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講述了發生于19世紀徽州一個普通鄉民的生活世界的故事。作者在細致解讀這個主人公及其家人留下的長達四十年的日常行事紀錄的基礎上,以其生命歷程為經,生活世界為緯,全面再現了這個世界的不同面向從農田耕作到商品販賣,從飲食、穿著到關系、人情,從時空感知到讀寫實踐,從儀式展演到政治體驗及其變動趨勢。本書力圖有機結合整體史分析、微觀史詮釋及民族志方法,近距離觀察國際貿易、王朝制度、區域社會及個人決策等不同因素在塑造鄉民生活世界中扮演的角色,深入探討大變革時代一個普通民眾的歷史際遇及19世紀中國鄉村的變與不變。
本書嘗試進行個體層次的整體史的寫作,即聚焦一個普通鄉民,全面展示其生活世界的主要面向。深入挖掘、解讀徽州文獻資料,對19世紀的一些重要議題進行了探討和思考,力圖再現19世紀中國鄉村生活的不同面向,重估那個時代鄉民生活的實際境況及其變動,為中國史領域的微觀史研究提供一個具有一定典范價值的作品。
劉永華,廈門大學學士、碩士,麥吉爾大學博士,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長期致力于明清社會文化史、明清社會經濟史與民間歷史文獻研究,出版專著《禮儀下鄉:明代以降閩西四保的禮儀變革與社會轉型》《帝國縮影:明清時期的里社壇與鄉厲壇》及評論集《時間與主義》等。
表格、插圖與地圖清單
度量衡和貨幣單位
第一章 導論
19世紀的鄉民生計與鄉村經濟
19世紀的鄉村社會與文化
個體層次的整體史
基本史料
第二章 沱川及其周邊
山鄉生態
工商傳統
村落、姓氏與寺廟
第三章 父輩
發開一家
太平天國前的生計
第四章 長毛來了
出生
少年時代
長毛來了
第五章 勞動安排與階級關系
農田耕作
茶樹種植與茶葉生產
山貨采集與販賣
階級關系
第六章 生計模式的調整
成親
生計模式的變動
茶葉生產
土地開發
第七章 生活水平、商業化與交易形態
生活水平估計
農家經濟的商業化
交易形態
第八章 飲食、穿著及其他
飲食
穿著
家具、燃料及其他
第九章 行動空間
生活空間研究
糧食種植、茶葉生產與親戚往來
集市貿易與食鹽販賣
生計模式與行動空間的變動
第十章 家與家人
家人
蓋房
分家
第十一章 宗族與村落
宗族組織與宗親關系
村落與儀式
小姓
第十二章 關系與人情
人際關系的類型
強關系、弱關系
人際關系的新動向
第十三章 時空感知
年節行事
聚落空間
居住空間
第十四章 進香、治療與娛樂
齊云進香
疾病與治療
閑暇與娛樂
第十五章 讀與寫
讀寫能力
文書
書籍
第十六章 鄉民與王朝國家
都圖組織與錢糧繳納
鄉約組織
約族與糾紛調處
社壇、厲壇與神廟
第十七章 危機
國事與家事
危機的應對
去世
第十八章 身后事
附錄一 程氏排日賬基本情況及相關說明
附錄二 沱川主要村落、姓氏情況表
附錄三 婺北及周邊地區的糧價數據
附錄四 程家歷年豬肉購買情況表
附錄五 程氏排日賬所見銀錢比價表
附錄六 程家耕地與糧食產量的估算
附錄七 程氏排日賬的地名記錄
附錄八 婺源縣鄉里都圖統屬表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