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一切學習能力的核心,培養一個愛閱讀的孩子是很多家長的夢想。本書從閱讀帶給孩子的好處、如何給孩子挑選合適的圖書、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及如何營造家庭閱讀氣氛等幾個方面,生動形象地描述了一位母親和女兒之間共同閱讀的故事,分享和孩子一起讀書的經驗。讓更多的父母認識到:和孩子一起讀書,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讓孩子愛上閱讀,在閱讀的喜悅中快樂成長。
為什么要讓孩子閱讀?
如何給孩子選擇合適的圖書?
應該讓孩子養成哪些閱讀方法和習慣?
怎樣營造孩子喜歡的閱讀環境?
……
★教育學博士媽媽和10歲小才女共同講述
★14個好方法,讓孩子愛上閱讀,高效提升孩子閱讀力
★20個父母最想知道的兒童閱讀問題解答,讓孩子變成愛讀書的天使
★附錄兒童閱讀推薦書目100本
培養一個愛讀書的孩子是很多家長的心愿,因為我們都知道讀書的重要性。在學習化的社會里,閱讀是現代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養,人們通過閱讀可獲取各種信息并促進個體發展,可以說閱讀能力是奠定個人一生幸福的基石。因此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和興趣是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事實上,在今天這種快餐文化的社會中,讀書正在遭受來自很多方面的挑戰,很多家長在培養孩子讀書能力的過程中感到非常迷茫。與很多家長一樣,我也非常重視對孩子讀書能力的培養。在培養孩子讀書能力的過程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讀書的第一步,是要選擇一本合適的書。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就像我們今天非常重視自己每天的飲食一樣,我們也應該關注精神食糧是否營養、健康。因此作為家長,要非常重視對孩子所讀書籍的選擇。我的孩子在家里所讀的每一本書都是我了解的,特別是她在幼兒園以及小學低、中年級階段,她所看的每一本書都是經過我的選擇和推薦的,在她到了小學高年級階段,雖然她看的書有一些來自于同學們的推薦等,但我都知道最近她在看什么書。這樣一方面能保證孩子所看的書是有價值的,是有營養的;另一方面我也知道孩子最近在想什么問題,我可以給她提供什么幫助。家長對于兒童的圖書市場的了解是很有限的,因此我非常重視來自一些權威部門推薦的圖書目錄,我會從這些圖書目錄中,根據孩子的特點和閱讀水平,有針對性地給她挑選適合她的書來讀。有了合適的書后,就是如何閱讀的問題。作為家長,在培養孩子讀書能力的過程中,不是給孩子買完了書,就可以萬事大吉了。同樣是一本書,囫圇吞棗是一種閱讀,細嚼慢咽也是一種閱讀,然而不同的閱讀,效果有非常大的差異。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特別是還不會認字的孩子來說,家長應該和他一起閱讀,和他一起慢慢享受讀書所帶來的各種幸福,如故事中的智慧、溫暖和力量等等。孩子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慢慢形成讀書的興趣和對世界的認識。對于年齡較大的孩子,一般在小學中、高年級以后,當孩子已經學會了閱讀后,孩子是通過閱讀來學習的,他通過閱讀來認識世界、豐富自己。家長在面對這樣的孩子時,雖然已經不需要像以前那樣和他一起來讀書了,但他依然需要家長的關注。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來交流讀書的體會,和孩子一起對于故事情節、人物角色、作者等方面進行討論等等。在與父母的互動中閱讀,孩子會有更多的收獲。
要培養一個具有閱讀興趣的孩子,家長的作用還體現在如何構建一個愉悅的書香家庭。家長的以身作則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愛閱讀的父母才能培養愛閱讀的孩子。家長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構建書香家庭,如陪孩子逛書店、去圖書館等等。
我的孩子趙子歐從兩三歲時開始,我就經常和她一起閱讀各種各樣的繪本,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了她對于讀書的愛好。子歐上大班的時候開始嘗試獨立閱讀,一年級的時候能夠借助拼音自由地閱讀。子歐在小學三年級以前看了很多書,在這個階段她學會了如何閱讀,認識了大部分常見漢字,對許多常見詞語的識別已經實現了自動化,學會了流利地閱讀。子歐到了三年級以后,已經達到通過閱讀來學習的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她表現出了對閱讀的極大熱情和興趣,她最喜歡的事情是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來讀自己喜歡的書,在閱讀的世界中她感到非常自由和愜意,并已經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她讀書的內容也越來越深奧和廣泛,喜歡從讀書中獲取知識來滿足她的好奇心。
本書主要記錄了我和我的女兒——趙子歐在閱讀過程中的各種有趣的故事,在本書中還插入了很多子歐自己寫的關于讀書的故事。通過這些故事,我們能夠感受到一個孩子從學習閱讀到通過閱讀來學習的過程,通過這些故事,我們也能感受到讀書帶給我們的幸福。
我們希望每個家長都來關注孩子的讀書能力!我們希望孩子們能有更多的好書可以讀!我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從讀書中找到自己的快樂和興趣!最后我們希望本書對家長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和能力有所啟發。
歐群慧
2014年12月1日
Chapter1 為什么要讓孩子閱讀
1.每一本世界名著都是一座富礦
2.閱讀能讓孩子變得自信
3.子歐喜歡生命科學的故事
4.子歐喜歡石頭的故事
5.讓孩子在閱讀中感受快樂
6.子歐喜歡歷史的故事
7.在閱讀中培養推理能力
8.孩子把主人公作為自己的偶像
9.在閱讀中學會寫作
10.在閱讀中提高語文素養
Chapter2 如何給孩子選擇合適的圖書
1.兒童閱讀從繪本開始
2.讓孩子讀傳統民族文化的書
3.讀經典的書是不會錯的選擇
4.尊重孩子讀書的選擇
5.有些書要讀一輩子
6.歷史故事是孩子最好的啟蒙書
7.讓孩子看看地圖冊
8.家長如何給孩子挑書
9.讓兒童文學營造兒童精神家園
10.讓詩歌走進兒童的生活
11.讓孩子讀傳記
12.如何對待讀書挑食的孩子
13.讓孩子喜歡上一個作者
14.互相推薦、交換喜歡的書
15.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應看的書
Chapter3 應該讓孩子養成哪些閱讀方法和習慣
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2.子歐這樣讀國學經典
3.和孩子討論讀書的內容
4.帶著問題去閱讀
5.在批判中閱讀
6.重視書的目錄
7.了解書的作者
8.聽書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9.好奇心的培養是孩子愛閱讀的前提
10.螺旋式上升讀書法
11.看完一本書,再看下一本書
12.拓展式閱讀法
13.比較讀書法
14.放慢閱讀速度
Chapter4 怎樣營造孩子喜歡的閱讀環境
1.早期閱讀意識的培養
2.記錄孩子的讀書目錄
3.定期整理孩子的書柜
4.給孩子買書作為禮物
5.定期逛書店
6.讓圖書館成為孩子的朋友
7.和孩子一起讀書
8.寫給美國作者的一封郵件
9.珍視孩子在閱讀中的感受和獨特理解
10.讓孩子做一本書
后記
附錄一:兒童閱讀常見問題回答
附錄二:兒童閱讀推薦書目100本
1.孩子喜歡看電視不喜歡看書怎么辦?
答:孩子喜歡看電視是正常的,但注意應適度,你可以把孩子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固定為半個小時或者一個小時,并且選擇比較好的節目,比如《動物世界》《探索與發現》,并且要告訴他,只有做完作業才可以看,甚至你可以和孩子一起看電視,然后就電視當中的一些有趣的內容和孩子討論,還可以借一些與電視內容有關的書籍給他看。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大人一定要和孩子共讀,如果大人在看電視,而不是看書,孩子當然也會想看電視。如果電視沒開,全家人都在看書,爸爸媽媽還會輪流給他講故事,就像一個家庭故事會,在這樣的氛圍下,想不讓孩子愛上閱讀都難。
2.我推薦給孩子看的書他不要看,而要看自己想看的書怎么辦?
答:當孩子主動提出要看什么書的時候,我們應該感到高興,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這說明他有主動閱讀的需求了。無論孩子看什么書,我們最基本的目標是希望孩子養成閱讀的能力和習慣。但當孩子要求看自己想看的書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先了解書的內容,看看是不是確實適合他看。只要是對孩子有益的書,都可以讓孩子看。家長不要在這個問題上過于強勢,這樣會導致孩子喪失對閱讀的興趣。不過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要尊重孩子對閱讀的選擇,即使他一開始的選擇在你看來很幼稚,但那也是他獨立閱讀的開始,只有尊重他的要求,他才會在自己的閱讀之路上走得更好更遠。
3.孩子不肯自己看書怎么辦?
答: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由聽讀到自主閱讀的過程,這對學齡前兒童來說很正常。學齡前的孩子喜歡家長讀書給自己聽,可能是對父母的情感依賴。當孩子上學后,認識的字漸漸多了,他會愿意自己看書。如果還不愿意的話,家長需要查明一些原因,是因為字不認識,還是對閱讀的內容不感興趣。
4.孩子在聽家長讀書時總打斷家長怎么辦?
答: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孩子愛打斷,說明孩子愛思考,他是真的對這個故事感興趣,理解了閱讀的內容。家長應該重視這種交流。比如我和子歐一起讀書時,經常是在交流討論中進行的。這種好奇心,實際上也是一個人求知和成長的開始。所以,無論何時都不應該打斷這種提問。
我們經常會對閱讀的內容進行討論,如果她問的問題超過我理解的范圍,我就告訴他,這個問題我也很想知道是為什么,還可以帶著她一起去查查書,這并不是一件丟面子的事情。相反的,它會讓孩子對自己父母的這種認真勁兒感覺到十分的敬佩。
5.孩子讀故事的時候哭怎么辦?
答:不要怕孩子哭,如果孩子在讀一本有悲傷情節的書之后哭了,說明孩子理解了。孩子可能會覺得哭是一件很難為情的事情,家長應該告訴他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子歐在讀《紅樓夢》和《簡?愛》的時候,都哭了,還害怕我發現,我告訴她這很正常,我在看這些書的時候也哭了。
這樣她就很自然了。對孩子的這種哭泣,我們不需要驚慌,更不要強迫孩子安靜,因為哭是一種正常的調節情緒的方法。我們要做的,其實只是安靜地陪伴孩子,或者鼓勵性地抱抱他,準備好一些擦眼淚的紙巾,等待孩子自己平靜下來。另外對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應多看一些歡快的書。
6.有暴力情節的書該不該給孩子看?
答:其實很多傳統的童話都有暴力描寫,比如格林童話。不過,傳統童話中即使出現暴力,也大多是出現在反面人物身上的?偟膩碚f,在大多數童話故事里,善惡是分明的,對暴力是持不贊賞的態度的。對于書里的暴力描寫,我覺得,只要不是特別血腥恐怖的,就沒有必要去刻意回避。如果在讀到這些有暴力描寫的章節時,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家長還可以引導他換個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孩子可以在他接觸真正的社會暴力之前,形成自己對暴力的看法。社會不總是只有溫柔的一面,家長也需要讓孩子認識社會中的現實一面。
7.閱讀看不到收效怎么辦?
答:關于這個問題,家長不要太著急。閱讀的效果確實不是立竿見影,它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日積月累才會發現效果。家長在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的時候,不要持過于功利的態度。當讀書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發現效果。就像我在第一章中所說的“每一本世界名著都是一座富礦”一樣,等到某一天你就會突然發現這種效果。比如愛閱讀的孩子一般理解能力較強,開闊的知識面和深刻的理解力也會讓他比同伴做得更優秀。如果你真的希望孩子茁壯成長,那就不要讓他放棄閱讀的好習慣,因為這個習慣一定可以讓他受益終身。
8.怎樣才能知道孩子的閱讀感受?
答:閱讀是一種個性化活動,我們應該尊重這種個性化活動。其實每個人讀書的感受都不會是一樣的。我們應該多與孩子進行閱讀感受的交流,這種交流可以根據孩子年齡的不同來進行。如果是學齡前的孩子,可以通過復述、創編、表演等多種形式進行。而孩子上學后,可以讓他和你討論人物角色,討論好玩有趣的情節,也可以談談收獲、寫寫讀后感、畫一幅畫等。只要大人能細心觀察,就會從這些細節中了解孩子的閱讀感受。
9.如何和孩子一起讀性教育方面的書籍?
答:和孩子一起閱讀性教育方面的書,對傳統保守的父母來說是不容易的。其實,現在的孩子大都很早就會從電視、報刊和同學那里了解到這些常識了,如果能早點兒從父母那里知道,總比從外面獲取到這些信息更好吧?
如“我是怎么出生的?”一直是孩子非?释私獾囊粋問題。在孩子四五歲的時候,都會向自己的父母提出這樣的問題,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會有一種強烈的性別意識,經常會向家長提出一些關于性方面的問題,其中“我是從哪兒來的?”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因此,家長對于孩子的這些問題應該感到坦然。這個時候是家長對其進行性別教育的關鍵時期。家長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在回答三四歲孩子的這個問題時,可以采取一些非科學的方法來回答他,比如“你是小天使”等。但在回答五六歲的孩子的這個問題時,特別是孩子希望對問題有正確的認識時,家長應該科學地回答這個問題。孩子只是對自己從哪兒來的問題感興趣,家長不必擔心其他方面。當孩子有了準確的答案后,他也就不再好奇了,并且很高興自己是那個跑得最快的精子長成的小寶寶,而且也沒有像一些家長所擔心的有負面影響。因此,家長在面對孩子的這些問題時,完全可以坦然地從科學的角度給孩子正確的解釋,不必多慮。在子歐四五歲的時候,我們一起看了《小威向前跑》,后來還在科技館演示了過程,從此不再好奇了。
10.如何對付孩子不喜歡的書?
答:一般來說,孩子不喜歡一本書,有可能是那本書不適合他的興趣,或者不適合他的年齡,因此理解不了。家長可以先放在一邊,說不定哪天孩子翻出來看看又覺得很喜歡了,如子歐最初不喜歡《小王子》,后來又很喜歡這本書。家長不要表現出失望、著急等情緒,而應慢慢等待,要是孩子一直不喜歡也沒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