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兮,小學高級教師,新教育種子教師。2012年9月結識新教育以來,在班級、學校、圖書館推廣新教育理念,開發(fā)兒童課程,并致力于閱讀推廣。多次受邀在全國省市區(qū)做新教育講座。2014年榮獲新教育全國先進個人稱號。2015年7月被評為全國新教育榜樣教師。
結緣新教育
1我想帶孩子們走的路
2012年9月18日,我邂逅了新教育,從那天開始,我的教育生命被改寫。我在班級敘事上寫道:
今天,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9月18日,不僅僅因為是國難日,舉國哀慟,更重要的是,今天我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了新教育——一種樸實無華的教育,一種浸潤孩子心靈的教育,一種折射著教師宗教情懷般的教育理想,充滿了對人性溫情關懷的教育。
這次新教育的主持人,正是著名教育專家李鎮(zhèn)西校長。正如他的開場白:也許,“九一八”這一天,我們來談新教育似乎不合時宜,但實際并非如此,因為唯有教育才能興國,唯有教育才能強國。質樸的話語飽含著深沉的愛國主義情懷,彰顯著一個在教育戰(zhàn)線躬耕三十年的教育者的自省與智慧,更展現(xiàn)著他對中國教育走向“真教育”的責任和擔當。
可以說,李鎮(zhèn)西是一個教育的布道者。他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年,去青海塔爾寺參觀,我被寺里的酥油花震撼了。寺廟里的一個僧人告訴我,酥油花塑造工藝復雜,要進行大量的選料、配制、做模等前期工作。由于酥油易融化,藝僧們徒手捏塑酥油花時只能在零下十幾攝氏度的陰冷房間里封閉工作。在制作過程中,藝僧手指被凍得疼痛難忍,失去觸覺,但他們依然將酥油做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朵。這些酥油花只能“存活”幾個月,因為天氣轉暖便要融化,于是每年都要重做酥油花。因此,最后藝僧們的手指都會潰爛,且終身殘疾。這些藝僧都是自愿做酥油花的,沒有誰強迫他們,哪怕手指潰爛,他們也無怨無悔。這些美麗的酥油花都不是為“市場”而制作,唯一的用途就是放在寺廟里供奉神靈。沒有半點功利色彩,不是因為物質生活的需要,不是迫于別人的指令,而完全是出于心靈深處的信仰,而自覺自愿地奉獻出自己的智慧和健康。在世俗的人看來,他們很苦,但他們自己卻覺得很幸福——這就是宗教的力量!正如李老師所說,大多數(shù)老師將教師作為一個謀生的飯碗,更高尚、層次更深的就是把這種職業(yè)當成了一種虔誠的宗教信仰。
這不禁讓我想起一段話:教育需要信徒和殉道者來朝圣,需要肉體的投入、靈魂的參與、精神生命的支撐;教育需要烏托邦,需要田園牧歌式的價值追求。教育只有抗爭疏遠自然、脫離生活和缺乏詩意的種種弊端,才能引領學子融入生活,激活其野性思維和原始生命力量。我認為,這就是教師的理想主義,而這些理想主義的新教育者們正用愛構建教育的童話,用生命譜寫教育的傳奇!
“新教育”之“新”不是簡單的標新立異,更在于一種傳承與創(chuàng)新——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的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舊時的背景運用到現(xiàn)在的背景去繼承,去發(fā)揚,去創(chuàng)新的時候,它就是新的。
李校長給我們展示了新教育的成果——侯長纓老師的“毛蟲班”羽化成蝶的故事。看著孩子們一幅幅精美的充滿著童趣和幻想的讀寫繪作業(yè),一個個聚精會神共讀一本書的照片,孫永辰的生日詩歌,自制手繪書,《人鴉》劇本的排練,“桃花仙子”班級的愛心圖書漂流……晚上,我坐在電腦前開始看毛蟲班的匯報演出。聽著熟悉的《春曉》的樂曲,聽著《甩蔥歌》富有律動的音樂,我想起去年支教時給孩子們排練的節(jié)目,同樣的音樂,不同的畫面,卻有一顆同樣的真誠、愛生的心。當看到孩子們和母親深情誦讀《在山的那邊》,我更是為之動容:閱讀,這條路的盡頭會有無窮的快樂吧,親愛的媽媽,我們?nèi)プ哌@條路吧;這條路的盡頭有隆重的慶典吧,親愛的媽媽,我們?nèi)プ哌@條路吧;這條路的盡頭會有美好的事物吧,親愛的媽媽,我們?nèi)プ哌@條路吧;這條路的盡頭會有永恒的幸福吧,所有的朋友們,我們?nèi)プ哌@條路吧……
我哭了,因為我想帶著我的孩子們?nèi)プ哌@條路。
2星星班
在接下來的幾個晚上,我失眠了,腦袋里翻騰的都是新教育的信息。躺在床上總是在想,我要怎么做?關注了新教育網(wǎng)站,注冊了會員,并根據(jù)一些相關的網(wǎng)帖理出了一個簡單的思路。
1利用百度等網(wǎng)絡資源,收集了一些繪本資料,將每周五的一節(jié)語文課固定為閱讀課,給孩子們講故事;
2全班統(tǒng)一購買兩個筆記本,進行讀寫繪作業(yè)和晨誦作業(yè)的記錄。
3啟動讀寫繪作業(yè)和晨誦的評價表。
4通過校訊通聯(lián)系父母,讓父母獲悉班級即將開展的閱讀之旅,并且及時指導父母和孩子共同參與。
5請同學們給班級取一個響亮又富有意義的名字,設計屬于我們班獨一無二的班級標識。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翻開了家校聯(lián)系本,家長和孩子們?yōu)榘嗉壢×撕枚嘤腥さ拿帜亍?br />
我們班的雙胞胎姊妹夏雨薔、夏雨薇可熱心了,和爸爸媽媽討論了一大堆名字,最后決定取名“葵花園”,因為她們覺得自己就像向日葵一樣,在老師愛的陽光下健康成長;孩子還想了另一個十分特別的名字“阿凡達班”,孩子說,阿凡達的星球是一個沒有戰(zhàn)爭,充滿和諧、幸福的美好家園,我們希望班級也成為這樣的家園。
李欣怡的爸爸說,叫“起航”吧,讓孩子們從這里起航,遠行,踏上知識的彼岸。
何彥希的媽媽說,我和希希商量把班級命名為星星班,老師就是北極星,指明著方向,我們還可以給每個孩子取一個星星的名字呢!
看著這些富有創(chuàng)意的名字,我左右為難起來。我征求大家的意見,可否用侯長纓老師的“毛蟲班”來為我們班級命名,可孩子們七嘴八舌,似乎并不滿意呢。有的說喜歡星星班,有的說喜歡蜜蜂班,有的說喜歡快樂班。
“那就舉手表決吧!同意星星班的舉手。”一雙雙小手像田地里齊刷刷的秧苗,一、二、三、四……十九,二十。嗯,超過半數(shù),那就星星班吧!孩子們立刻歡呼起來。
是啊,“星星”,這個名字多響亮!多有意思啊!你看,孩子的眼睛多像天空中閃爍的繁星,每一個孩子,就是班級里一顆充滿無限幻想的智慧星、聰明星……這就是民主吧。尊重孩子,從每一點做起。
在接下來的很長的日子里,我和孩子們一起把“星星班”這個名字變得真正富有意義。我們圍繞著星星的主題設計了班徽。
班徽是班級的象征,你看,打開的書里夾著一支筆,象征著熱愛閱讀的你能妙筆生花;那支筆似乎在記錄,記錄著我們的收獲和成長。筆的一端是花吧,書本筆墨是香的,筆的一端是星星吧,因為星星班的孩子將通過書本走向美好的未來!
我們選定了班歌——《星星的心》,同學們還為這首歌曲自編自創(chuàng)舞蹈動作呢。每一次班級的慶典上,這首歌作為結束曲一再被同學們唱響,成為一種特別的班級儀式。
運動會上,我們?nèi)嗤瑢W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手工制作了“飛翔的小星星”的頭飾,作為班級運動會的標識;QQ群和微信群統(tǒng)一命名為星星班;給孩子們制作的成長冊、訂制的小印章、我們的班牌以及后來發(fā)行的星星幣都印上了這個響亮的名字。當然,班級文化墻上也少不了關于星星的文化符號……
二年級時,同學們讀到了謝爾的詩歌,都十分喜歡,便把這首詩歌作為了我們的班詩:
總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謝爾·希爾弗斯坦
總得有人去擦星星,
它們看起來灰蒙蒙。
總得有人去擦星星,
因為那些八哥、海鷗和老鷹
都抱怨星星又舊又生銹,
想要個新的我們沒有。
所以還是帶上水桶和抹布,
總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我們用時間充實著“星星”這一詞匯的含義,并賦予了它屬于班級的每一位成員的獨特價值。
正如我給孩子們寫的第一封信——
親愛的星星班的孩子們,你的夢想是什么?
星星班的孩子啊,你走到窗前,看看遠處的天邊。你看得見那顆星星嗎?或許你會茫然地說,那是白天,怎么看得見呢?可是有個小男孩卻說:“就是那顆星星啊!我真的看得到,它依然高掛在天邊,不分日夜,一直為我而閃爍著,那是屬于我的希望之星;只要它存在一天,我的夢想就永遠不會破滅。”那個男孩長大后帶著他的士兵席卷整個歐洲,成為真正的法國皇帝。他就是拿破侖。
星星班的孩子啊,尋找你的理想之星吧,或許它就藏在你內(nèi)心深處,等待你的喚醒。你要相信,只有從小就種下夢想的種子,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堅持不懈,美夢就能成真。
種下夢想,夠嗎?不夠,那只是種子。
種下熱愛,夠嗎?不夠,那只是陽光。
種下堅持,夠嗎?不夠,那只是營養(yǎng)。
我們還要——
你的相信以及歲月。
從每一天清晨,用美妙的聲音喚醒黎明開始——
從每一個故事,用高尚的德行喚醒心靈開始——
從每一個反思,用深刻的銘記喚醒自己開始——
我?guī)е氖畟孩子再次揚帆起航。
……