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培養孩子的讀寫素養,需要避開這些“坑”;從閱讀到理解,培養孩子的“解碼”能力;從閱讀到思考,涵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從閱讀到寫作,在閱讀中汲取寫作營養等。具體內容包括:閱讀需要系統的學習、閱讀量不等于閱讀力等。
1.如何閱讀,孩子才會思考?如何思考,孩子才能從低階思維過渡到高階思維?《讀出思考力:用閱讀開啟孩子的高階思維》提出一條頗具顛覆性的讀寫路徑,手把手幫助孩子建立高效的閱讀模式。
2.有聲思維示范法、圖像批注法、故事背景板幫助孩子建立圖像化思維;兩種思維模式、三種提問類型,解決讀不懂時怎么辦;FQR思維記錄單、7個問題閱讀法,讓孩子越讀越聰明; “七副眼睛閱讀法” “自我意見建立法”助力孩子成為“思考型讀者”等,滿滿的干貨,便于父母在家實踐操作。
3.做閱讀中的“建筑師”,破譯結構密碼;做閱讀中的“美食家”,咀嚼細節的力量;做閱讀中的“哲學家”,體會作者的觀點;“五感” “聯想”,滋養孩子的敏感力;5W1h”六合分析法”,開啟與生命的連接,理論闡述 方法指導,幫助孩子自然而然愛上寫作。
4. 親近母語創始人徐冬梅,帆書App“李蕾講經典”主理人、前中央電視臺主持人、作家李蕾,知名閱讀推廣人、三五鋤教育創始人、作家粲然,教育學者、親子作家蔡朝陽,悅讀貓創始人李靜,知名閱讀推廣人松媽聯袂推薦。
高莉,筆名錦心,讀寫研究者,讀寫工作室主理人,資深媒體人。從事過15年傳統媒體工作,后深耕于讀寫教育研究領域,從事讀寫教學研究,旨在培養面向未來的終身閱讀者。認為讀寫教育要“去老師化”,學習讀寫技能需要的是“授之以漁”的讀寫教練,需要自身會讀、會寫,能躬親示范并有效反饋。創辦“拾螢讀寫工作坊”,每年組織近200場兒童“讀寫會”,設計出讓孩子讀寫能力螺旋型成長的“讀寫循環”,幫助小讀者打通讀寫天塹。學員每年累計在國家一級刊物發表文章三十余篇,并獲得國家級刊物舉辦的作文大賽最高獎項。
第一章 培養孩子的讀寫素養,
需要避開這些“坑” / 001
002 閱讀需要系統的學習
007 閱讀量不等于閱讀力
013 閱讀塑造大腦,也可以塑造人生
018 別只用考試成績來衡量孩子的閱讀能力
023 讓孩子在“心流”中閱讀,培養興趣才不難
028 了解孩子的閱讀階段很重要
033 閱讀不挑食,盡早讓孩子開始閱讀知識讀物
第二章 從閱讀到理解,
培養孩子的“解碼”能力 / 039
040 會閱讀的孩子,大腦應該有個“百寶箱”
045 如何判斷孩子讀懂了?讓他在頭腦里放一場“小電影”
051 讀不懂時怎么辦?讓孩子學會邊讀邊提問
058 怎樣越讀越聰明,讓孩子做一名“書籍小偵探”
065 善于在閱讀中思考的孩子,也善于傾聽內心的聲音
072 篩選重要信息,是孩子讀懂“中心思想”的關鍵
078 理解力強的孩子,贏在善于利用“背景知識”
第三章 從閱讀到思考,
涵養孩子的思考能力 / 085
086 別讓“中心思想”禁錮了孩子,這只是思考的開始
091 讓孩子愛上思考,從“說來聽聽”開始
096 孩子是天生的評論家,鍛煉孩子的評論家體質
102 讓孩子學會思考,需要父母成為孩子的“思考同伴”
107 深入思考三步驟,讓孩子成為“思考型讀者”
114 給孩子七副思辨眼鏡,深入閱讀不再難
118 “自我意見建立法”,孩子學得會的哈佛思考課
第四章 從閱讀到寫作,
在閱讀中汲取寫作營養 / 123
124 破譯作家的寫作密碼,讓閱讀為寫作加分
128 做閱讀中的“建筑師”,破譯結構的密碼
135 做閱讀中的“小演員”,站在角色的角度閱讀
141 做閱讀中的“美食家”,咀嚼細節的力量
147 做閱讀中的“哲學家”,體會作者的觀點
153 做閱讀中的“辯論家”,可以和作者“吵吵架”
第五章 從會讀到會寫,
讓孩子自然而然愛上寫作 / 157
158 讀了很多書,依然不會寫
163 讓孩子愛上寫作,先從愛上生活開始
169 孩子寫作沒思路?先從“模仿”開始
176 寫作語感怎么練?古詩詞來幫忙
180 學不會寫作技巧怎么辦?那就讓它靠邊站
184 孩子缺乏想象力?想象力并非與生俱來
191 從寫作到創作,不要忽視自由寫作的力量
第六章 做孩子的讀寫教練,
為未來保駕護航 / 197
198 創設讀寫環境,做一個有協助能力的大人
205 屏幕時代,這樣培養孩子的讀寫興趣
209 做孩子的讀寫教練,必須牢記的“四大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