適用范圍和作用178
二、原則與基本要求179
三、抽樣記錄179
四、樣品移交確認記錄184
五、結果告知記錄185
六、快速檢測記錄187
七、復檢、異議處理的申請書及受理通知書188
本章小結190
思考題191
第十章 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技術192
第一節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技術192
一、基本概念192
二、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屬性193
三、全面實施食品安全信息可追溯體系建設的必要性193
第二節食品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統及其標準化技術193
一、可追溯性193
二、食品可追溯系統的構成194
三、我國實施食品安全可追溯存在的障礙196
四、現有食品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統197
五、企業管理的可追溯技術198
第三節食品質量安全監測與風險預警系統199
一、實施食品安全監測系統建設的意義199
二、我國現有食品安全監測系統建設現狀200
三、食品安全預警系統的主要任務與功能200
四、食品安全預警系統的層級結構203
五、食品安全預警體系主體內容204
第四節食品安全風險分析技術206
一、風險206
二、食品安全風險分析206
三、食品安全風險評估206
四、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模型207
五、食品安全風險管理210
六、食品安全風險交流210
第五節智慧食安210
一、系統簡介211
二、系統的特點211
三、系統的服務網與數據庫212
四、基礎追溯系統212
本章小結213
思考題214
參考文獻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